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区域地理第一章1、2节(课上用)PPT课件
区域地理第一章1、2节(课上用)PPT课件
90°60°45°30° 15° 0° 1155°° 30°45°60°90°
本初子午线
180°
165°
165°
150°
150°
135°
135°
❖经度划分:
120° 105° 90°
75° 60°
120° 从0°经线 起,向东、
105° 向西各分作
180°;
北极
90° ❖书写方法:
75° 北京:东经116°
第二节 经纬网
一、定义 经纬网: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交织而成
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坐标的重要依据, 只要知道地球上任一地点的经度和纬度, 就能确定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同时也可以 确定方向关系。
二、经纬网地球
1、方格状经纬网图
0° 40° 80° 80° A
60° B
40°
2、俯视经纬网图(极地)
3、侧视经纬网图
900
五
66.5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带 23.50
北回归线
的
00
划 23.50 分
赤热 带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66.50
南极圈 南寒带
900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6象6.50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2象3.50
有射太现阳象直00
既无太阳2直3.50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66.50
30°
60°
A
AD= 30 X 111 × cos30°
B
D 30° C 0°
2、赤道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 km; 向两极逐渐缩短,极点为0。
3、在南北纬60°纬线上经度1°的长度约为 赤道上的一半。
• 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同在一纬线上,
两点的距离为:
30°
60°
A
D 30°
B
C 0°
• 故: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 越高,所表示的范围越小
第一章 地球、地图
第一节 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1、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 鼓的 椭球体
2、描述地球大小、形状常用数据
N 极半径: 6356.8千米
赤道半径:6378.1千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赤道
S
地球仪
3、地轴、两极和赤道
南极:地轴 南端与地球 表面的交点。
四、确定方向
• 1、位于同一纬线上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 2、位于同一经线上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 • 3、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地点,它四周都是
例题: ①说出A点的座标:(1000E,200S) ②A点属于东西哪个半球?东 ③A点属于南北哪个半球?南 ④A点属于高中低哪个纬度带? 低纬 ⑤A点属于热、温、寒哪个温度带?热带
•A
•C
1020
220
•B
260 1080
讨论:哪些经线比较重要?
0°: 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20°W: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 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地轴:地球 自转的轴。
北极:地轴 北端与地球 表面的交点。
赤道:与两极距 离相等的最大圆, 全长:约4万千 米。
二、经线和经度
1、经线:连接南北两
极点的半圆弧线。
2、长度都相等(约2 万千米)。
3、两条相对的经线组 成经线圈,经线指示 南北方向。
4、经度:经线上标注 的度数。
经线的划分
西经 向西增大 东经 向东增大
60o 30o 0o 30o
60o
90o
高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90o
北极圈66.5o
60o
30o 北回归线23.5o 0o 南回归线23.5o
30o
60o
南极圈66.5o
66.50
六
、 23.50
五 00 带 的 23.50
划
分
66.50
900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 圈 900
90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赤热 带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900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1、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 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
是: B
A、23.50N,1600E C、23.50N,200W
B、23.50S,1600E D、23.50S,200W
北极
A B
CD
1、在地球仪上,00纬线与00经线相比, 正确的是( D )
A. 正好等长 B. 00纬线稍长 C. 0°经线稍长 D. 0°纬线大致是0°经线的两倍长
2、与12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 经线的经度是( B ) A、60°E B、60°W C、120°W D、0°
五、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三、两点间的距离
1. 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 相差约是111 km。
2.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
的纬度差,就能计算出两地间的距离:
纬度差×111 km。
30°
60°
AB = 30X111 km
A
30°
B
C 0°
1、同一纬线(纬度为φ)上,每隔经度 1°
的实地距离约是(111×cosφ)km。
讨论:哪些纬线比较重要?
0°: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低中纬度分界线。 60°:高中纬度分界线;长度为赤道的一半。 90°:南北极点。 23°26′: 回归线,热带和温带分界线,有无太 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
66°34′: 极圈,温带和寒带分界线,有无极 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视频
方式
W
S
四、半球划分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
20°W
160°E
西半球
东半球
划分标准:西经20度、东经160度 △南极洲和北冰洋跨经度3600。
以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1、纬线长度特点 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越短。 经线长度都相等。
AC 小于 BD
或116°E
60°
45°
45°
西经
30°
30°
15° 0° 15°
东经
三、纬线和纬度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
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
纬度:纬线上标注的度数。
❖纬 度
赤道0° 南北极点90°
书写方法: 北京:北纬40°
(或40°N)
经线
定 义
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
形 状
球半仪圆一,周且的都圆不平圈行
纬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 并与圆纬,线且垂平直行相交的线
方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 向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成 长点; 度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相等 指示南北方向
0度的确定
经度 本初子午线
纬度 赤道
度数的变化规 由0度经线向 由赤道向两
律
东西方向递增 极递增
相同度数的区分 东经E 西经 北纬N 南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