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修辞课件

小学语文修辞课件


改为夸张句
• 1、这间房子真小。 这间房子如巴掌一般大。 • 2、教室里很安静。教室里静得连绣花针掉到
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 • 3、我的心很痛。 我的心如刀割一般痛。 • 4、天气真热呀! 天气热得就要把人烤熟了。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 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 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借以增强语气, 说明道理,加深感情。
3、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排比)
4、它声音太小太小,就像蚊子哼哼似的。( 夸张 )
5、鲸的身子那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小虾和小鱼, 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设问 )
6、泉眼里,不断冒出的水泡,像珍珠一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 比)喻
7、山上的树木、瀑布、良田又苏醒了,人们重新过上了幸福的
11、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 着什么。(拟人) 12、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拟人) 13、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 子们。(设问)
14、骆驼是沙漠之舟。(比喻) 15、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 着绣花鞋!(拟人)
1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 17、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排比)
十一、判断题练习: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 后面打“√”错的打 “×”
1、游泳队员打破小了学一次语又文一次复世习界纪录。( )
2、《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和《景阳冈》都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
走进修辞王国 写的。( )
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写的。( ) 4、屈原、项羽、大禹、张飞都是《史记》中描写的人物。( ) 5、《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 () 6、《半截蜡烛》是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 7、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 ) 8、《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 9、四大名著分别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史记》。( ) 10、 《西游记》是一篇古代白话文小说。( ) 11、 《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 12、“你们谁见过这么脏的作业本?”是反问句。( ) 13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比喻句。( ) 14 、“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用了拟人的手法。( ) 15 、“雨像落叶一样轻,像针尖一样细。”是比喻句。( )
小草探出了头。
辨别比喻和拟人
比较两个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 法。 A、星星一闪一闪的,像孩子们的眼睛。(比喻 ) B、星星眨着眼睛。(拟人 )
区别: 比喻的重点在“打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个事物 的相似点。 拟人的重点在“当作”,它直接把物当人来描述。 注意:拟人句中不能有“人”出现,否则就变成 了比喻句。
18、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
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 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比喻 排比) 19、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比喻)
拟人
21、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反问) 22、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 咬树根,钻树心。( )排比
如: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 最有骨气的花。
这样三个结构相同的三个句子排列
在一起,就加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 语言的感染力,就更突出了梅花的秉性。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 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 行回答。即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设问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引起
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强调了实践 的重要性。 如:人的聪明才智是天生的吗? 不是,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不遵守纪律,就该挨批评。 再看一句: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
们的劳动群众。(设问句)先提出问题,启 发思考,然后回答
对偶
• 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 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 辞方法。(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 下事,事事关心
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1、水龙头伤心地流着眼泪。( 拟人 ) 2、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比喻 )
反问: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 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 答,问中有答。也就是说:用 肯定的形式来表示否定,用否 定的形式来表示肯定。
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 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设问与反问
•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答案在问题 外)
• 如:为什么桑娜要抚养西蒙的孩子? 不为什么,这完全是发自她善良的本质。 • 反问也是明知故问(问而不答,答案在问
认识夸张句
夸张就是把所要描写的事物作必要的扩大 或缩小,以加强语言的表达力度。夸张不等于 说大话、说谎话。 怎样写夸张句
• 从数量上进行夸张。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
• 在程度上进行夸张。 如: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 声,就象半天里起了一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 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 夸张。 A、缩小夸张 比如:王若飞被关在巴掌大的牢房 里。 B、夸大夸张 比如: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生活。 8、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
(拟人) ( 反问)
9、这就是黄河源头吗?对,这就是黄河头。
(设问)
仿写句子
读——了解句子大意 悟——悟出修辞手法 想——想想自己怎样表达(表述的语
言要美、要合适、要能打动别人)
写——尝试写出相应修辞手法的句子 读——读中检查是否合适
仿写:(课内选做2-3题)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 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比拟)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拟人)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比喻)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 计,莫如树人。(排比)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反问) 678、、、危 花 老楼儿师高是在百 园欢尺 丁笑, ,,手 我鸟可们儿摘是在星花歌辰朵唱。。,(小夸比草张喻在)翩翩起舞。(排 拟比 人 )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比喻) 10、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 头来。 ( 拟人)
• 1、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 这句话把(
)比作(
)。比喻词是( )
• 2、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 这句话用( )比喻( )。比喻词是(

• 3、西湖像一块碧玉,也像一面铜镜。
• 这句话把( )比作( )和( ),比喻词 是( )。
• 4、小姑娘的心灵像(
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拟人)
30、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 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比喻 拟人 )
三、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把 漓江的水 比作 无瑕的翡翠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 命燃烧不止。
一、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1、远处,小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阳光下闪闪发
光。(比喻)
2、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拟人 )
3、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
到嘴边.。(夸张 )
4、你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
怀?( 反问 )
5、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
1、一棵小榕树就像一把撑开了的绿绒大伞。
仿写:
2、可爱的大南瓜,笑呵呵地躺在地上,享受这园中这一
片宁静。
仿写: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仿写:
4、他的心眼比针尖还小。
仿写:
5、、清清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
照着行人来往的影子。
仿写:(
)在唱歌,( )在唱歌,( )
在唱歌,( )也在唱歌。
2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 “摇篮”呢?反(问 )
24、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排比 25、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拟人) 2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对偶) 27、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设问) 28、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 态万千。(排比 比喻 ) 29、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______一__条__玉__带______。 (改为比喻句)
•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天空中的明月像个大圆盘。
• 3、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改为拟人句) 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讨论着问题.
• 4、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 幕,一会儿飘__来__一__只_ 狮子; 一会儿_跑__来__了__一_条小;狗

按要求转换句子: 1、树叶在风中飘来飘去。 拟人句: 比喻句: 2、考场上很静。 夸张句: 3、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善良。 排比句: 4、像这样的老师,我们会喜欢她,会愿意和她亲近。 反问: 5、桂花开了,很远都能闻到。 夸张句:
读成语、辨修辞
• 岁月如流 归心似箭 冷若冰霜 (比喻) • 一步登天 垂涎三尺 怒发冲冠 (夸张) •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百花争艳 (拟人)
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设问 )
6、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力量。
排比


比喻:俗话叫“打比方”。是 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 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 抽象的、深奥的事物。也就是 说,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 物。比喻表达的效果将内容写 得形象生动。
比喻的种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