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程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程

【农科课堂】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程为了规范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按照省农业厅关于《湖南省水稻集中育秧操作规程》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品种选择根据我市生产实际和农民意愿,选用和推广高产、优质、熟期适中的主导品种,并直接到实力雄厚、信誉好的种子代理商以优惠价格购买种子。

水稻集中育秧要实行一片一种,一个集中育秧点一个品种,以避免品种混杂。

推荐早稻选用常规稻品种湘早籼45号、株两优611、陵两优211、T优705、T优167等;晚稻选用岳优9113、丰源优299、岳优360、盛泰优9712、五优308等。

二、播种期早稻播种时间控制在3月20日左右,晚稻播种时间控制在6月20日左右。

具体播种时间应根据不同品种生育期和安全齐穗时间(9月10日)而定。

三、播种准备(一)软盘地膜。

每亩大田用308孔盘80-90片,地膜用标准的0.25毫米厚的优质地膜。

(二)竹拱准备。

每亩大田准备小竹拱25根左右,一般长度2.2-2.4米。

(三)秧田准备1、秧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基础条件较好,排灌方便,运输便利,肥力中等的稻田,秧田按软盘秧田与大田1:20、机插育秧田按1:80、湿润洗插秧按1:8的比例准备好秧田。

2、秧田翻耕。

秧田翻耕整平分两次作业。

第一次在2月底或3月5日前,有条件的地方可在老历年前进行第一次翻耕(俗称烤冬坯)。

第一次只翻耕不整平,主要目的是改良土壤,让杂草充分腐熟,减少稻田的有毒物质污染,尽可能减少对出苗的影响。

第二次翻耕整平在播种前3-5天,结合翻耕整平,每亩秧田用40%的复合肥30公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施用腐熟的人畜粪等有机肥2000-2500公斤)。

3、秧厢规格。

按1.5米宽做厢,厢面用木板整平待摆盘播种。

同时开好“三沟”,即厢沟(宽0.3米,深0.15米),腰沟(深0.2米左右),一亩秧田至少要开一条“十”字型腰沟,围沟(深0.2-0.25米)。

4、施用壮秧剂。

软盘抛秧,将壮秧剂与一定量的过筛细土充分拌匀后分成两等份,一份均匀撒在秧田表面,摆放软盘;另一份均匀撒施在软盘内,然后再加入适量过筛细土或糊泥,沉实后播种。

盘育机插秧,直接采取专用育秧基质育秧,或每亩用“五增”牌壮秧剂一包与营养土拌匀,作为机插秧秧盘底土。

湿润洗插秧,将壮秧剂拌土均匀撒施在秧田表层,再耙入2厘米土层内,厢面用木板整平后播种,泥浆塌谷。

禁用拌有壮秧剂的细土直接盖种、拌种或与种子混播。

四、浸种催芽(一)种子准备。

浸种前3-5天选晴天晒种3-4小时,最好用彩条布或竹垫晒种,不要在水泥地上曝晒。

杂交组合前一天应敞开包装透气。

浸种前,应将浮于水面的秕谷,病粒谷去掉,不参与浸种催芽,以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二)用种量。

早稻常规种子用种量每亩5-6公斤,杂交种子用种量每亩2.5公斤。

晚稻常规种子每亩3.5公斤左右,杂交种子2公斤。

(三)种子消毒。

浸种时一定要采用“强氯精”或“米鲜胺”进行种子消毒。

早稻常规种子先浸10-12小时,沥干后再用“强氯精”浸种消毒10-12小时,然后洗尽药液催芽。

杂交种子先浸6-8小时,沥干后再用“强氯精”浸种消毒8-10小时,然后洗尽药液催芽。

晚稻种子消毒时间6-8小时。

(四)浸种时间。

早稻常规种子不超过60小时,杂交种子不超过30小时,并且间歇浸种。

视气温而定浸种时间长短,种子催芽前,必须吸足水份,浸到以种谷半透明为宜。

(五)种子催芽。

催芽就是控制一定的温度、水分,使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提早发芽的一种措施。

水稻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7℃~38℃, 而早稻催芽一般都在气温很低的春季, 必须采取一定的保温方法进行催芽。

