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车型导入知识

新车型导入知识


SED体制 ---( SED体制 ---(从开发到销 售)
A00
开发 指示
P0 基本 L/O 决定
油泥 模型
P1 开发 内容 决定
铣削 模型
P2 基本 仕样 fix
试作图 出图
D0 详细 仕样 fix
模具GO
D1 开发完成
试作最终图 量产图置换
量产
销售
E机能
E企
E0
E1
段确
品确
量确
E2
N机能

认证车 申请
要件,并反映在新车型开发中。
ENGINEERING :为了生产技术的开发,以及进行设备模具等的研究,
同时通过试作车的制造、设备能力验证,判断车型的量产性。从开发阶 段之始消除生产上的问题点,追求质・量・成本・周期的最佳性。
DEVELOPMENT :以新技术的扩大应用和实用化以及S、E部门的开发要
件为基础,进行以商品机能和设计为中心的综合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达 成设计图纸定义。
◇E-A00要件的决定 ◇展开大日程的决定 ◇制造管理计划的决定 ◇投资计划/经费/成本/人员的设定 ◇投资/经费/成本/人员的变化管理 ◇内/外作的决定 ◇开始模具准备
实施 阶段
E0
量产 准备 阶段
E1
◇E-A00要件的适合性确认 ◇投资/经费/成本/人员的目标达成度的确认 ◇生产准备的确认 ◇品质安定化计划的指示 ◇生产计划的提案 ◇规格BP的实绩提案 ◇投资/经费的预算实绩管理 ☆成本结算 ◇投资/经费/人员的预测报告 ◇确定生产计划 ◇判断是否开始量产 ◇投资/经费/成本/人员的实绩报告 ◇展开大日程的实绩报告 ◇总结上一车型,计划下一车型 ◇量产成本清算 ◇品质水准达成度的确认 ◇规格BP的实绩报告 ◇生产和耗费的实绩报告 ◇品质水准实绩报告
各机能职责
S-PL职责 PL职责
☆制定商品的销售计划,发表、发售前的展开计划;并组织车展、上 市发售、试乘试驾等活动。 ☆总经理室协助组织召开新车型技术说明会、下线仪式、发表以及量 产后的巡回试驾活动。
各机能职责
事务局(新车型科) 事务局(新车型科)职责
☆以E领域为中心开展新车型的引进计划及其推进工作。以新车型引进的统一与保 密性为目的,使WDHAC相关部门之间有关新车型的情报流一元化,并将情报准确、 实时地传达到责任部门。 ☆实施管理计划(例会运营)、企划准备(计划编制·作成展开日程) ☆实施评价推进(确认前提条件·收集汇总数据·评价会运营) ☆实施准备计划、日程计划(收集汇总制造管理计划·准备车辆制作计划·投产 日程计划,设备、模具、夹具、检具习熟计划·生产线习熟准备计划) ☆将试作车辆制造准备(生产指示、加工计划)情报传达到相关部门并实施指示。 ☆对新车型内作投资及投产经费进行归口管理。 ☆为推进上述等及其它E领域整体商品计划的展开,对相关部门进行情报传达与指 示。
制造管理计划
1 2 3 4 5 6 7 8 9 SED评价阶段计划 D开发日程计划 E评价阶段计划 试作车制作阶段计划 Q(品质目标要件展开计划) 新车型科 新车型科 新车型科 新车型科 零部件品质及认证科 销售部 零部件品质及认证科 新车型科 制造部 制造部 采购部 制造部 相关部门
C (成本、投资、经费目标要件展开计划) 财务部 制造部 采购部 D(生产准备目标要件展开计划) S(安全和环境目标要件展开计划) M(人才培训)
07M
产品开发机制 E
(生产) 生产)
S
(销售) 销售)
SEDB共同开发 SEDB共同开发
(*SEDB共同Prj展开)
D
(研究开发) 研究开发)
B
(采购) 采购)
同步工程 engineering) (Simultaneous engineering)
• 又叫并行工程(CE),是对产品及其制造和辅助过程进行并行、 一体化设计,促使开发者始终考虑从概念形成到用后处置的产品 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和使用要求) 的一种系统方法。 • 四个基本原则 – 在开发过程中要以顾客为焦点; – 建立横向职能小组; – 把开发周期看作赢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源泉。 – 强调过程设计在产品设计决策中的作用; • 同步工程的支持性技术 – 网络技术和数据交换等相关技术 – DFX技术 – CAX技术 – QFD – 此外,同步工程还大量用到田口方法、FMEA和SPC等技术
制作LOT 制作LOT介绍 LOT介绍
制作LOT 制作LOT 认证 认证车的制作 是否满足中国认证法规的要求 大物模具Try-1制品的不具合确认 车身精度的确认 是否满足开发目标的商品、检查规格的准确性 确认量产图的适用性和可以量产的品质 段确时出现的问题点都反映在实车上,检证对策效果 通过生产作出判断 通过量化生产,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业性、品质、物流等的量产上升情况 通过量化生产,检验设备、工装等的品质熟成性 判断是否可以批量生产 确保无返修的安全稳定的生产 判断是否可以上市 *保证最初出荷台数
产品的开发生产管理体制
SED体系是集开发 生产、销售部门的体系, SED体系是集开发、生产、销售部门的体系,是共同开发满足顾 体系是集开发、 客需求的高品 适合的价格及独创技术的商品的体系。 商品的体系 客需求的高品质、适合的价格及独创技术的商品的体系。
SALES :作为销售、售后服务等部门,设定符合客户需求的销售战略诸
* 量产开始时,保证最少的出荷台数(特略店展车)


