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质量标准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
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8年2月21日国家老龄委、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正式颁布实施。
《意见》指出: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是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和代际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养老护理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提供,可使许多住院老人得以回家疗养,许多老人不至于被过早送进养老机构,使他们在适当的居家照护下,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和正常人一样享有与家人共处、与社区互动的丰富生活。
1.社区居家养老护理的服务对象
居家养老护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人,也包括需要提供居家照护的其他人群,主要有:因老化引起的身心功能受损,出院病人需要在家继续休养,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协助者,因疾病导致残障者,如脑卒中后偏瘫者、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老年性痴呆等。
2.社区居家养老护理的目的
居家养老护理的目的是提供相应的服务,帮助老人和家庭尽可能地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享有独立自主的生活。
因此,居家养老护理有以下目的:
(1)提升老人自我照顾及自主生活的能力养老护理员在提供老人生活照护的同时,应尽可能地让老人及其家庭参与照护活动,帮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照护依赖和过度照护。
同时和老人讨论其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尽可能地对老人的功能进行训练,发挥老人的自我照护潜能,提升和维持老人的自我照护能力,以延缓功能衰退。
(2)确保老人安全舒适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由于身体感觉功能、反应能力、平衡能力下降,以致Et常生活中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
因此,居家照护工作中有关安全防护方面显得十分重要,应重视引起伤害的任何原因,对设备、物品、环境及照护技术等方面都必须具有预防意外事件的考虑。
(3)维护老人自尊养老护理员提供老人必需的生活照护,尊重老人的习惯,维护老人的形象尊严;保护老人隐私,不在公共场合谈论老人的不雅事件,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
3.社区居家养老护理的工作内容
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是社区服务的一部分,因此服务内容需与社区的需要相匹配。
每个社区的人口学结构、环境设置、文化习俗、经济条件、社区资源等不同,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需求亦有差异,因此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应根据当地社区需求而发展不同重点的居家服务内容。
一般来说,居家养老护理可分为家务服务和居家照顾服务。
(1)家务服务工作内容
1)生活协助:协助买菜、代购物品、送餐、洗衣物、家庭环境清洁及个人卫生等。
2)陪同服务:陪同购物、陪同就医、陪同旅游等。
3)文书服务:协助领取、代送、代寄物品或钱财,代写(念)书函联系亲友,代缴各项费用及整理有关文件等。
4)心理支持:读书报了解时事、趣闻;聊天服务,关怀身体和生活状况,交换生活经验和给予新的启示;倾听老人诉说,以宣泄不良情绪;联系亲朋,解除思念之情等。
5)休闲服务:陪同户外散步或参观机构或游览名胜古迹,陪同到亲朋好友处聊天,帮助
参加团体性活动或个别性活动,如老年俱乐部、老年体操、棋类活动等等。
6)其他家务事项。
(2)社区居家照顾工作内容
1)清洁方面:个人卫生方面有更衣、更换床单、洗头、口腔卫生、洗脸、沐浴、擦澡、背部护理、会阴冲洗、大小便处理等。
环境卫生方面有老人居室的物品整理、地面清洁、衣被清洗、厨房卫生等等。
2)膳食服务:膳食选择、烹饪,喂食、鼻饲等。
3)协助治疗:帮助按医嘱服药,遵医嘱观察病情和药物不良反应,联系医务人员等。
4)协助康复锻炼:被动运动肢体,督促和协助老人自我训练患肢及其他自我照顾功能,如刷牙、洗脸、沐浴、梳头等,协助轮椅及其他助行器的使用。
5)协助床上活动:协助翻身、起床及其他体位移动等。
6)心理支持:陪聊天,心理疏导,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7)观察记录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及大小便等情况。
8)其他有关医护人员的嘱咐,须注意的照护事项,如留置导尿的护理、人工肛门袋的护理、鼻饲管护理、伤口观察、预防压疮等等。
4.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员的要求
居家养老护理员需入老人家庭开展工作,需单独决策和处理老人的生活问题和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有时还需与医护人员、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合作展开相关工作,除需具备养老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的养老护理技能外,同时还需要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一名合格的居家养老护理员,应具备以下能力:
(1)有效率地、愉悦地、平静地完成工作;
(2)对老人及其家庭的意愿和生活方式表示尊重;
(3)成为老人可信赖、可依靠的对象;
(4)配合老人的时间和需要制订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5)能与老人及其家人清楚地沟通,明确服务的目的、计划和内容。
5.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工作理念
(1)照顾老人是家庭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协助家庭照护老人,但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不能取代家庭的角色,照顾老弱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2)强调家对老人的重要性家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是安全感最主要的来源。
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老年人大多期待在自己熟悉的家中安享晚年生活。
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可直接协助老人继续留在家中,在其熟悉的环境中生活。
在日常照护工作中,养老护理员应注意维护老人的家庭角色功能,协调家庭成员的关系,强调家对老人生活的重要性。
(3)保障老人继续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老年生活中失去工作、失去健康、失去老伴、失去朋友,最终走向生命的尽头,在人之一生中是必然规律,在面对这些生命必经的历程中,如何支持老人,给老人以更多的关怀,减少失落感,也是养老护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中,协助老人在家中生活,保障他和家人相处的机会,保障社区中邻里、好友探访的机会,保障老人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尽可能地让老人参与社会,使他们不致感到被社会遗弃。
6.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工作守则
为保障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及养老护理员三者的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根据实际情况,每个机构都应设立自身的工作守则,养老护理员应熟记并遵守工作守则。
以下是根据我国台湾地区的工作经验而设立的居家养老护理工作守则。
(1)居家服务不搬动大型家具,不从事具有危险性的工作。
(2)不使用借来的用具,以免损坏时造成赔偿纠纷。
(3)不做服务对象及其活动范围以外的清洁工作。
(4)不为服务对象购买任何含酒精或刺激性的饮料。
(5)不以服务对象的名义赊账。
(6)不帮服务对象购买医嘱以外的药品。
(7)不以任何交通工具搭载服务对象。
(8)除工作联系外,不使用服务对象家的电话。
(9)不向服务对象购买任何物品。
(10)服务合同以外,即使服务对象要求,亦不可食用服务对象家里的食物。
(11)在服务对象家食用自带的餐点,须经服务对象同意。
(12)提供服务时须着装整洁并佩戴服务证。
(13)尊重服务对象及其家庭隐私,绝不可向自己的邻居、亲友等外人透露。
(14)养老护理员应悉知老人喜好,以便能适应老人的生活方式。
(15)养老护理员处于家庭争论中应保持中立,尽量避免涉及老人与家人、朋友、邻居间的各种不愉快、争执与紧张关系。
(16)养老护理员应鼓励和督促老人遵从医护人员在药物、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治疗意见。
(17)养老护理员不应告诉老人其私人问题,以免困扰老人。
(18)养老护理员不应将老人的难题带回家,应善于调节心理状态,维持自身心理健康。
(19)同事之间相互鼓励,给予正向支持。
(20)同事之间不提及服务对象的家庭隐私或传达夸大不实之讯息。
(21)不私下批评其他服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