早稻破胸阶段所需的适宜温度不要超过38℃, 催芽以26℃~28℃保温催芽较好,这是因为杂交稻种子的耐热性较差,一定要掌握好温度。

早稻催芽的方法很多,有温水催芽、蒸气(温室)催芽、温床催芽和地坑催芽等。

催芽的过程一般可划分为露白前、露白到齐根、齐根到齐芽、齐芽后炼苗等几个连续的阶段。

催芽时应掌握好“高温破胸、适温催根、保湿催芽和摊凉炼芽”的原则:1、温水快速催芽法。

选避风保温的地方, 铺一层24~30厘米厚稻草,将事先准备好的水缸放在上面, 向缸内倒入40℃左右的温水(含强氯精液), 把沥干的种子放入温水中, 边倒边搅拌, 使之受热均匀, 并控制水温在38℃左右, 然后用薄膜封缸口加稻草堆紧保温。

5~6小时后取出种子, 稍沥水, 用稻草盖好让其带温露种18~19小时。

经第一次露种后,一般有5%~10%的种子开始露白。

再用上述方法进行第二次浸种,但浸种水温应降至35℃~36℃, 浸种时间应缩减为2~3小时, 露种时间延长到21~22小时。

经第二次露种后,破胸率可达85%左右。

再用上述方法进行第三次浸种,水温保持32℃~33℃, 浸种1~1.5小时, 露种到齐胸为止。

破胸后,用35℃温水淋洗沥干, 趁热上堆, 保温催芽。

这种催芽技术,安全保险,发芽率高。

应该注意的是: 盛具、缸、覆盖稻草都必须清洗,除尽其他谷粒。

2、多起多落浸种催芽法。

用编织袋(又称蛇皮袋)将种子装好, 放在35℃~36℃的温水中浸种4小时, 起水后趁热用薄膜将种子袋包扎好,进行保温保湿催芽。

隔7~8小时,再放到35℃的温水中浸2~3分钟, 取出沥干继续催芽, 如此反复进行, 直到破胸为止。

用这种方法,从浸种到开始破胸,只需18小时, 48~52小时破胸基本结束。

这种催芽方法比常规方法有所提高。

3、温室蒸汽催芽法。

温室蒸汽催芽是利用温室蒸汽控制温度和水份,以满足种子发芽时的需要。

温室催芽发芽快,发芽率高、出芽整齐,适宜于大批量或集体催芽。

催芽用的温室,应保温严密,力求升温快。

室内搭架盛放发芽盘或箩筐等。

浸好的种子进温室前3~4小时开始烧火,预热温室。

种子摊放不宜太厚,约10~12厘米。

应注意, 要严格控制室内和种子温度, 保持在35℃~36℃, 过高容易烧种。

种子要定期翻动,当水分不足时,可边洒水边翻动,以满足种子对水分的要求,防止因缺水而导致根长芽短现象的出现。

另外,应注意将煤烟等有毒物质引向室外。

温室再度使用时,应用药剂消毒。

4、煤灰催芽法。

将浸好的种子先用温水掏种以提高种子温度, 然后与过筛后除去杂质的煤灰拌匀催芽。

煤灰先用开水淋湿至手捏成团,指缝稍有水出为好,趁热与种谷拌和成堆,外加覆盖物,每30千克煤灰可伴种50千克。

气温过低时,可用大茶壶或瓦罐装上开水,周围包上稻草,埋在谷堆中央增温,经约24小时,即可长出根芽, 此时进行翻堆并取出水壶, 以后再翻动1~2次即可。

这种催芽方法比较稳妥,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是种子量较少时的一种很好的催芽方法。

晚稻采取多浸多露方法浸种催芽,浸种浓度为10%优质吡虫啉300-500倍液,浸种12小时;拌种:将催芽至露白的种子沥干水后,倒入塑料袋或薄膜上,每2公斤种子用高巧10毫升兑水20毫升混合药液与谷种混合,轻轻翻动2~3分钟,使粒均匀着药,之后摊开至于通风阴凉处,晾干6~12小时或过夜即可播种。

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五、精量播种(一)摆盘。

软盘育秧的秧厢必须在播种前3天做好,厢面要做得“平、净、融”,晒1-2天后摆盘。

横摆2个软盘,秧厢两边每边留15厘米以上压膜距离,尽量把软盘摆平压实,防止吊气死苗。

在播前1-2天将准备好的拌有壮秧剂的营养土撒入盘孔底部,用扫帚扫入孔内,也可用厢沟泥制作的营养泥填入软盘,用扫帚扫平,保证每孔至少有3/4以上的泥土,但不能超出盘面,以防串根。

