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散打的基本技术有哪些

简述散打的基本技术有哪些

简述散打的基本技术有哪些?
答:散打基本技术包括:一、实战姿势和警戒姿势二、基本手法:拍、挡、截、抄、格、拿三、基本掌法:推掌、砍掌、刺掌、劈掌。

四、基本步法:进步、退步、上步、撤步、闪步、换步、跃步五、基本拳法:直拳、贯拳、抄拳、劈拳、鞭拳六、基本肘法:顶肘、摆肘、格肘、后击肘七、基本腿法:弹腿、蹬腿、侧踹腿、鞭腿、截腿、扫腿八、基本膝法:顶膝、撞膝九、基本摔法;抱腿摔、别摔、勾摔十、基本组合:拳拳组合、腿腿组合、拳腿组合
散打运动的作用是什么
答:(l)健体防身散手是一项体育运动,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发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散手又是一项对抗性体育运动,可以发展人的心智,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

坚持散手训练,可强筋骨、壮体魄。

散手是以双方互相对抗为运动形式,这就要求习者在实践中正确把握进攻的时机,防守要到位,反击要及时,从而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对手和双方临场的变化,提高应变能力,以及提高击打和抗击打的能力,这一切都完全起到了掌握防身自卫和克敌制胜技能的作用。

(2)锻炼品质散手训练,从开始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练习,到条件实战以至全面实战的练习过程中,在每个阶段和每个层次都对人的意志品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考验和锻炼。

初学散手时,要忍受拉韧带的痛苦;攻防练习时,要承受击打和抗击打的皮肉之苦;加量加强度时,要克服疲劳之苦;进行实战时,要克服胆怯、犹豫、紧张、冒失等不良心理反应。

通过长期的散手训练,可以培养习者勇敢、顽强、坚毅,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进而形成成熟、稳健、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3)竞技观赏武术搏击之所以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延续到现在,除与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运动的本身特点有极大关系外,其搏击形成所具备的较高观赏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历史上,擂台比武除霸安良已传为佳话,当今不仅练习散手的多,而且观看散手比赛。

对散手抱有极大热情的观众也日益增多,说明散手比赛不仅刺激、激烈,而且斗智、斗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4)竞技交流中国武术徒手搏击,早在1000多年前就传到日本,当时称“唐手”,后来改称“空手”。

现在,有许多国家的武术爱好者不仅喜爱中国套路武术,而且也喜欢散手运动。

通过与各国选手较技,不仅可以促进国际武艺交流,将中国散手运动推向世界,而且也可以增进各国运动员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国际文化交往。

抱拳礼”的正确做法及含义是什么?
答: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抱拳礼应该是左手掌,右手拳,两手在胸前相合,拳面对准掌心,向前推出,两手大拇指都屈。

含义:五湖四海皆兄弟,万事不可强出头,武术界友谊永存心间。

散打技术训练的原则及要求是什么?(老师的题目是训练方法与具体要求)答:在进行散打训练时除了要遵循系统训练、周期安排、适宜负荷、区别对待、适时恢复等一般的训练学原则和遵循运动训练学的普遍规律外,还要根据项目的自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一)动作规范,以点带面。

散打技法丰富,在实战中更是变化多端。

但是无论多么复杂的动作都离不开良好的基本技术动作。

只有扎实的动作基础,才可能在实战中发挥自如。

散打技击突出表现在对时间和空间的激烈争夺上。

散打的每一个技术运用都离不开对时间表差和距离感的良好把握,通过单个的技术学习可以体会散打中其它技术动作的运用规律。

不仅如此,散打中每一个动作运用决不是孤立的,它往往结合其它技术动作来实施,因此,
通过对单个动作的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其它动作的运用规律,最后对点的学习我们还可以了解散打的确基本战术,在动作的运用离不开一定的战术,因此单个的技术也绝对不时孤立的,通过每一个动作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对散打的基本规律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对其她技术有相应的认识,达到触类旁通的确效果。

(二)双人练习,强调实战。

散打是二人的对抗性性运动,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配合,不断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散打是以克敌制胜为主要目标,无论技术还是战术的运用都应当实战出发,围绕实战进行。

