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疏浚工程施工方案

疏浚工程施工方案

海尾一级渔港配套及续建工程疏浚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编制日期:________________、工程名称海尾一级渔港续建及配套设施水域疏浚工程二、工程规模本工程港池、航道挖泥工程量为 447166m,共分二个区域展开施工, 采用2艘8用抓斗式挖泥船分层开挖,2艘1000用自航泥驳全天候进行 挖泥施工,开挖-3.0米区域;3艘勾机船,配合5艘20用小型泥驳,开 挖-1.5m 区域,同时进行陆域回填。

整个工程计划 150个工作日完成。

三、工程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海尾村,属海南省的西海 岸。

1、自然条件1.1地形地貌特征海尾渔港位于昌江县石禄镇北面,面临北部湾,属于海成沙堤及海 滩堆积小平原地貌,有海积平原交替过渡地带,构成长袋装,地势低平, 开阔,坡度约为2〜6度,向西北向为倾斜,海岸线平直。

港口两侧礁石 林立,外海100〜200m 处有浅水珊瑚礁盘1.2设计水位(当地理论最低潮面)极端高水位3.53m 设计高水位2.74m 设计低水位0.52m 极端低水位 -0.33m 1.3工程地质第(1)层 粉砂:灰色、青灰色、灰黑色,砂粒矿物成分为石英,次棱角状,含珊瑚、贝壳碎屑、淤泥和少许有机质,含粘粒3〜10%松散,饱和。

层厚0.40〜3.50m ,层底标高-5.67〜2.49m第一章工程概况(五十年一遇高水位) (高潮累积频率10% (低潮累积频率90%第(2)层珊瑚碎屑土:灰色、青灰色、灰白色,珊瑚块排列混乱,块茎大小不一,一般3〜10cm大者达50cm质地硬、脆;含粉细砂、淤泥、贝壳碎片和少量有机质,松散〜稍密,饱和。

层顶埋深0.00〜4.00m, 层厚1.30〜8.20m,层底标高-0.78〜-8.82m。

第(3)层砂质粘性土:灰黄色、黄褐色、灰绿色、灰褐色,为花岗岩残积土,可塑〜硬塑,原岩结构、构造已全部破坏,大多风化成粘土矿物,残留棱角状砂粒,角砾,稍湿。

层顶埋深 6.20〜8.70m,层厚1.10 〜2.06m,层底标咼-7.10 〜-9.97m。

第(4)层全风化花岗岩:灰黄色、黄方褐色、灰褐色、褐黄色,长石、石英、粘土矿物成分,原岩结构形态依然存在,手捏易碎,岩芯呈砂土、角砾状,含碎石。

层顶埋深5.60〜10.70m,层厚0.55〜3.10m, 层底标咼-7.17〜-11.17m。

第(5)层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黄褐色、棕褐色、长石、石英、黑云母矿物成分,原岩结构构造清晰可见,岩石软,手折易断,岩芯呈角砾、碎石、碎块状,裂隙极发育,岩石极易破碎,RQD=0岩石质量很差。

层顶埋深8.00〜11.60m,层厚0.53〜1.30m,层底标高-8.00〜-12.27m。

第(6)层中风化花岗岩:灰色、灰黑色、灰白色、长石、石英、黑云母矿物成分,花岗岩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硬〜坚硬,岩芯呈碎块状、块状、短柱状、柱状,岩石破碎〜较完整,RQD=1〜80%岩石质量彳艮差〜好。

四、主要工程量表第二章施工总体布置一、施工前准备1、成立本单位的组织机构。

2、组织船舶进场,并将船舶、人员上报给监理。

3、组织人员学习图纸。

4、对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5、进行施工前的地形测量,将不清或不明的问题汇总知会甲方、设计人员以及时解决。

二、施工总体部署原则1、根据施工区的环境条件和土质状况,配置足够和合适的施工设备;2、根据施工区的自然条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外部干扰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3、编排施工进度计划时留有余地,以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部署。

三、施工总体部署1、施工放样,立标,设立施工水尺。

2、测量控制挖泥船采用GPS定位法控制定位,挖泥过程的底标高以水砣测深法控制,挖泥区的竣工标高则采用测深仪测深法控制,严格控制欠挖和超挖以保证施工满足要求,施工前在码头的附近设立一水尺,以便施工中测量挖泥深度。

3、开挖顺序采用8m3抓斗船开挖,开工后安排挖泥船由南向北方向进行挖泥作业施工。

4、根据施工区现场条件、土质、工程量和工期等情况,拟安排2艘斗容8m3的抓斗船进场施工,每艘抓斗船投入800 m3〜1000 m3泥驳2 艘;3艘勾机船,配合5艘20m小型泥驳,装载机2台。

第三章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采用分段分层进行开挖,抓斗船采用GPS定位和在计算机上显示电子图形控制施工,挖深采用设计标高+潮位的方式控制。

挖泥质量控制采用水砣检查和月度测深仪测深双重控制。

一、采用施工船舶方案及工艺流程抓斗船采用四锚定位,利用抓斗将疏浚土挖出装入泥驳,泥驳航行至业主指定抛泥点泄泥,然后返航至挖泥船装驳,进行下一个生产循环。

其流程如下:二、疏浚施工方法1、挖泥时采用顺港池自西而东分幅分层开挖法,分层厚度控制为2m 段与段之间重叠2m左右。

2、边坡控制:鉴于粉砂的特性,按坡度1:5控制,部分边坡按1:3 控制。

为确保港池、航道开挖过程中不发生塌坡,挖泥时依据土质及土层厚度按设计要求放坡,放坡按照“下超上欠,超欠平衡”的原则进行阶梯法式开挖,达到设计的标高要求;有效控制港池的开挖量而不留浅点。

