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惠州市第八中学教师招聘考试

2011年惠州市第八中学教师招聘考试

2011年惠州市第八中学教师招聘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单项选择20小题,双项选择10小题,合计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右图中,虚线ACB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

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对于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D )①该图表示北半球②该图表示南半球③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④BC是晨昏线中的晨线部分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如果C处某天文爱好者于7月6日18时观测到正北地平线上45°处有一恒星,当他第二天再次于同一方位观测到这颗恒星时,当地的地方时间是( C )A.18时B.18时3分56秒C.17时56分4秒D.18时56分4秒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形态,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3-4题3、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D )4、波浪型烟流出现的时间多在(D )A.晴朗的夜间B.日出前后C.多云的夜晚D.晴朗的白天下图表示“500百帕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框外数字表示经纬度。

据此回答5-7题5、与M 点同高度的地点相比较,N 点气压 (B ) A.较高 B.较低 C.相等 D.不确定6、与N 点对应的地表点相比较,M 点对应的地表点气压较低的原因是( C ) A.地表冷 B.地表热 C.地势高 D.气流上升7、图中P 点的风向可能是 ( D ) A.东风 B.南风 C.西风 D.北风 右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W ~60°E 。

读图完成8-10题8.⑥板块是(D )A .亚欧板块B .太平洋板块C .南极洲板块D .美洲板块9.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A )A .喜马拉雅山B .安第斯山C .落基山D .阿尔卑斯山 10.主要位于①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A ) A .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 .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C .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D .东海岸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右图为A 城市区域图,A 城市性质定位为以机电、轻纺、食品工业为主的H 市的卫星城。

读图回答11-12题11.在城市化的过程中,A 城市的作用可能是(C )A .限制大城市郊区化的进程B .增加H 市区人口密度C .吸引H 市市区相关产业向卫星城转移D .扩展H 市市区的功能12.如图所示,H 市的空间拓展最可能(A )A .沿交通线延伸B .沿河流延伸C .沿地形延伸 D读右图,回答13-15题13.若a 、b 、c 水平最高的是(A )A .①B .②C .③D .④14.如果a 、b 、c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5.若a 、b 、c A .制鞋厂 B .汽车厂 C .炼铝厂 D .制糖厂读世界四条著名河流入海口示意图,回答16-17题16.四条河流流域中,盛产棉花的是(C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图①三角洲,夏季有台风带来的充沛水量,易发生洪涝灾害B .由于修建水库、大坝引起严重的土壤盐碱化的是图②河流三角洲C .图③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D .图④区域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18—19题。

18.E 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D )A .地形B .降水C .大气环流D .洋流19.F 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 A .陆地的纬度分布B .降水条件C .地形D .洋流acb32412008年3月17日消息透露,宝钢兼并韶钢和广钢后,将在湛江投入大约600亿建设1000万吨级以上的钢铁基地。

回答20题。

20.有关湛江钢铁基地建设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B)①有利于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②可以降低我国钢材价格③促进跨地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削弱钢铁企业竞争力,④可以带动粤西经济发展⑤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城市钢厂环保搬迁,优化产业布局,⑥可以解决广东钢材短缺状况⑦促进湛江城市、港口快速发展A.①③⑤⑥ B.①④⑤⑦ C.①②⑤⑦ D.①②④⑥(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007年4月以来,太湖流域部分水域大规模暴发蓝藻,无锡市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受到严重影响。

据此回答21~22题。

21.太湖蓝藻暴发的因素是(AB)①降水少,太湖水位偏低②大量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污水排放③太湖流域面积狭小④高气压控制A.①B.②C.③D.④22.太湖蓝藻暴发说明(AD)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②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仅仅发生在水圈范围之内③水体环境是最脆弱的,最容易被破坏④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推动着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A.①B.②C.③D.④读表1,回答第23~24题。

表1: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及变化2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所占比重下降的是(AB)A.种植业B.林业C.牧业D.渔业24.造成三个地带农业部门差异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AC )A .气候B .水源C .地形D .土壤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比例尺1:200000),其中虚线a 、b 分别为两个不同季节的地表水位,完成25~26题。

25.图中a 、b 水位差可能是(AB)A .0.6mB .0.9mC .1.2mD .1.4m26.春季时a 、b 等值线之间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CD) A .洪涝灾害 B .水土流失 C .土壤盐碱化 D .沙尘暴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

我国上海没有油田煤矿,但有2亿平方米屋顶,越是能源紧张,越是不能辜负屋顶上这片免费阳光。

据此回答27~28题。

25.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高于德国和日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 .地势高,空气稀薄B .气候相对干燥,太阳有效辐射强C .地面裸露,比热容小D .纬度偏低,晴日多26.目前上海市正在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原因是(AD )A .酸雨危害严重、常规能源短缺B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图13),回答29~30题29.图中字母F 、H 代表的含义是(BC ) A .F 表示资源开发 B .F 表示产业活动C .H 表示废物排放D .H 表示产品消费30.E 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AD )A .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B .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C .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D .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图132011年惠州市第八中学教师招聘考试地理答题卷一、选择题答题卡(共70)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二、综合题(共6 小题,共80分) 31、右图为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曲线P 表示一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和临海20℃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

请补充描绘陆地上此等温线线,并说明理由。

(4分) (2)简述阴影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为减缓其影响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 (3)图示国家所在商业和贸易中心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区位因素是什么?※※※※※※※※※※※※※※※线※※※※※※※※※※※※※※※※※※※※※※封※※※※※※※※※※※※※密※※※※※※※※※※※姓名: 准考证号: 座位号:。

(6分)(4)A地区是该国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4分)32、读某地旅游资源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1)图中可以开发利用的人文旅游资源有。

(2分)(2)为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准备修建公路,图中A、B两条路各有利弊,其主要表现在:AB 。

(4分)(3)请你根据图中相关信息,对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简要的评价。

(8分)优势;不足。

(4)当地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可能会对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6分)33、图是长江流域局部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和铁路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所表示的城市中,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名称是,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名称自西向东依次是、。

(2)c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该城市有利于商品流通的交通条件具体表现为:(3)从下列四个方面简述图中108°E以西地区的发展宜采取的重大举措。

①资源。

②农业。

③基础设施:。

④生态环境:。

34.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20分)资料:见图24—25。

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__ ______。

(4分)(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___ _ ____。

(4分)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

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6分)(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