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语言发展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语言发展


❖ 第三节 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与培养
❖ 一、书面言语及其特点 ❖ 书面言语是个体借助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或
借助阅读接受他人思想的言语形式,它是一种看 到(或者读)的和书写的言语。 ❖ 与口头言语相比,书面言语的特点:第一,书 面言语比口头言语出现的晚。第二,书面言语要 求更高。要求书写技术,语句符合语法规则,具 有一定的连贯性等。第三,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

❖ 再问:“谁的铅笔头?”答:“我的。”然后教 师让学生说出“我的铅笔头断了”的完整句子。
❖ 3、加强口头造句的练习。比如用“难过”、 “终于”、“英勇就义”等,先理解词义。
❖ 4、重视学生朗读 ❖ 朗读时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言语形式。
朗读的质量标准是正确、流利、有感情。不读错 字、不添字、不丢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并 用普通话。
❖ 坐姿要求: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 眼离书本一尺远,端端正正坐桌前。
❖ 2、指导小学生识字的教学步骤
❖ 字形教学

怎样掌握字形?
第一、精确感知和辨认。
用眼看字的结构,数字的笔画,避免学生认 错、写错、记错字。同时掌握构字规律,比如形 声字,一部分代表读音,另一部分代表字义。比
❖ 如“蚊”字,“虫”字旁代表昆虫,“文”代表 读音,像这样 有意义的部首和读音的声旁,叫形 声字。像桥、杆、描、铜、荫等,都是形声字。 这样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汉字。

朗读与朗诵、诵读有什么区别? 5、加强课堂上师生言语交流 6、纠正小学生口头言语中的不良现象 ❖ 小学生口头言语中有两种不良现象较为常见, 即口吃和口头语。
朗读练习
杨氏之子

南宋 刘义庆
❖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yi)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2、独白言语: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言语活动。缺 乏对话过程的语言情境,说话前进行计划和准备 。比如讲座、演讲、作报告等。
❖ 儿童入学以后,口头言语的水平得到提高, 一年级以对话言语为主,二、三年级独白言语开 始发展,四五年级口头言语表达能力逐步完善, 儿童逐步说完整的话,合乎语法规则,使别人能 明白所表达的意思。
说话、写作中使用)。

❖ 据调查,小学生听写成绩比读音、释义成绩 差,说明什么?

❖ 因为书写要求学生拿笔的方法、写字的姿势以及 了解笔画、笔顺和字形的间架结构,需要学生在 动觉、视觉、空间知觉之间形成良好的联系。
❖ 握笔要求: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 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
❖ 二、先天决定论 ❖ 儿童的语言主要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决定,认
为人类习得语言是生理上预先设定好的,代表人 物是乔姆斯基和勒纳伯格。 ❖ 三、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 皮亚杰从认知结构的发展说明语言的发展, 语言能力作为儿童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 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 布鲁纳、贝茨等学者主张社会交往说。任务 语言的获得不仅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而且需要 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展,更需要在交往中发挥交际 功能。强调社会交往对语言获得的决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影响。
二、书面言语发展的过程
❖ (一)识字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口头言语向书面言
语过渡 ,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儿童识字后,
要学会写、学会用,才能使识字的成果转化为儿
童书面言语的能力。

❖ 1、识字教学的任务

汉字由音、形、义三者组成。识字要做到
四会:会认(认清字形,包含会写字);会读
(读准字音);会讲(理解意义);会用(阅读、
❖ 二、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 ❖ (一) 口头言语的主要形式:对话和独白言语。 ❖ 1、对话言语: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进行交际
时的言语活动。是对话双方直接交谈的言语,具 有情境性、简略性和应变性。比如,聊天、座谈、 辩论等。是通过相互谈话、插话的形式进行的。 它是一种最基本的语言形式。据研究,6岁儿童已 掌握2500到3500个口头词汇。
❖ (二)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培养
❖ 1、要求儿童发音准确

区分四声,正确表达语调等。及时纠正不正
确发音,从小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 2、训练小学生说完整的话
❖ 比如:某小学生说:“老师,头断了。”虽 然教师明白他指的是铅笔头断了,但为了引导学 生说完整话,启发问:“什么头断了?”学生答: “铅笔。”然后让儿童说“我的铅笔头断了”。


第一节 儿童语言的获得
❖ 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自20 世纪一直处于争论状态,因而形成不同的理论: 环境论;先天决定论;环境与主体相互决定论。
❖ 一、环境论
❖ 强调后天学习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是后天 环境中的模仿(机械模仿和选择性模仿)、学习 强化和纠正的结果,代表观点是模仿说和学习— 强化说。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语言发展


问题: 你是如何理解语言和言语的?

❖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是符号系统, 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内容,以词汇为构 建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比如 汉语、日语、英语等。
❖ 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以语言作为工具进行 交流或者表达思想的过程。言语包括输入和输出 两个过程。输入是接受信息(通过眼睛、耳朵等 感知),输出是表达过程(通过发音、书写或面 部表情、身体动作等)。
第二、相似的字进行对比区分。 比如:清与青、炼与练、匈与胸等音相同,字
形相似比如大、犬、太、旮、旯、候、侯等。 第三、根据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利用图画、
挂图、模型演示等直观教学手段。比如图文并茂, 学习“衣,组成衣服,可以呈现衣服的图片” 第四,借用字的结构编顺口溜或者猜字谜。 ❖ 字音教学 ❖ 汉字通过声调区分字义。比如吗、马、骂,
❖ 以上三种观点各有特点。总的来说,语言受 遗传因素、社会环境,特别是在语言交流、认知 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见127页:《不会说话的吉妮》


第二节 小学生言语的发展与培养
❖ 一、言语的分类


口头言语(说、听)
❖ 一般分为三类 书面言语(写、看或读)

内部言语(不出声的言语)
❖ 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属于外部言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