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第16课抗日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强国之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难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抗战胜利的意义。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情境讨论式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合作探究,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高度、广度、深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手段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电教手段应用,电影资料剪辑,声音的剪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请同学们立正,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聆听国歌和观看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片段(播放视频,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主题一:狼子野心,侵我中华
师:近代以来,中国屡受侵略,然而在这些侵略当中,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最为突出,那么,日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步步侵略中国的呢?我们从一组图来回顾一下。

(展示图片)
(一)日本侵华步骤
主题二:万众一心,保家卫国
问题探究:全民族抗战时如何实现的?全民族抗战是如何实现的?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和课本相关内容来完成下列填空。

(展示题目)
(一)全民族抗战形成的条件
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3、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促成。

4、实现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问题探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以国民党为主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的敌后战场是怎样来进行抗战的呢?初中已学过,老师拟了提纲,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自主构建知识。

(二)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1、正面战场: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2、敌后战场:展开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0年下半年发动百团大战
回族支队
主题三:奏响凯歌,迎接胜利
问题探究:谁打败了日本?
(一)抗战胜利的原因
1、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的抗战。

(根本原因)
2、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3、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问题探究:根据所给图片思考: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国内和国际上有何意义?(二)抗战胜利的意义
1、国内:(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
略的完全胜利。

(2)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国际:(1)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作出了重大贡献。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主题四:家仇国恨,以史为鉴
师:通过视频展示日军侵华史实,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问题探究:阅读教材P76页『学思之窗』思考一下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
历史因素:日本军人受军国主义的毒害,崇尚武力,轻生重死,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爱惜的人怎会珍惜别人的生命;
现实因素:日本意在灭亡中国,因而使用屠杀来泯灭中国人的抵抗意志。

师:当今日本右翼分子的思想就像日本对华曾使用的生化武器一样,遗毒难消。

他们不仅否认侵华史实还助长军国主义气焰,更有甚者企图篡改日本历史。

(展示图片)
问题探究: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这段历史?
课堂小结:以音频效果给学生展示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引导学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尊重生命,珍惜和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