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秧技术意见
“秧好半熟稻,壮秧产量高。
”坚持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培育适龄壮秧,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础。
为全面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实现全市水稻亩产再超610公斤的生产目标,现对今年我市育秧技术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苗床培肥,提高苗床质量
1、苗床选择
苗床应选择土壤肥沃、靠近水源、排水方便、便于管理的菜园地或大田作苗床,根据不同育秧方式确定合理的秧本比例,备足苗床面积。
肥床旱育秧:秧本比为1︰15-16,每亩大田备足苗床40平方米以上。
塑盘旱育抛秧:秧本比为1︰30,每亩大田备足434孔塑盘50-55张,每亩大田备足苗床20平方米以上(2×10米)。
机插秧塑料平盘育秧:提倡集中育秧,开展商品化统一供秧,便于机械化播种和秧田管理,节省育秧成本。
要求基地靠近水源,交通方便,便于育秧和秧苗运输,每亩大田备足塑料平盘25-28张,秧本比为1︰80-100。
2、苗床培肥
肥床旱育秧:在冬前培肥的基础上,每40平方米于播前15-20天施优质腐熟的粪肥5-6担,水稻苗床专用肥“保苗壮”2公斤,加“西维因”80克防除地下害虫。
施肥后要均匀拌和,使肥料均匀分布在15厘
米土层内,床土达到“肥、松、平”的要求。
同时备足干松盖籽细土200公斤。
塑盘旱育抛秧:播种前15-20天,每20平方米施优质腐熟的粪肥2担加水稻苗床专用肥“保苗壮”1公斤。
施肥后要使土、肥均匀拌和,做好秧板,理好水系。
同时,每亩大田备盘孔土100公斤,盘土达到肥、细、干、净(杂草种子少)。
机插秧床土培肥:①床土选择。
选择细、松、肥、无草籽、无除草剂残留的旱地土或菜园土。
②床土用量。
每亩大田备营养干细土100公斤,另备未培肥过筛细土25公斤作盖籽土。
③床土加工。
选择晴好天气将土晒干,结合培肥人工敲碎,在水分适宜时(含水率10-15%,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加工盘土。
用孔径6×6毫米的铅丝筛过筛,要求细土粒径小于5毫米,其中2-4毫米粒径的比例达60%以上。
④床土培肥。
一是土壤疏松肥沃且施过有机肥的菜园土,一般不需培肥,过筛后可直接用作盘土。
二是冬季培肥。
对其它适宜土壤,提倡在冬季进行取土。
取土前先对取土田施肥,每亩匀施腐熟人畜粪20-25担(禁用草木灰),加水稻专用复合肥50 公斤左右,施后连续旋耕2-3遍,然后将表层土取回堆制,并用农膜覆盖,让土、肥充分融合。
三是壮秧营养剂培肥。
冬季没有进行培肥的,提倡应用机插育秧专用壮秧营养剂培肥。
一般可用育苗伴侣培肥,每100公斤细土拌“育苗伴侣”600克,于播种前30天左右施用。
四是提倡基质育秧。
基质育秧具有出苗速度快、根系发达、秧苗素质好的优点,便于机械化播种,可有效解决集中育秧取土难、培肥花工量大的矛盾。
建议集中育秧基地进行试验、示范,筛选效果好、
价格适宜的育秧基质。
3.苗床制作
肥床旱育秧:按照苗床畦面宽140-150厘米,沟深20厘米,沟宽20-30厘米的标准制作苗床,同时将床土敲碎整平,为了达到雨止田干,做到内外三沟配套,外围沟宽30厘米、深50厘米。
塑盘旱育抛秧:按照秧板宽150厘米,可放两排秧盘,沟深20厘米,沟宽20-30厘米的标准制作,秧板要求达到“平、光、直”,板面无杂物、无脚印塘、沟直、沟清。
机插秧育秧:一般要求秧板净宽140—150厘米,竖沟宽25厘米、深15厘米,围沟宽30厘米、深25厘米,于播种前10—15天放样开沟,经浅层灭茬、削平板面、拾净残渣、干整水平后,做成通气沉实秧田备用,播种前3天要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并充分拍实,要求板面“实、光、平、直”。
二、合理选择良种,做好种子处理
1、选择优质良种。
今年我市水稻主导品种为武运粳24、镇稻11、南粳44、南粳5055;各镇要根据本地稻作方式,选择与稻作方式相适宜的优质良种,每亩备足种子3.5—4.5公斤,要结合良种补贴及项目实施,实行统一供种,坚持做到一方一品、力争一村一品,便于管理和技术指导。
