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6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6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2.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又叫乳状液,如牛奶就是乳浊液。
3.悬浊液和乳浊液合称浊液,它们的特点是不均一、不稳定。
进一步
探究
重点
1.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4.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2.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5.溶液和浊液的区分
3.溶液的特征。
难点
1.溶液的概念和特征。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4.水是最常见的、也是较好的溶剂。日常生活中除水外,常用的溶剂有酒精、汽油、丙酮等。
[思考] 1.果汁能溶于水中,果汁是溶质吗?
[答] 不是。
2.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解了什么物质?它是溶质吗?
[答] 鱼要呼吸,说明水中溶有氧气。氧气是溶质。
二、悬浊液、乳浊液
1.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又叫悬浮液,如泥水就是悬浊液。
2.紫色碘放到盛有酒精的烧杯里,你又能看到什么?
可以看到加入的碘很快溶解,液体变成橙色(或棕色)。
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高锰酸钾能溶解在水中,碘能溶解在酒精中。
1.溶质、溶剂和溶液。
(1)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2)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
(3)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溶液。
激发学习
兴趣


锦城四中集体备课教案备课人陈金涛日
课时数
1
第1课时
主要环节
师生活动(学法指导)
设计意图
修改意见
教学
目标
1.掌握溶液的概念,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2.了解溶液的组成,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3.了解水及其他常见的溶剂。
新课讲授
小结归纳
2.溶液的特征。

关键
实验
教学
媒体
多媒体
实验
准备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教学过程设计
主要环节
师生活动(学法指导)
设计意图
修改意见
引入
新课
一、溶液
[实验] 1.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入水中,你能看到什么?
杯中的液体变为均一透明的紫红色。
[思考] 可以用什么办法使上面实验中的高锰酸钾溶解得快些?
①可以用热水;②加热;③玻璃棒搅拌;④晶体研成粉末等。
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均一是指溶液内部各处性质相同;
(2)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
(3)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故是混合物。
3.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定。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溶质是固体、气体,溶剂是液体;
(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但有水时,不论水的多少,水是溶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