(三)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

在不同的训练阶段、不同的技术训练应有区别。

尤其到了高水平阶段,要把强度和运动量有机结合。

(四)训练手段强调个体化根据不同级别、不同技术风格的选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技术训练围绕技术特点、体能围绕选手机能潜力、心理训练进一步物化、专门的力量训练、专门的准备和恢复措施、早期更高的专项化训练等。

为了提高散打技术,常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有哪些?(把这题和上面那一题结合一下)
答:1、空击练习空击练习是徒手进行的练习。

空击练习是熟练掌握技术动作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

空击练习可不断巩固技术动作的正确的动力定型,不断加强条件反射,空击的形式多样,可单练亦可进行多人练习。

2、点击练习点击练习根据帮助者的信号及时作出动作反应的练习方法,常用的的信号有手势、口令、靶位等。

点击练习可有效提高习练者的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提高实战中的反应能力。

给信号时要注意信号的突然性,信号要清晰,靶位信号要准确。

3、攻防练习攻防练习一般是二人一组,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按照攻防的实战要求进行的练习。

开始可规定只做单招进攻,逐渐过度到连招进攻;战术亦由单一的逐渐过度到组合。

攻防练习可有效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控制和运用能力,培养攻防意识,提高战术意识,并且可以消除和预防初学者的害怕心理,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4、喂招练习喂招练习是由教练或同伴根据一定的攻防要求,结合实战意识,有目的的给练习者喂引动作,或借助手靶、脚靶等辅佐器材,帮助其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由于喂引有一定目的性,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这种练习对学生快速有效的掌握技术动作有很好的作用。

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技术的运用能力,还可培养对战术意识,有效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进攻和防守的动作质量,提高反应速度,建立稳定的条件反射,直至达到自动化,是教学训练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练习形式。

在进行喂引练习时要注意喂引动作的质量,有一定的针对性,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技术特点进行相应的喂引;练习者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同时,要仔细体会,反复揣摩。

5、递靶练习
散打运动的特点(百度)
1.特点
(l)体育性
散手运动从初步研究到试点开展,从经验总结到全国推广,直至成为现代体育竞赛项目,曾经历过许多困难、矛盾和阻力。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散手比赛与人们想象的武术徒手搏击形式截然不同,有人甚至认为散手不是武术,而只是“拳击加腿击”。

因为民间流行的武术搏击,一般都认为是防身自卫,一招致敌;或者象电影、电视、武打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出神人化,风雨不透。

这是武术在许多
形式上给人以神化夸张的错觉而造成的误解。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我们不能让散手在狭窄的拼杀中去生存,应把武术之精华溶人简单易行的运动形式,不仅能自卫还能强身,这样才能有广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于是,原国家体委武术院经过试验、论证后,认为散手的技法是以增强体质,交流技艺,防身自卫,提高技术水平为出发点,从传统武术徒手搏击术中取舍动作,使散手成为体育,即寓技击术于体育之中。

由于决策正确、方法得当,散手运动才得以顺利的开展和推广,从现在的散手运动形式来看,散手与其它运动项目基本相同,属于体育,但又突出地反映出武术的特殊本质——技击性,同时又明显地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技击术,不包含致人于死地的绝招妙计。

散手规则严格规定了不准向对方后脑、颈部、裆部进行攻击,也不允许使用反关节动作及肘、膝的技法,但可以运用武术各种流派的技法。

(2)对抗性
散手运动的内在特点,决定了它以相互对抗的形式来表现,所以,散手的基本形式就是对抗性。

这种对抗,是在双方掌握了散手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经过一段的训练,在没有固定格式的情况下,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较技、较勇、较智,一分上下。

(3)民族性
武术散手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演变发展形成的,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散手不同于拳击,也不同于跆拳道,更不同于用头顶。

肘撞、膝击的泰拳和不能用脚,只能用掉、拌、擒方法的柔道等项目;由于散手设擂比试,又不同于西方国家有揽绳的自由搏击,也不同于日本的空手道、相扑、踢拳道、格斗术,以及法国的忍拳等。

武术散手要求“远踢、近打、贴身摔”,它的民族形式不是凝固的,也不能理解为“过去形式”、“历史形式”或“传统形式”。

民族形式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演进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