3、港池挖泥采用实时动态GPS自动定位系统,定位精度高,在施工过程中勤打水(挖至断面标高时,大面积时用测深仪测量),控制挖泥厚度,特别是边坡及斗位联接处,防止超挖和欠挖。

4、施工中填写详细施工记录,包括挖泥船及泥驳注册号,施工位置及泥土类型,挖泥标高,挖泥船装驳时间,泥驳航行,抛泥返回到达挖泥船的时间等。

5、开挖的弃泥按要求卸到海洋局指定的卸泥点。

三、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如图1.6-1挖泥流程示意图及图1.6-2挖泥船施工工艺示意图。

图2.6-1挖泥流程示意图A、剖面图B、平面图图2.6-2挖泥船施工工艺示意图四、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交通部《疏浚工程技术规范》和《疏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2、船上配备全球定位系统DGPS接收机和装有电子图形控制系统的计算机。

施工前,由测量人员编制施工计划文件,把施工计划输入计算机。

施工过程中,挖泥手可利用电子图形控制系统,按照计算机所显示的施挖图形和船舶的航行轨迹进行操作。

3、施工过程中,驾驶员根据计算机所显示的施工断面图形、平面位置以及潮位,定深下斗,每前进一个船位前,采用打水砣的方式检查挖深,确定没有漏挖和达到设计深度再前进。

4、每挖完一施工段,进行一次水深测量,及时将实测的情况反馈给施工船。

5、定期校核定位仪器和检查水尺。

五、环保控制措施1、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船舶保养检修,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泥砂流失污染环境,泥驳的航行线路按现场工程师指定航线航行。

挖泥船组按规定悬挂信号旗。

2、挖泥按有关部门要求抛至规定的抛泥区内,严格按国家海洋局海南海洋管区规定的区域进行抛泥,在抛填区设置临时灯浮标志,并负责抛泥区内的现场管理工作。

3、工程施工要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减少施工作业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加强船舶管理,严格遵循《海洋环境保护法》,按照《海洋环境保护法》有关管理条例进行海上施工,防止船舶污水及油污的排放,以免对海洋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要严格按照海洋管理部门指定的卸泥区内卸泥。

每艘卸泥驳船要认真做好卸泥海区的情况记录,如发现海面有异常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建立废品回收、保管及处理制度,如船上废机油回收等。

六、测量控制1、平面控制⑴、坐标系统/定位系统坐标系统采用北京54坐标系,以业主提供的测量基点的坐标为GPS 校准点,使用DGPS乍为测量、挖泥的导航定位手段。

⑵、设备配置主要测量设备配置表⑶、设备校准使用前严格按照有关的技术规范进行校准。

另:定期进行全站仪、水准仪、测深仪进行校核;对指向标GPS®行比对。

⑷、施工船舶的平面控制抓斗船采用DGPSt位系统作为施工导航定位手段,使用装有电子图形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以得到挖泥的实时动态。

⑸、平面控制系统维护每月对DGPSt位系统校准一次,对定位系统容易出现故障的环节进行分析并找出对策。

2、高程控制⑴、基准面/高程控制方法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在珠江基面以下 1.94米),以甲方提供的高级水准点引测施工区工作点在施工区附近按W水准联测方法建立水准点,设立一把验潮水尺,采用人工观测水尺报潮位供挖泥船使用。

⑵、施工船舶的高程控制基槽开挖时,通过人工观测水尺报送潮位以控制挖泥船的下斗深度, 保证施工质量。

⑶、高程控制系统的维护定期进行仪器校核和通过W水准联测方法校核水尺的准确情况。

⑷、外业测量为了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需要经常进行检测。

在测量过程中,接受监理工程师在各阶段的监督。

第四章项目管理机构设置、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如下表所示:工程部:林伟锐质安部:吴宇船机部:谭启明后勤部:王润生1、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中与甲方及有关方面联系,处理与该项目有关的事宜,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项目的实施。

其主要职责是:①、作为企业法人代表的委托代理人,代表企业履行与总承包商签订的承包合同;②、作为项目经营者,在履行该合同的同时,负责实现企业对该项目所确定的目标;③、与甲方及监理工程师接洽和讨论与项目有关的事宜,负责对外关系和协调;④、建立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管理体系;⑤、主持项目管理的总体工作,批准经理部的日常工作费用和工程费用;抓斗船负责人泥驳船负责人⑥、主持合同管理工作;⑦、检查、督促项目经理部人员严格遵守有关合同条款、疏浚工程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⑧、负责施工安全和环保工作。

2、项目副经理①、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的工作,其主要职责是:②、项目经理不在工地期间,代理项目经理履行职责;③、协调项目经理部内的工作关系;④、负责经理部内部管理,督促和检查各部门的工作;⑤、负责经理部的后勤保障工作。

3、工程部主管工程主管对现场的施工技术问题、施工组织和质量控制负责,其主要职责是:①、负责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的落实;②、编制质量计划及施工程序;③、组织现场施工,督促并检查施工人员做好施工记录;④、在其所分管范围内调配资源,确保其控制下的工作顺利进行;⑤、根据工程总进度安排,制定各施工区、段的施工任务书;⑥、向监理工程师汇报工程进度及质量检测的情况;⑦、发生事故时填写事故报告单,协助项目经理对质量事故处理;⑧、及时自检已完工程,负责准备验收资料,填写验收申请报告。

4、船机部主管船机部主管对现场船舶的使用、修理和船机安全负基本责任,其主要职责是:①、监督工程船舶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②、定期对施工船舶进行月度保养;③、联系、购买船用备件和物料;④、组织船员抢修船舶故障和大、小修保养;⑤、向主管机关申请办理或延长船舶各类证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