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南亚纵横》:中国对外援助在柬埔寨

《东南亚纵横》:中国对外援助在柬埔寨

《东南亚纵横》:中国对外援助在柬埔寨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可以分为第一阶段(1953-1989年)与第二阶段(1990-2009年),第一阶段的援助基于国际主义与大国责任,因此对柬援助不考虑经济回报,军事援助占的比重较大,在执行上以总交货人部制为典型;第二阶段基于邓小平理论,因此对柬援助强调尽国际主义义务要量力而行,讲究平等互利,军事援助大幅度减少,执行上以企业总承包责任制为典型。

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有六个特征。

援助符合双方的利益,大大促进了双边关系,但也存在六点不足。

薛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亚洲整合、能源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肖欢容,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地区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src="/DownloadImg/2012/10/16 21/27579038_1.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资料图:柬埔寨军队列装的中国造坦克对外援助是国家对外政策的一部分,它主要服务于国内政治的需要。

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占主导地位。

中国的特殊性是: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新兴的捐助国,并且已经成为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OECD/DAC)成员国以外两大捐助国之一。

[1]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的对外政策日益受到关注。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中国的对外援助。

不少研究分析了中国外援的分期、一般特征、变化、重点地区等,有些还分析了中国外援与西方的主要不同。

但是,现在还缺乏具体案例的对比研究,即围绕一个受援国分析中国外援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观察对外援助如何贯彻援助国的国内政治。

本研究选择的受援国为柬埔寨。

选择柬埔寨的主要原因是:(1)柬埔寨属于最不发达国家,又是中国在亚洲的主要援助对象国,具有较好的代表性;(2)柬埔寨与中国没有共同边界,这排除了中国出于战略安全空间(缓冲区)的考虑进行援助,能较好体现中国援助政策的中立性;(3)中国对柬埔寨援助的历史长达55年,期间柬埔寨经历了不同的政治制度,这有助于全面地考察中国对柬埔寨援助政策的演变。

后面正文中,我们首先分期考察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历史,然后分析中国对柬埔寨援助的特点,最后是几点研究结论与若干政策建议。

对外援助通常分为军事援助、经济援助与人道主义援助。

而中国对外经济合作通常包括吸收外资、接受外援、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合作、对外援助等六个部分组成。

[2] 一、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史中国的对外援助始于1950年,迄今进行了多次政策调整。

最大的一次调整出现在1979年,表现在指导思想、执行机制、执行特征等方面。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是:体现国际主义与大国责任;在执行机制上,经历了总交货人部制与承建部负责制,其中以总交货人部制[3]为典型;执行特征上,表现为主要支持社会主义国家与民族解放运动不考虑经济回报,军事援助占的比重较大。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在执行机制上,经历了投资包干制、承包责任制、企业总承包责任制等几种形式,其中以企业总承包责任制为典型;在执行特征上,强调尽国际主义义务要量力而行,讲究平等互利(既能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发展,也能有助于中国的外贸、投资等),军事援助大幅度减少。

基于柬埔寨国内的政治局势,中国对柬埔寨援助政策的调整延迟至1990年。

为此,我们把中国对柬埔寨援助分为1956-1989年的第一阶段与1990-2009年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以无偿援助与军事援助为主,第二阶段以经济合作、互惠互利为特色。

从具体的操作看,两个阶段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时期。

第一阶段的对柬援助(1953-1989年)柬埔寨王国时期(1953-1970年)。

1953年,柬埔寨独立。

1956年2月,柬埔寨王国西哈努克亲王首次访问中国,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就金边水灾捐赠人民币8万元。

6月,双方签订了协定,规定:中国于1956-1957年期间给予柬埔寨价值800万英镑的无偿援助,用于物资提供和建设一些成套项目。

这是中国同亚非拉民族主义国家签订的第一个经济援助协定。

1963年建成了磅湛纺织厂(在磅湛市)、黛埃胶合板厂(在干丹省见檖县)与川龙造纸厂(在桔井省川龙县),其产值当时柬埔寨工业产值的50%。

另外,柬埔寨皇家电台1960年正式交付使用。

窄格亭水泥厂(在贡布市东北)的年产量为5万吨。

[4] 德国学者沃尔夫冈·巴克特(Wolfgang Barkte)是海外研究中国外援问题的著名学者,他对中国1989年以前对外援助的金额进行了详细的推算。

根据他的研究,1956-1970期间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为:1956年2140万美元,1958年660万美元,1960年1120万美元。

总数为3920千万美元。

[5]笔者认为,这可能不够准确。

在上述800万英镑的援助后,中国在1964-1970年期间,又援助柬埔寨建成了马德望纺织厂、玻璃器皿厂、柬埔寨水泥厂、体育馆与国际村。

[6] 这一时期中国对柬埔寨除了经济援助外,也有军事援助。

由于资料的缺乏,很难给出具体的数据与比例。

但可以从间接证据推算占相当的比例。

当时中国把对柬埔寨的援助当做支援印度支那国家独立运动的一部分,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就建议停火必须在越南、老挝与柬埔寨同时进行。

