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药大全--花类

草药大全--花类

草药大全----花类【药物名称】:金银花─山银花【类别】:花类【英文名称】:Wild Honeysuckle Flower【别名】:山金银花、土忍冬、土银花。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山银花Lonicara confusa DC.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植物形态】:木质藤本,长2~4m。

树皮黄褐色渐次变为白色,嫩时有短柔毛。

叶对生,卵圆形至椭圆形,长4~8cm,宽3.5~5cm,上面绿色,主脉上有短疏毛,下面带灰白色,密生白色短柔毛;花冠管状,长1.6~2cm,稍被柔毛,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

花期6~9月,果期10~11月。

【生长地】:生于溪边、旷野疏林下或灌木丛中。

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

【采制】:同金银花。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其中有双花醇;并含氯原酸、异氯原酸等。

【性味】:同金银花。

【功能主治】:同金银花。

【药物名称】:木槿花【类别】:花类【英文名称】:Shrubalthea Flower【别名】:白槿花、榈树花、大碗花。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花。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3~4m。

茎多分枝,幼枝密被黄色星状毛及茸毛。

叶互生,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7cm,宽2~4cm,不裂或中部以上3裂,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齿。

花大,单生叶腋,直径5~6cm,花柄长4~14mm;小苞片6~7,线形,有星状毛;花萼钟形,5裂,有星状毛及短柔毛;花瓣白色、红色、淡紫色等,常重瓣;雄蕊和柱头不伸出花冠。

蒴果长圆形,长约2cm,顶端有短喙,密生星状毛。

种子褐色。

花期7~10月,果期9~10月。

【生长地】:全国有栽培。

【采制】:夏、秋季花初开放时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含皂草黄甙(saponarin)、肌醇( inositol)、粘液质。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用于痢疾、腹泻、白带。

【药物名称】:蜡梅花【类别】:花类【英文名称】:Wintersweet Flower【别名】:黄梅花、蜡花、巴豆花。

【来源】:为蜡梅科植物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的花蕾。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达3m。

枝、茎方形,棕红色,有椭圆形突出的皮孔。

芽有多数复瓦状的鳞片。

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15cm,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上面深绿,下面淡绿色。

花芳香,先叶开放,直径约2.5cm,外部花被片卵状椭圆形,黄色,内部的较短,有紫色条纹;花托椭圆形,长约4cm;雄蕊5~6;心皮多数,分离,着生于壶状花托内。

瘦果多数,包于膨大肉质的花托内。

花期11月至次年3月,果期次年8~9月。

【生长地】:各地栽培。

秦岭地区及湖北有野生。

【采制】:花期采收花蕾,晒干或烘干。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苄醇、乙酸苄酯、芳樟醇、金合欢花醇(farnesol)等,并含吲哚、蜡梅甙(meratin)胡萝卜素。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解暑生津,顺气止咳。

用于暑热心烦、口渴、百日咳、肝胃气痛、水火烫伤。

【药物名称】:芫花【类别】:花类【英文名称】:Lilac Daphne Flower Bud【别名】:杜芫、老鼠花、黄阳花、野丁香花。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的花蕾。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达1m。

茎略带紫褐色,幼时有柔毛。

叶对生,有的互生,椭圆形,长3~6cm,宽1.5~2cm,下面有绢状毛。

花先叶开放,3~7朵簇生于叶腋;花被筒状,先端4裂,淡紫色,外被白色短柔毛;雄蕊8,上下2轮,生于花被筒内;子房1室,瓶状,被白色柔毛,柱头头状,红色。

核果肉质,白色。

种子1粒。

花期4~5月,果期6月。

【生长地】:生于路旁及山坡林间。

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山东、河南、陕西。

【采制】: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化学成分】:含芫花素(genkwanin)、芹菜素(apigenin)、羟基芫花素、芫花瑞香素(genkwabaphnin)、淡黄木樨草甙、淡黄木樨草甙-7-甲醚。

【性味】:性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解毒杀虫。

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疥癣秃疮、冻疮。

【药物名称】:结香花【类别】:花类【英文名称】:Oriental Paperbush Flower【别名】:金腰袋、打结花、梦冬花、喜花。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结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 的花蕾。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m。

全株被绢状长柔毛或长硬毛,幼嫩时更这发票以条棕红色,常呈三叉状分枝,有皮孔。

叶互生,通常簇生于枝端,纸质,椭圆状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8~16cm,宽2~3.5cm,基部楔形,下延,行端急尖或钝,全缘,上面密被长毛,后几无毛,下面粉绿色,被长硬毛,叶脉上尤密,叶脉隆起。

顶生头状花序下垂;总花梗粗壮,总苞被柔毛,花梗无或极短;花多数,黄色,芳香;花被圆筒状,裂片4,花瓣状,卵形,平展;雄蕊8【生长地】:生于山坡、山谷林下。

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及河南、陕西。

【采制】:冬末、春初花开放时采摘花序,晒干。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

【性味】:性平,味淡。

【功能主治】:养阴安神,明目,祛障翳。

用于青盲、翳障、多泪、梦遗、虚淋、失音。

【药物名称】:啤酒花【类别】:花类【英文名称】:Hops【别名】:忽布、香蛇麻花、酒花、野酒花。

【来源】:为大麻科植物啤酒花Humulus Iupulus L.的雌花序。

【植物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

茎枝、叶柄密生细毛,并有倒锯齿,上面密生小刺毛,下面疏生毛和黄色小油点;叶柄长。

雌雄异株;雄花细小,排成圆锥花序,花被片和雄蕊各5;雌花每两朵生于一苞片腋部,苞片复瓦状排列成近圆形的穗状花序。

果穗呈球果状,长3~4cm,宿存苞片增大,有黄色腺体,气芳香。

瘦果扁圆形,褐色。

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长地】:分布于新疆北部,东北,化北及山东、甘肃、陕西有栽培。

