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3分×6=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炮.烙páo 呜咽.yàn 誊.写téng 打烊.yàngB.祈.祷qí拗.开ǎo瘐.毙yǔ偏裨.bìC.新正.zhēng 城垣.yuán 谄.笑chǎn掎.角jǐD.敕.造chì监.生jiān攒.聚cuán 放诞.d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寒暄撮合陶冶蘖根祸胎B.脸颊踌躇惆怅面面相觑C.搭讪形骸诟骂轻手摄脚D.炫耀陪偿垓心热不可当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误解______闹出什么乱子来,我得把我们谈话的内容报告校长。
②为了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家长与老师应经常________情况。
③华老栓擦着火柴,点上油灯,屋子里便________了青白的光。
A.以至沟通弥满B.以致勾通弥漫C.以至勾通弥漫D.以致沟通弥满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B.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C.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熟视无睹....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的动了一动。
D.陈奂生看着那冷若冰霜....的脸,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得罪了人,哪里还敢再开口,只得抖着手伸进袋里去摸钞票。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为了杜绝这类错误不再发生,公司采取了几项有力的措施。
B.正确与否是衡量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C.经过组织的培养教育,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支部吸收他为预备党员。
D.小王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
6、排序填空正确的一项是()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1)陶醉于成功的光荣(2)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3)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A.(1)(2)(3)B.(3)(2)(1)C.(3)(1)(2)D.(2)(1)(3)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
年十七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
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姊,乡里称其敦睦。
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
秦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
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
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
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
”固辞不受。
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谕而遣,一无所纳。
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
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郡境翕然,威信大著。
视事三年,征还为抚军中兵参军。
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塘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
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
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
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
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
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
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
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
居身俭素,床施蘧篨屏风,冬则布被莞席。
夏日无帱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焉。
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
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
众威服其仁义。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十七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干:才能。
B.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宾:宾客。
C.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去:离任。
D.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劝:勉励,提倡。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3分)A.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 B.休仁以为..司徒参军C.郡境翕然,威信....大著 D.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常借官空车厩居焉.人多异焉.B.以.治干称躬耕以.养弟姊C.收入常多于.邻境力于.仁义D.言之.明帝追载缣帛以送之.10、以下全能表现孙谦政治才能的一组是()(3分)①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②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③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④郡境翕然,威信大著⑤治烦以简,狱无囚系⑥每去官,辄无私宅A.①②④⑤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⑥11、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孙谦因为父亲担心自己将来有一天会离开所居官职,就躲避到历阳,从事耕作以养活弟妹。