[7]这一时期中国对越南的支援包括“越南部队所需要的轻重武器、弹药、运输车辆、乃至于服装、粮食、医药等”,[8]中国对于柬埔寨的援助始于西哈努克亲王疏远美国之后,显然也非常需要获得中国的“武器、弹药、运输车辆”等。

合作的同时,中柬双方也有过一些争议,根据柬埔寨学者吴美丽(KanhaEl)的研究,西哈努克亲王1967年发现中国也在暗中支持红色高棉后几乎要与中国断绝关系。

但是1970年美国支持的朗诺将军发动政变推翻西哈努克政权,成立了“高棉共和国”。

而中国则始终支持西哈努克亲王,因此双方关系得以继续。

[9] “高棉共和国”时期(1971-1975年)这是美国扶持的朗诺政权当政时期,中国继续支持西哈努克,在北京给他以元首待遇。

这一时期,西哈努克亲王与红色高棉组成联盟反对朗诺政权。

红色高棉则在农村逐步扩大自己的根据地。

这一时期中国给予柬埔寨的援助包括军事援助与经济援助,[10]以军事援助为主。

当时的中国出于国际主义义务,从政治上与物资上大力支援柬埔寨。

[11]毛泽东与周恩来多次表示,全力支援红色高棉与西哈努克两派所进行的抗美救国武装斗争,1970年送往柬埔寨的军用物资就达400吨,卡车50辆。

[12] 巴克特认为,中国只是在1973年给予柬埔寨1000万美元的援助。

[13]我们认为这一估计过于保守。

根据石林的研究,1971-1975年期间,中国给越南、柬埔寨的援助占同期经济援助总额的43.4%,对三国的援助中,越南占93.1%。

[14]杨松河的研究表明,1964-1978年期间,中国向越南提供了价值40亿元人民币的军事援助包括枪支177万支(挺)、火炮3万多门、汽车1.5万辆、枪弹10.4亿发,等等。

有些军品(如坦克)从解放军现有装备中抽调,有些(如专门打直升飞机的20毫米高炮)则专门组织研制与生产。

[15]可见当时对越南军事援助的力度。

中国对柬埔寨的军事援助力度不如对越南,但中国是西哈努克与红色高棉两派的主要军品供应者,因此,这时期中国对柬埔寨的军事援助也较多。

1971-1978年是中国对外援助金额急剧增加的时期,这8年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支出为前21年(1950-1970)的159%。

[16]而1971-1975年更是是中国对外援助占国民总收入(GNI)最高的时期。

这五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732.17亿元、765.86亿元、808.78亿元、790.25亿元与820.88亿元,总数为3917.94亿元,[17]由此可以推算中国在这5年中对三国的援助为1700.39亿元,其中给越南的援助为1583.06亿元,给柬埔寨与老挝的援助总额为117.33亿元人民币。

假定117.33亿元的一半(58.66亿元)给了柬埔寨,大约相当于21.97-27.78亿美元。

[18]这五年对外援助的构成是:物资援助占58.8%,成套项目(complete plant)和技术援助占32.4%,现汇援助占8.8%。

[19] 民主柬埔寨时期(1975-1978年)由于红色高棉把西哈努克亲王软禁在王宫中,因此,中国这一时期对西哈努克亲王的支持比较有限。

主要援助红色高棉,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援助的力度依然较大,而中国与越南的关系转冷,因此,推测对柬埔寨的援助金额相当大,按照总援外金额的10%计算,每年大约为1.7-4.2亿元人民币。

中国除了在军事与经济上援助柬埔寨外,还派出数千技术人员。

[20]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时期(1979-1989年)1979年越南支持的韩桑林政权成立后,西哈努克亲王流亡北京并在柬埔寨成立游击队——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

1982年6月,乔森潘领导的民主柬埔寨国民军、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与宋双领导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军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从而实现了三方抗越力量的联合。

中国大力支持联合政府:联合美国、欧洲、东盟等力量,使得民主柬埔寨继续保持着在联合国的席位;为抗越力量提供大量的武器与其他物资。

中国甚至与苏联谈判确定了越南1989年底从柬埔寨撤军的时间表。

[21]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援助金额急剧减少,而援助的国家则在增多,因此,这一时期中国每年对柬埔寨的援助应该低于1亿元人民币。

第二阶段的对柬援助(1990-2009年)根据柬埔寨的情况,我们把1990年划为第二阶段的开始年份。

[22]从研究角度看,中国官方公布的两国贸易数据也是从1990年开始。

[23] 中国官方迄今没有公布历年来援助柬埔寨的详细情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是全球发展援助的主导机构,也没有这方面的相关数据,因此,这里以柬埔寨投资委员会(CDC)公布的数据为主,结合其他来源数据进行分析。

下表数据很可能是柬埔寨方面确认已经收到或者已经投入到工程中的资金额度。

[24]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src="/DownloadImg/2012/10/16 21/27579038_2.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中国向柬埔寨提供援助:1992年以来已达20亿美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