段确
品确
量确
量产
评价会的体制
总经理 E-LPL 新车型科
E2
量产 阶段
E3
☆成本实绩报告
展开大日程计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SED评价阶段计划 D开发日程计划 E评价阶段计划 试作车制作阶段计划 模具准备日程计划 设备准备日程计划 国产化计划 品质计划 认证计划 部品表构筑计划 试作车KD部品订购计划 NMC NMC 新车型科 新车型科 零部件品质及认证科 销售部等 制造部 采购部 制造部 采购部 采购部 制造部 零部件品质及认证科 零部件品质及认证科 新车型科 生产管理科
D流程
C流程 P2 D0 D1 E要件A00
E主题
EP EQ EB M/L
车型导入计划
2003JPN CHN 源自4M200405M 04M
2005
06M 05M
2006
07M 06M
2007
07M FMC 07M
CR-V CR-
04M
BIG MMC 05M 06M FMC
CIVIC
06M
07M
Model X
各机能职责
各部门PL职责:
认证-PL职责 认证-PL职责
☆认证-PL(N部门) :依据中国的认证法规制定展开计划,提供给相关 认证-PL( 部门) 认证 部门并实施认证展开;同时,认证部门负责国产化零件现地适用许可认 证工作。
各机能职责
各部门PL职责:
成本-PL职责 成本-PL职责 ☆成本-PL(WDHAC):依据E-PL的指示,按照WDHAC的收益方针,制定目 标成本并进行推进。 ○按照WDHAC的收益方针,向相关部门提案成本目标和降低实施对策(方 案)。 ○内作成本验证及作成评价资料。 ○外作成本验证及作成评价资料。 ○海外采购成本验证及作成评价资料。 ○整体收益管理和验证及作成评价资料。
WDHAC R&D
新车型术语
术语 解释 S…SALE(销售) *指销售服务等公司营业部涉及顾客要求的营业战略 SED E…ENGINEERING(生产) *进行EG、SS部门共同开发产品的设备、模具等程序实施,试作车的作成投资、量产成本的预算 D…DEVELOP(开发) *以开发HGA、HGT等2/4轮、通用用品等必要产品的功能和设计为中心,进行综合技术的研发并图面化 *与新款、FMC等车型及ENG/FRM同时推进,由于新开发工作,导致生产体系的质量也大幅度变化的车型 DS模式…新款车、高性能车、全世界车(28个月) DF模式…追加新车系、国家地域限定车(21个月) *推进全部MMC型车型 CL模式…大幅度追加MMC派生款(18个月) CS模式…通常MMC的小型变更(14个月) CA模式…下一年款式MMC特装(8个月) *全体基本计划的决定/设计的决定 *商品设计方案的决定 *开发结束 *为了E部门展开的目标要件 *从制造角度出发,为了达成E-A00要件,从E部门开始的主题展开工作 EG…新生产技术 EP…对工厂的要求项目(工厂生产技术) EQ…品质要求项目 EB…供应的主题 *Engineering Product (生产部门) *Engineering Quality (品质部门) *Engineering Buyer (采购部门) *Maker Layout (零部件供应商)
各机能职责
B-PL职责 PL职责 ☆ B-PL(WDHAC):依据L-PL的指示,实施外作及海外调配领域的投资、 成本、人员、经费、日程、品质的总体控制与妥当性的检证及对应措施 的提案。 ○实施由供应商的零件订购到模具准备及制造准备把握和问题点的解决。 ○实施供应商的零件生产能力的把握与生产准备的整合。 ○实施投产准备车辆外作零件的到货状况把握与调整。 ○实施投产准备车辆外作单价、设变补偿费用、截止损失的预算/实绩 管理。
各机能职责
EQ-PL职责 EQ-PL职责 ☆ EQ-PL(WDHAC):依据E-PL的指示,制定品质指标,实施与各科之间 的调整和检证及对应措施提案。 ○参与D部门技术评价会并将其结果对品质要件的反映指示给相关科。 ○依据出图检讨出图内容,并反馈到图纸中。 ○实行讨论(静态、动态),承认提案内容并进行推进管理。
传统串行过程
方案 设计 详细 设计 编制工 编制加工 艺路线 工艺卡 NC 编程 模具 加工 编制装配 工艺卡 生产 制造
并 行 同 步 过 程
方案设计 详细设计 编制工艺路线 编制加工工艺卡 编制装配工艺卡 NC编程 编程 模具加工 生产制造 缩短总体开发时间; 缩短总体开发时间; 减少设计改进成本; 减少设计改进成本; 增强产品优化效果; 增强产品优化效果; 提高设计自动化程度。 提高设计自动化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