软盘内泥土不能太稀,过稀时应延至次日播种。

采用盘育机插秧的,在育秧盘上铺放2-2.5厘米厚的营养泥浆澄实后直接播种,或采取专用育秧基质育秧。

(二)精量播种。

催好芽,待芽谷摊凉后即可播种。

根据亩用种量和软盘多少确定每厢的播种量,分厢过称,均匀播种。

播种后用扫帚把盘面上的芽谷扫入盘孔并实行泥浆轻踏谷。

(三)播后盖膜。

厢面打扫踏谷后,用敌克松20克兑水15公斤均匀喷雾到厢面,早稻实行竹拱地膜覆盖。

盖膜后,四周用泥土盖严压实以防被风吹开,实行保温育秧。

六、秧田管理(一)早稻秧田管理1、肥水管理。

芽期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烈日跑马水,保持秧板土壤湿润和供氧充足。

如出现霜冻、大风、暴雨等特殊天气,应暂时灌水护芽,风雨过后再排干水。

如遇寒潮低温,则应灌深水护苗,低温过后逐步排浅水层,以免造成秧苗生理失水,导致青枯死苗。

3叶期以后到移栽,采用浅水灌溉。

带土秧仍要保持土壤湿润,不留水层,以水控苗,防止徒长。

2叶1心时每亩施用尿素2公斤作为断奶肥。

抛栽前3-5天每亩追施尿素2.5-3公斤作“送嫁肥”(尿素施用只能先撒尿素再浇水,切不能直接浇尿素水,否则极容易造成死苗)。

2、出苗前管理。

保持秧田厢沟畅通,厢面湿润不积水。

随时检查盖膜情况,发现地膜被风或其他情况掀开,应及时盖好,若遇无风高温晴天,在上午十点左右应揭膜两端通风,防高温煮芽。

扶针现青后,如膜内温度高于30℃时,应揭开膜的两头通风降温。

3、出苗后管理。

当秧苗一叶一心后,晴天中午秧厢两头注意揭膜通风,傍晚时则盖好。

1叶1心时开始炼苗,保持土壤干爽以促根生长,膜内温度保持20-25℃为宜,不得超过35℃。

秧厢过长,温度太高除了两头揭膜外,中间也要间隔揭膜,以防烧伤秧苗,以后逐步增加炼苗时间。

育秧期间,如果秧苗出现绵腐病等病害时要用敌克松(500倍液)或硫酸铜杀菌消毒。

4、炼苗揭膜。

经过充分炼苗后秧龄在2.1-3叶时揭膜。

揭膜时间最好选晴天下午厢沟内灌水揭膜,以防青枯死苗。

揭膜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或极端低温恶劣天气要继续盖膜。

(二)晚稻秧田管理晚稻育秧期间气温高,雨水多,秧苗生长快,塑盘育秧秧龄不能太长,秧苗不能太高。

否则,秧苗串根、黄化,抛秧后倒秧多,立苗慢。

所以,必须实行“三控”,使秧苗矮化粗壮。

一是水控:采用湿润秧床,以糊泥配肥做营养土的,播种后3天左右,畦沟里保持半沟水;采用旱床,以干细土配肥做营养土的,播种时浇透水。

不论哪种育秧方式,秧苗长到一叶一心后都要进行旱育,只要秧盘孔穴内泥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萎蔫,沟内就不灌水,畦面也不浇水,控制秧苗生长。

二是肥控:控制秧田氮肥用量。

软盘育秧,秧田在施足基肥情况下,氮肥用量比早稻减少50%,主要减少营养土和秧床的氮素化肥用量。

三是化控:用壮秧剂育秧,或用烯效唑浸种,多效唑喷施控苗。

秧龄25天左右的进行化控。

七、及时抛栽早稻当秧苗达到3.5-4叶时就可整平大田进行抛栽或摆栽,一般早稻秧龄控制在28天以内,晚稻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机插秧早稻控制在20天以内晚稻控制在18天以内苗高不超过17厘米。

抛栽前3-5天每亩追施尿素2.5-3公斤或腐熟的人畜粪水。

晚稻抛栽前3-5天结合追肥,喷施一次长效农药(1.8%阿维+三唑磷),做到带药带肥下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