【采制】:夏、秋季雌花序成熟时摘下,晒干。

【化学成分】:含律草酮(hunmulone)、异律草酮A和B、律草酮(cohmulone)、蛇麻酮(lupulone)、聚蛇麻酮(adlupulone)、香叶烯(myrcene)、律草烯(humulene)、芳樟醇、蛇麻醇、芸香甙、鞣质、胆碱。

【性味】: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健胃,化痰止咳,安神。

用于消化不良、失眠、肺结核、胸膜炎、麻风。

【药物名称】:松花粉【类别】:花类【英文名称】:Pine Pollen【别名】:短叶松。

【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的花粉。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5m。

一年生枝淡红褐色或淡灰色,无毛;二三年生枝上的苞片宿存;冬季红褐色,稍有树脂。

树皮纵深裂或不规则鳞片状,少有浅裂成薄片剥落。

针叶2针一束,粗硬,长10~15cm,树脂管约10个,边生;叶鞘宿存。

雄球花丛生新枝基部,雌球花生于枝端。

球果卵圆形,4~10cm,成熟后蝉褐色,宿存;鳞盾肥厚,横脊显著,鳞脐凸起有刺尖。

种子长卵圆形,长6~8mm,种翅长约10mm。

花期4~5月,球果次年10月成熟。

【生长地】:生于阳光充足的山地、平原。

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及山东。

【采制】:春季花开时采摘雄球花,晒干,收集花粉,除去杂质。

【化学成分】:含脂肪、色素等。

【性味】: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燥湿收敛止血。

用于湿疹、黄水疮、皮肤糜料、脓水淋漓、外伤出血、尿布性皮炎。

【药物名称】:蒲黄【类别】:花类【英文名称】:Cattall Pollen【别名】:水蜡烛、毛蜡烛、蒲黄、蒲棒。

【来源】: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 的花粉。

【植物形态】:沼泽多年生草本,高1~2m。

根茎匍匐,有多数须根。

叶扁平,线形,宽4~10mm,质稍厚而柔,下部鞘状,穗状花序圆柱形,长30~60cm,雌雄花序间有间隔1~15cm;雄花序在上,长20~30cm,雄花有早落的佛焰状苞片,花被鳞片状或茸毛状,雄蕊2~3。

雌花序长10~30cm,雌花小苞片较柱头短,匙形,花被茸毛状与小苞片等长,柱头线头圆柱形,小坚果无沟。

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长地】:生于池、沼、浅水中。

分布几遍全国。

【采制】: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辗轧,筛取花粉。

【化学成分】:含n-二十五烷(n-pentacosane)、硬脂酸、黄酮类。

【性味】: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

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打肿痛、血淋湿痛。

【药物名称】:千日红【类别】:花类【英文名称】:Globeamaranth Flower【别名】:万年红、千日白、球形鸡冠花。

【来源】:为苋科植物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的花序。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80cm,全株有灰色长毛。

茎直立,分权。

叶对生;叶片长圆形至椭圆满状披针形,长3~10cm,宽2~5cm,全缘,先端尖,基部渐狭成叶柄,两面有细长白柔毛。

头状花序圆球形,基部有叶状苞片2,对生;花有小苞片3,外1片较短小,内2片淡紫色、紫红色或白色,膜质,有光泽,长于花被;花被片5,密被长柔毛。

胞果卵圆形,内有棕色细小种子1粒。

花期7~10月。

【生长地】:全国有栽培。

【采制】:夏、秋季花开进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含千日红甙Ⅰ、Ⅱ、Ⅲ、Ⅴ、Ⅵ(gomphreninⅠ,Ⅱ,Ⅲ,Ⅴ,Ⅵ)、苋菜红甙(amaranthin)、异苋菜红甙。

【性味】:性平,味甘、微咸。

【功能主治】:祛痰,平喘。

用于慢性或喘息性支气管炎、百日咳。

【药物名称】:野菊花【类别】:花类【英文名称】:Indian Dendranthema Flower【别名】:野黄菊花、苦薏、山菊花、甘菊花。

【来源】: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 的头状花序。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m。

茎基部常匍匐,上部多分枝。

叶互生,卵状三角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9cm,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锯齿,两面有毛,下面较密;叶柄下有明显的假托叶。

头状花序直径2~2.5cm,排成聚伞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4层,边缘膜质,外层椭圆形;花小,黄色,边缘舌状,先端3浅裂,雌性;中央为管状花,先端5裂,两性。

花期9~11月,果期10~11月。

【生长地】:生于路旁、山坡、原野。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制】:秋、冬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含菊醇(chrysol)、菊酮(chrysanthenone)、α-蒎烯、樟脑、龙脑、樟烯等,尚含野菊花内酯(yejunualactone)、野菊花素A(artoglasin-A)、刺槐甙(acaciin)、蒙花甙(linarin)、菊甙、木犀草素【性味】:性微寒,味苦、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