2、坚持药剂浸种。
播前选晴好天气晒种1-2天,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播种前用10%吡虫啉10克加16%咪鲜·杀螟单20克或17%菌虫清(杀螟·乙蒜素)15克兑水4-5公斤,搅拌均匀后浸种4-5公斤。
浸种时间为48小时以上。
可有效防止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的发生危害,浸种后不需淘洗,直接催芽至破胸露白即可播种。
如大面积集中育秧,种子量较大时,浸后捞出后要摊开,防止堆闷发热稻芽过长。
三、坚持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1、合理确定播期。
针对我市播种迟、移栽迟导致产量潜力低的存在问题,今年在播种期上要坚持适期早播,根据腾茬时间和秧龄合理确定播种期。
一般肥床旱育秧适宜播期为5月5—10日,塑盘旱育抛秧适宜播期为5月10—20日。
机插秧适宜播期一般为5月18—25日,前茬为大麦或油菜的播种期可适当提前10—15天。
2、提高播种质量。
肥床旱育秧:每亩用种 3.5-4公斤,播种前分两次浇足底水,经播种、压种、盖土后,每亩苗床地用36%丁·噁乳油120-150毫升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化除杂草,最后覆膜盖草。
塑盘旱育抛秧:每亩用种量为3.0-3.5公斤,播种前苗床分两次浇足水分后贴紧塑盘。
落谷要充分均匀,按盘称种,每盘播芽谷60克左右,每孔3-4粒。
压种入土后覆膜盖草。
机插秧塑料平盘育秧:一是紧贴秧盘。
要求盘与板面横向垂直,两盘并排对放,盘边与沟边相距10cm,盘间紧密结合。
二是匀铺底土。
铺盘土时要求均匀一致,一般厚度2~2.5cm。
盘外边用土壅实。
三是浇足底水。
用喷壶洒水让盘土吸足水分。
四是均匀播种。
浸种催芽后均匀播种,每盘播干籽110-120g(湿种150g左右)。
为确保播种均匀,要按盘称种,分段播种,分次细播,力求均匀。
五是盖土覆膜。
压种后盖土,土
厚0.3cm,盖土厚度以看不见种子为宜。
然后覆膜盖草。
盖草时要确保1/3的床面透到光线。
六是清沟理墒。
覆膜盖草后要及时清沟理墒,做好平水缺。
四、加强苗床管理,培育标准壮苗
塑盘旱育抛秧和肥床旱育秧:一是及时揭膜:从播种到揭膜时间以5天为宜。
最迟不超过7天,避免恶苗病的浸染,揭膜时间一般掌握在晴天傍晚进行。
二是水浆管理:揭膜后及时补浇一次足水,3叶期前保持床土湿润,3叶后严格控水,看苗浇水,坚持旱育旱管,以提高秧苗的耐旱能力。
当晴天中午秧苗卷叶时,要在当天傍晚及时补水;若遇大雨要及时排水降渍,达到控上促下,培育出根系发达、矮壮老健的秧苗。
三是施好苗肥:一般于一叶一心期施断奶肥,亩用尿素5-8公斤,3叶期施好苗肥,亩用尿素7.5公斤,移栽前3-4天看苗施好送嫁肥,亩用尿素5公斤左右。
四是防病治虫:重点把握灰飞虱的全程防治,控制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同时做好兼治一代螟虫、稻蓟马等病虫害。
机插秧育秧:一是高温高湿促齐苗。
播后需经一段高温高湿,才能出苗整齐,因此,要采取增温保湿措施,确保安全齐苗。
同时,要开好平水缺,避免降雨淹没秧床,造成闷种烂芽。
二是及时揭膜。
齐苗后(一般播后5天)及时揭膜,并灌平沟水,以弥补盘内水分不足。
揭膜原则: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
三是水浆管理。
揭膜前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缺水补水;揭膜至2叶期建立平沟水,坚持湿润灌溉,保持盘土含水又透气,以利秧苗盘根;2-3叶期坚持旱育旱管,一般秧苗不卷叶不补水,当晴天中午秧苗卷叶时于傍晚进行补水。
移栽前3-4天控水练苗,促使秧苗盘根,以利于机插。
四是看苗施肥。
使用营养剂培肥的秧苗,一般不需施断奶肥,但秧苗在一叶一心期叶色较淡时,可每亩施用尿素4-5公斤,于傍晚秧苗叶尖吐水时建立薄水层后均匀撒施或兑水1000公斤浇施。
五是防病治虫。
按照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及时做好稻蓟马、灰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