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第22课 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第22课 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

璀璨的文学艺术课程标准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学内容分析唐代的文学和艺术在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王国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世界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

唐代的文学和艺术既是唐代繁荣的重要表现,又是唐朝国家统一、政治长期安定、经济高度繁荣、中外交往频繁的结果。

这节课以唐诗、乐舞和敦煌艺术为代表展示了唐代文学艺术的伟大成就。

学习和了解本课的内容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全面完整地了解唐朝。

学情分析总体来说,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还是比较熟悉的。

他们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已经接触了不少唐诗,也熟知李白、杜甫这样的名家。

至于唐代的乐舞,在《唐明皇》、《大明宫词》、《武则天》等影视剧中都有所反映,学生不会感到生疏。

更不要说举世文明的敦煌艺术宝库了,有些同学甚至还有机会徜徉其中,接受了灵魂的洗礼!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知道”或者“了解”的层面上。

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里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提升他们对文学和艺术的鉴赏能力,并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对生活、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既是我们的最高目标,也是最难的目标。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唐诗中的名篇、名句,体会诗歌艺术中的语言美、艺术美,提高对语言艺术的鉴赏力,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注。

通过对唐代乐舞和敦煌莫高窟中的雕塑壁画的有关内容的学习、能体会到其中的艺术魅力,感受古代先人的伟大创造力,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祖国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通过本课的学习,在学生心中播下爱的种子——爱生活,爱文学,爱艺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并努力做到让这种最富感染力的爱永远地传承下去。

知识与能力掌握李白、杜甫等唐代伟大诗人的诗歌及诗句,进而感受唐代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了解唐代乐舞的基本情况,培养自己的艺术细胞。

了解敦煌莫高窟中泥塑造像和壁画的,知道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伟大的艺术宝库。

教学重点: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课知识内容只属于最低层次要求,所以只要求学生能以李白、杜甫为例了解唐诗的伟大成就;能够知道唐代乐舞高度发达,以泥塑和壁画为代表的敦煌石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等;能体验到古代先人的伟大创造力。

教学难点:通过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和理解,让学生深刻领悟其感染力,在学生心中播撒爱的种子。

这属于较高层次的要求,需要在春风化雨的氛围中完成。

教学方法:启发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精心搜集李白、杜甫的经典诗作,寻找能反映唐代乐舞的素材,挑拣能集中展示敦煌莫高窟艺术价值的图片资料,制作课件。

板书设计璀璨的文学艺术一、咏唐诗二、赏乐舞三、感受敦煌艺术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师:首先我们来欣赏一幅画面(课件展示2001年亚太经合会议图)。

同学们了解这个画面的内容吗?生:略。

(2001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师:你知道本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最高机密”是什么吗?如同每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一样,本次APEC上海峰会的“最高机密”、“最大的噱头”便是各经济体领导人将穿什么样式的衣服在世人面前集体亮相?生:略。

(学生猜想。

可能有人会说到“唐装”)师:现在老师为大家揭晓谜底!2001年10月21日,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会议的20名领袖穿着东道主中国为他们精心缝制的唐装亮相,会场顿时予人一种时光倒流、回到古代的美妙感觉。

!(课件展示相关图片)星期一,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领袖穿上五颜六色唐装的照片在中国全国各地报章上出现,许多中国人决定也买一件宠一宠自己,人们就对传统丝绸服装趋之若鹜。

师:同学们想一想,此次大会组织者为什么要安排各国领导人穿上唐装集体亮相?生:略。

师:唐朝是我国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政治长期稳定,经济长期繁荣,对外开放。

同时文学艺术全面发展,尤其在诗歌、乐舞和绘画、雕塑等方面取得了极高成就。

讲授新课一、咏唐诗师:上节课我们明确了每个小组针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准备活动,其中二组的同学将用小品的形式为我们演绎一首很有名的诗。

同学们在观看他们的表演时,好好想想,看他们演绎的是哪位诗人的哪一首代表作?掌声有请!二组同学上台表演小品。

根据贺知章《回乡偶书》改编。

师:谁知道刚才他们演绎的是哪位诗人的哪一首代表作?谢谢二组同学生动有趣的表演,让我也动了回乡的念头!师: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名作《渭城曲》,相信同学们都能背诵。

下面我们换种方式来演绎这首名作。

有请三组同学上台展示他们的才艺!三组同学上台展示画作。

根据王维的名作《渭城曲》绘画。

师:谢谢三组的同学们!他们用妙趣横生的画笔,把一种叫做依依惜别的情绪注入了我们每个人的心扉!一份对故土的依恋,一份对朋友的不舍,已经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心中的爱恋!师:事实上,唐诗成就极高,仅《全唐诗》中收集的就有2300多人和近5万首作品。

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

(多媒体展示李白的像)李白的诗流传至今近一千首,不少佳句成为千古绝唱。

(多媒体展示英文版《静夜思》,以诗配画)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诗,哪位同学能根据画面内容把这首英文诗歌翻译成中文?生:略。

师:没错,它就是《静夜思》!刚才这位同学表现真棒!他不仅有扎实的英文功底,还有对诗歌内涵的精准把握!李白在这首诗里,表达了一种什么情绪?生:略。

师:你的回答真棒!其实,与贺知章、李白一样,不管身处何方,我们每个人都深爱着自己的故乡,爱着故乡的月、爱着故乡的云、爱着故乡的霜、爱着走哪里都忘不了的乡音!师:(多媒体展示《望庐山瀑布》,以诗配画)这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诗,哪位同学能给我们朗诵一下?生:朗诵略。