B.孙谦在做巴东、建平二郡太守时,对于原先抢掠的蛮人,都将他们释放回家。
C.孙谦在做宁朔将军、钱塘县令时,用简便的方法处理繁杂的事务,狱中没有关押的罪犯。
D.孙谦在晚年依然努力实行仁义,自己所做的超过一般人很多,大家都很敬佩他。
12、翻译下列语句(3分)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三、古诗鉴赏:(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病牛宋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宋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注:李纲,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坚决主张抗金的政治家。
由于投降派的排挤被罢相。
这首诗是他被罢相之后贬到武昌时写的。
孔平仲是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此诗写于其正当得志之时。
13、这两首诗中都描绘了“牛”的形象,其形象是否相同?请结合两诗简要赏析。
(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
14、古人云:“诗言志。
”请结合两诗中“牛”的形象,评说两位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思想或反映的各自的思想境界。
(3分)答:。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8分)阅读下面《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实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行状!15、文中横线处应填的一项是()(2分)A .事奈肖 B. 事奈孝 C. 世耐肖 D.世耐肖16、选出与“寄言纨绔与膏粱”一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2分)A.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D.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17、文中写到:“《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恰”字体现在该词所采用的手法上,就是()(2分)A .似贬实褒 B. 似褒实贬 C. 似褒似贬 D. 反面衬托18、下面关于《西江月》二词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二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B.词对宝玉的不谙世事、不喜读书、不思进取的行为作了批判。
C.二词预示了作为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的不幸结局——富贵分散,家道败落。
D.《红楼梦》续书的结尾,宝玉高中乡魁,荣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贵子,继承祖业,与“天下无能第一”相矛盾,续写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2分)生命的出口林清玄坐在窗边喝茶看报纸,读到一则消息:一个高中女生为情跳楼自尽,第二天,她的男友从桥上跳入河心,也自杀了。
这时候,一只小黄蜂从窗外飞了进来,在室内绕了两圈,再回到原来的窗户,竟然就飞不出去了。
可怜小黄蜂不知道世上竟有①“玻璃”这种东西,明明看见屋外的山,却飞不出去,在②玻璃窗上撞得“咚咚”作响。
忙了一阵子,眼看无路可走了,它停在③玻璃上踱步,好象在思考一样,想了半天,小黄蜂突然飞起来,绕了一圈,从它闯进来的纱窗缝隙飞了出去,消失在空中。
小黄蜂的举动使我感到惊奇,原来黄蜂是会思考的,在无路可出之际,它会往后回旋,寻找出路。
对照起来,人的痴迷使我感到迷茫了。
对于陷入情感里的男女,是不是正像闯入一个房子的小黄蜂,等到要飞出去时已找不到进入的路口?是不是隔在人与生活中的情感④玻璃使我们陷入绝境呢?隔着⑤玻璃看见的山水和没有⑥玻璃相隔的山水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就走不出去呢?在这样的绝境,为什么人不会像小黄蜂退回原来的位置,绕室一圈,来寻生命的出口呢?是不是人在情感上比小黄蜂还要冲动?是不是由于人的结构更细密,所以失去像小黄蜂那种单纯的思维?是不是一只小黄蜂也比人更珍惜生命呢?对这一层一层涌起的问题,我也无力回答,我只知道人在深陷绝境时,更应该懂得静心,懂得冷静地思维。
在生命找不到出路时,要后退一步,观照全局。
或者,就在静心与观照时,生命的出路就显现出来了。
昨日当我们年轻时,在情感挫折的时候,都会想过了结生命,以解脱一切的痛苦与纠葛。
但是今日回观,并没有必死之理,那是因为情感的发展只是一个过程接一个过程,乃是因缘的幻灭,如果情爱受挫就要自尽,这世上的人类早就灭绝了。
何况,活着,或者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得深刻,反而失去再创造再发展的生机,岂不可惜复可怜?正如一只山上飞来的黄蜂,如果刚刚撞⑦玻璃而死,山林又有什么改变呢?现在它飞走了,整个山林都是它的,它可飞或者不飞,它可以跳舞或者不跳舞……它可以有生命的许多选择,它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比死亡更生动而有趣呀!第一次情感失败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
第二次情感受挫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幸福的人生。
许多次在情感里困苦受难的人,如果有体验,一定会更触及灵性的深度。
我这样想着,但是我并不谴责那些殉情的人,而是感到遗憾,他们自己斩断了一切幸福的可能。
我的心里有深深的祝福,祝福真有来生,可以了却他们的爱恋痴心。
可叹的是,幸福的可能是今生随时可以创造的,而来生,谁能知道呢?【选自《读者》2004年第一期】19、作者在文章中认为人如果因为情爱受挫就自尽“岂不可惜复可怜?”,请说明“可惜复可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0、“玻璃”一词在文中共出现7次,请分类归纳“玻璃”在文章中共有哪几层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1、作者在文中说“但是今日回观,并没有必死之理”,联系全文,请分类说说作者认为没有必死之理的原因是什么?(至少答出3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2、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由高中女生跳楼自杀写起,用小黄蜂的举动和人类进行对照,劝诫人们在陷入绝境时要冷静思考,寻找生命的出口,不要轻易放弃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