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期末考试样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多系品种2、选择差3、实生选种4、杂种优势5、异源多倍体6、外植体二、填空题(共35分)1、在某番茄品种育种目标制定时,要求番茄红素含量达到一定的大小,该目标属于品质育种目标中2、由于园艺植物利用方式及人们对产品嗜好,葡萄品种选育包括鲜食、制干、制汁、酿造、制罐等,体3、从开花授粉习性来看,在遗传上纯合程度高、不携带致死或半致死基因,因而不发生近交或自交衰退4、1951年,日本果树试验场从国光和元帅的596株杂种中选出一个优株,经过多次嫁接繁殖后获得了5、部分无性繁殖园艺植物除可采用常见的有性杂交方式选育新品种外,由于较经常发生体细胞突变,因(2分)(1分)10、丹麦植物育种家W.Johanssen提出的“纯系学说”说明针对群体选择是否有效取决于群体内是否具择强度的加强。
(1分)12、苹果品种旭产生两个短枝芽变类型本迪旭和威赛旭在杂交育种中均可将短枝性状传递到后代,推测其分)14、用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是一种快速(20-60 分钟)而准确的花粉活力检测方法,具有正15、在杂交过程中,需要进行花器官的去雄处理,为避免不同来源的花粉相互污染,在实际工作中,用具17、远缘杂交育种中完成了授粉受精过程,但受精后的胚珠在植株体内无法正常生长发育而无法得到正常(1分)19、在自交系的选育过程中,通过轮回选择的方式可以在保证自交系性状优良的同时进行配合力大小的鉴分)种。
(1分)23、同基因型花粉管在花柱中的伸长速度比异基因型花粉管在花柱中伸长速度慢的系统称24、目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在甘蓝上发现的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核不育已经在甘蓝杂种一代的利用分)25、植物杂交中,往往存在正交和反交的差异。
从遗传角度分析,正交和反交之间主要的区别在27、根据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或乙型两用系的特点,在进行F1代种子生产时,母本行植株栽培密度较父28、甘蓝优良的自交不亲和单株的标准通常要求花期自交亲和指数小于1,而蕾期自交亲和指数大32、通过人工手段将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通过物理或生物的手段导入园艺植物细胞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称33、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当具备新颖性,指经育种者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该品种繁殖材料未超三、判断题(正确记“√”,错误记“×”。
共12题,1分/题,共12分)1、自由授粉园艺植物连续自交容易出现较严重的自交衰退现象。
()2、自花授粉植物单株选择在开花时无须采取人工隔离措施。
()3、甘蓝起源于地中海沿岸。
()4、针对质量性状的选择一般可在早期世代进行。
()5、混合-单株选择法一般适合株型较小的自花授粉园艺植物。
()6、传统回交育种中,如目标性状受隐性基因控制时,育种世代将变长。
()7、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固定杂种优势。
()8、自交不亲和系表现为蕾期和花期自交都不亲和。
()9、为了提高诱变育种的效果,可以应用不同理化诱变因素的复合处理。
()10、所有异源多倍体开花结果均正常。
()11、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花药花粉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但是利用胚珠培养不能产生单倍体。
()12、分子标记是遗传标记的一种形式。
()四、问答题(21分)1、简述园艺植物引种的具体程序?(6分)2、比较常规杂交育种与优势杂交育种的异同点。
(6分)3、简述多倍体的主要特点及鉴定方法。
(5分)4、基因工程在园艺植物育种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4分)五、育种计划及设计(14分)1、某甘蓝育种家有如下资源。
A: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该材料不育性状表现优良,败育彻底;B:甘蓝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自交不亲和材料,抗性属免疫级。
(1)如何获得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的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选育过程中将遇到何障碍?(5分)(2)育种实践中可以采取哪些方式繁殖甘蓝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自交不亲和材料?(3分)2、某辣椒育种家有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核不育系(aa),其它优质辣椒育种材料。