师:大家对A同学的朗诵有何评价?生:略。

师:大家评价很好。

A同学把作者这种豪迈、奔放情感充分表达了出来,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师: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从印象、画面、感觉三个方面进行引导点拨)生:略。

(瀑布的飞泻奔涌壮观美景、祖国的山河美、个人的渺小……)师:大家谈得都非常好。

有的同学能联系到人生,这都是很不错的。

李白被气势恢弘的庐山瀑布深深地震撼了,一种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挚爱,已然见诸笔端!师:我们再来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进一步感受他那浪漫的诗风。

(多媒体展示flash《送孟浩然之广陵》以诗配画,网址:/xdjy/blog/uploadfile/2004102010583574.SWF)这是一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

那么通过对这三首诗的吟咏,大家能对李白的诗风做一归纳吗?生:略。

师:大家归纳得都比较好。

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情深似海、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具有超越现实浪漫主义精神,所以人们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诗主要是歌颂亲情、歌颂友情、歌颂祖国瑰丽的山河。

那么,和李白齐名的另一大诗人杜甫,他的诗又是抒发了怎样的一种情怀呢?(多媒体展示杜甫像)大家能朗诵杜甫的名言名句吗?生:略。

(多媒体展示,以诗配画,引导学背诵《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师:(多媒体展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网址:http://g_p_/kejian/mao.swf) 大家用心倾听,感受一下诗人发出的呐喊是什么。

生:略。

师:他自己的茅草房被风吹倒了,又冷又饿,说不尽的伤心。

但是,他想到的却是没房住的穷苦人,何时有安稳的房子住。

这首诗抒发诗人一种怎样的情怀?生:略。

师: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

千百年来,他的爱国情怀为人们所传诵。

后人为纪念他,特意将他在成都的居所修缮、扩建并保留至今,供人凭吊。

(多媒体展示杜甫草堂及对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离,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跟李白的诗风相比,杜甫的诗风有什么不同之处?生:略。

师:杜甫的诗苍凉、沉郁、气壮如山,反映历史真实,所以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

为何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诗人,他们的诗风完全不同?生:略。

师:因为他们生活阅历不同。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唐帝国以开放心态博采众长,深刻地影响着李白,孕育了李白的思想、性格、气质和才情;加上他长期游历祖国山河,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具有豪迈、奔放、清新飘逸的艺术魅力。

杜甫生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亲眼目睹了国破家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正因为有此特殊经历,所以在他的诗作中有大量反映忧国忧民、反映现实的诗作。

李白与杜甫,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被誉为是中国诗坛上双子星座。

他们的诗歌创作具有不可逾越的巅峰价值。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白居易说,他们“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

”我们刚才吟诵了李白、杜甫的诗句,感受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那么当我们欣赏唐乐舞时,又会激起我们的什么热情呢?二、赏乐舞师:没有音乐的人生是一种遗憾。

如果把诗谱成曲子,唱起来,最好再找几个舞伴,岂不是更能表达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事实上,唐代音乐舞蹈非常发达,与唐诗相辉映。

(多媒体展示《唐代宫乐图》)。

唐代的音乐成就很高。

它以中原地区的民间因为为主,兼容国内各民族音乐成果及外来的音乐。

(多媒体展示《梨花一枝春带雨》)。

老师这里有一篇歌词,如果让你为之谱曲,你考虑用哪些乐器?生:略。

师:大家很有艺术细胞,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了比老师高得多的造诣,着实让我钦佩。

(放经过剪辑的音像资料,让同学们了解一下唐乐舞的发展繁荣情况)师:此外,唐朝的民间乐舞也非常发达,如那时流行的“踏歌”是以足踏地为节拍的自娱性集体舞。

李白的《赠汪伦》诗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生动描写了踏歌的流行情况。

请一组的同学给大家表演一下自编的踏歌舞。

师:谢谢一组同学热情奔放的演出。

品完了唐诗,赏完了乐舞,大家是否游兴未尽?好!满足大家的愿望。

下面请导游带我们去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旅游观光,感受一下它那奇特的艺术魅力。

三、感受敦煌艺术师:如果说诗是印在纸上的艺术,音乐和舞蹈是生动的艺术,那敦煌莫高窟里那些丰富的彩塑和壁画,该是灵动的艺术了吧?下面,我们一起跟随四组的同学去感受这世上最美丽的色彩!有请第四小组的同学。

下为学生活动——导游: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敦煌旅游观光,我们这次旅行是这样安排的,游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领略神秘而古老的大漠风光。

(多媒体展示莫高窟全景)为何莫高窟开凿在这一片沙漠地带,有谁知道吗?莫高窟开凿于公元366年。

据记载,一位和尚云游至此,到黄昏时,只见山顶上金光灿烂,好像有许多佛在走动。

于是,他心有所悟,凿下第一个石窟。

历史学家解释说,实际上莫高窟的开凿是历史的必然。

因为“丝绸之路”开通以后,(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指图讲解)敦煌便成了交通枢纽,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交汇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