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学概论

中医学概论

基层医生必备中医知识 中医针灸概论
2021/2/12
1
学习内容
• 一最简洁的中医思路 • 二最简洁的针灸推拿治疗思路 •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 四最基础的中药方剂 • 五能治疗最常见的疾病 • 六肺系病的针灸治疗及五输穴
2021/2/12
2
一最简洁的中医思路
• 天人合一,形神一体,藏象理论,阴阳五行, 全息理论融入中医。
•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灵 枢·终始》)等等。
2021/2/12
5
整体观念
• 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天时地利) •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
枢·岁露》)。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 被中国古代学者称为“天人合一”。 • 春夏秋冬昼夜晨昏,东南西北中。
2021/2/12
• 整体观念 • 辨证论治
2021/2/12
3
一最简洁的中医思路
• 整体观念
•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 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 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 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
• 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 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 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 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
6
整体观念
• 人与社会相适应(人和) • 中医学是人学,其次才是病学。 • 既是治病救人,又是调人治病。 • 调人:包括人的精神、体质、生活方式。
2021/2/12
7
整体观念
2021/2/12
8
整体观念
2021/2/12
9
辨证论治
•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 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 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 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 气化作用:气化,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即 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2021/2/12
1。人体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 病理变化,称为气虚。所谓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 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 空气几部分结合而成。(在临床上,气虚还包括肺 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诸症。)
• 包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021/2/12
4
整体观念
•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己和)
• 一般来说,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 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将重点放 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上,并把局部 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
•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治疗局部病变时, 也必须从整体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口腔 溃疡)
• 气郁 ,病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因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所致。
• 证见胸满,胁痛,噫气,腹胀。治宜行气 解郁。气郁、湿郁、痰郁、热郁、血郁、 食郁。六郁之中,气郁为先,气郁一成, 诸郁遂生。
• 以肝郁最常见
2021/2/12
18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血 • 行于脉中,并循环流注于全身,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
2021/2/12
11
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
2021/2/12
12
二最简洁的针灸推拿治疗思路
• 什么病什么证(辨证中医基础理论)
• 什么经什么穴(论治经络腧穴学以肺经为 例)
• 怎么扎(刺灸法举例)
•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 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 顶点。——马克思
• 证的表面是症候群,证的本质是病机。
• 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 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 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 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
2021/2/12
10
辨证论治
• 辨证论治的精髓就是个体化治疗。 • 中医讲的体质学说。 • 1平和质 • 2气虚质 • 3阳虚质 • 4阴虚质 • 5血瘀质 • 6痰湿质 • 7湿热质 • 8气郁质 • 9特禀质
• 症状包括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 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舌淡,脉虚无力。 等。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 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 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 弱的现象。
2021/2/12
17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 气郁
2021/2/12
15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 2气的生理功能 • 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和激发其运动的作用 • 温煦作用:是说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故《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人体的体温
上句对想速成的人的回答。
2021/2/12
13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气 •血 •阴 •阳 •痰 •湿 • 脏腑功能(以肺为例) • 经络(以肺经为例) • 腧穴(以肺经,五输穴为例)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江泽民
2021/2/12
14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气 • 1、气的基本概念(有形,无形 ) • 气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物质 •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 一定要和气体分开
相对恒定,主要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和调节;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也要在气的温煦作 用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机体内的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才能维持正常 的循环运行。 • 固摄作用:主要指对于血液、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具体可表现在: 固摄血液,使之在脉管中循行,防止其逸出于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 控制和调节其分泌排泄量,以防止其无故流失;固摄肾精,使其不妄泄而耗损;摄纳清气, 能维持呼吸的深沉及清浊之气的正常交换;提固维系内在脏腑器官,使之保持正常的位置, 而不致虚陷下垂。 • 防御作用: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于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 比如卫气。
的红色液体。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又称“血府”。 • 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时,称为出血,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