(3)简述生产F1杂种种子的基本方法。
(4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多系品种:由若干个农艺性状表现基本一致而抗性基因多样化的相似品系所组成的混合体。
2、选择差: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平均值与原始群体平均值产生的离差。
3、实生选种:针对实生繁殖的群体为改进其经济性状、提高品质而进行的选择育种称为实生选择育种,简称为实生选种。
4、杂种优势:杂交种品种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优于双亲或某一亲本的现象叫杂种优势。
5、异源多倍体:来自不同种、属的染色体组构成的多倍体叫异源多倍体。
6、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中作为离体培养材料的器官或组织。
二、填空题(每空1分)1、加工品质2、多样性3、自花授粉植物4、营养系品种5、芽变选种6、配制杂交种7、瓦维洛夫、中国8、就地保存9、日照变短10、可遗传的变异11、压低入选率12、LⅡ13、减少14、红色15、75%酒精16、遗传力强(质量性状)17、胚胎抢救18、超亲优势19、纯合20、先纯后杂21、常规育种(重组育种)22、赤霉素23、迟配系24、50% 25、细胞质差异26、100% 27、去除50%可育植株28、5 29、化学诱变育种30、单倍体31、茎尖培养32、基因工程33、1年34、生产用种三、判断题(每题1分)1、×2、√3、√4、√5、√6、√7、√8、×9、√10、×11、×12、√四、问答题1、(1)可行性分析(2.5分)①、定影响适应性的主导生态因子②、调查引入材料的分布范围③、分析引种方向与中心产区之间的关系④、参考适应性相近似的种类和品种在本地区的表现⑤、借鉴前人引种实践的经验教训。
(2)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编号登记(0.5分)对植物性状、经济性状、原产地生态特点等进行详细记载说明,避免混淆。
(3)、引种材料的检疫和隔离种植(1分)(4)、引种试验(1.5分)用当地有代表性的优良品种为对照,对引入材料进行系统的比较以确定其优劣和适应性。
①少量试引观察②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
(5)、栽培性试验和推广(0.5分)2、(1)相同点:重组育种和优势育种也都需收集大量的种质资源,同时还要选配亲本,进行有性杂交,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申请品种审定。
(1.5分)(2)不同点:(3分)①以理论上看:重组育种利用的是加性效应,是植物可以固定遗传的部分,杂交的遗产学基础是基因重组;优势育种利用的主要是显性效应,是植物不能固定遗传的部分,利用的是杂种优势。
②从育种程序看:重组育种是先杂后纯,即先杂交,然后自交分离选择,最后得到基因型纯合的定型品种。
优势育种是先纯后杂,即首先选育自交系,经过配合力分析和选择,最后选育出优良的基因型杂合的F1品种或组合。
③在种子生产上:重组育种比较简单,每年从生产田或种子田内植株上收获种子,即可供下一年生产播种用。
优势育种选育的杂种一代不能在生产田留种,每年必须专设亲本繁殖区和生产用种繁殖区。
(3)育种途径的选择依据(1.5分)当一般配合力高而特殊配合力低时,适宜采取重组育种,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高时适宜采用优势育种;当一般配合力低而特殊配合力较高时宜采用优势育种,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低时,这样的组合就应该淘汰。
3、(1)、多倍体特点主要表现为器官巨大性、营养成分含量高以及可孕性偏低、抗性强等。
(2分)(2)、鉴定方法(3分)A、形态比较;B、气孔坚定;C、花粉粒比较及育性鉴定;D、顶端组织发生层细胞大小比较;E、小孢子细胞分裂异常行为鉴定;F、染色体计数4、(1)改良品质(2)提高抗虫能力(3)改善抗逆性(4)选育抗除草剂品种(5)延缓果实成熟(6)提高光合作用和固氮效率(7)创制雄性不育材料(8)改变花色、花形、花香等五、材料分析题1、(1)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以及杂种不稔性等障碍。
解决措施如采用桥梁种,胚胎抢救、染色体加倍以及回交等措施。
(5分)(2)①蕾期人工剥蕾自交留种是主要形式(1.5分)②其它形式:3-5%食盐水可克服和减轻甘蓝自交不亲和性;钢丝刷授粉;电助授粉和提高授粉室CO2浓度;育种完成后大量繁殖双亲原原种,低温干燥贮藏数年使用;应用无性繁殖法增殖亲本自交系。
(1.5分)2、(1)、Aa(1分)(2)、恢复基因(1分)(3)、所谓“两用系”就是同一系统既作不育系,又作保持系用。
(4分)①、不育系、保持系的繁殖:繁殖两用系的隔离区播种的是上一代两用系繁殖区内不育株上收获的种子。
从不育株上收获的种子播种后,群体内能育株和不育株约成l:1分离。
因此,每代只播种不育株上的种子,就能稳定1:1的分离,故可作为两用系用。
②、利用两用系制种时按照一定的行比例栽植两用系和父本系,但两用系的株距应缩小,使栽植的株数约增加一倍,在初花期拔除两用系的能育株,以后从剩下的不育株上收获的种子就是一代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