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篇一: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class=txt>1、被告人朱某,男,28岁,原系某市大新乡刘家庄村民。
1997年9月25日,同村农民韩某挖菜窖,占了朱某家的地,朱某便找韩某讲理。
韩某不但不认错,反而依仗自己身强体壮,打了朱某。
朱某非常气愤,咽不下这口气,便伺机报复。
同年10月25日,朱某见韩某的10岁男孩在地里干活,便产生了报复韩某男孩的念头,但又怕自己打伤小男孩而犯法,便找来自己13岁的小儿子替父报仇,叫儿子去打韩某的男孩。
小儿子受父亲的怂恿,拿起一把铁锹冲过去,对准韩某男孩的小腿就是一锹,顿时将大动脉血管砍断,流血不止。
邻近的群众见状,急忙将男孩送乡医院抢救,终因留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
问:(1)朱某和他的小儿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1)朱某和他的小儿子不构成共同犯罪。
(2分)原因是他的小儿子13岁,不具备犯罪主体的资格(2)对朱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对朱某只能定为间接正犯,朱某教唆自己的小儿子去犯罪,因被教唆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只相当于教唆人的犯罪工具。
2、被告人郑某,男,53岁,某建筑材料厂更夫。
被告人郑某,多年来工作一直勤勤恳恳,忠于职守,一次因抓窃贼时,手被窃贼砍伤。
此后,郑某在打更时便带一把刀用以防身。
1998年4月10日深夜,郑某听到仓库内有响声,并见仓库内有个黑影,即大声发问:“谁?”对方不应。
这时,郑某便拔出尖刀向仓库内的黑影走去。
盗窃分子突然跃出,向迎面走来的郑某脸部猛击一拳,郑某情急之下,不及招架,便举刀向对方刺了两刀。
然后便奔出仓库,边喊“来人,抓贼!”边跑向宿舍去找人。
人们闻讯赶来发现盗窃分子被刺后已倒地身亡。
郑某见盗窃人已死便持刀去公安机关自首。
问:被告人郑某的行为是构成防卫过当呢,还是正当防卫?并说明理由。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分)被告人郑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3分)理由是:盗窃分子突然从仓库内跃出,并向郑某猛击一拳,实施暴力侵袭,作为防卫人很难判断对方的强度。
为了保卫公共财产不受侵害,防卫人采取强度较大的防卫措施,即使造成侵害人伤亡的,也未超过限度。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被告人许某,男,23岁,待业青年。
许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98年3月7日刑满释放。
2000年12月18日晚11时许,在某城镇公路桥上乘被害人原某(女,17岁)不备,突然将其抱住,欲行抢劫。
原某与其搏斗,许某遂拿出匕首威胁,抢走了手表一块(价值206元)、金项链一条(价值1342元)。
然后,许某猛掐原某脖子,致其昏迷后将她强奸。
为了灭口,许某用匕首朝原某胸部猛刺数刀,然后逃离现场,原某被过路群众救起,经抢救脱离危险。
问:(1)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几罪?许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强奸罪和杀人罪。
许某基于抢劫的故意,实施了抢劫行为,所以构成了抢劫罪。
同理,构成了强奸罪和杀人罪。
被告人有哪些法定处罚情节?许某有构成累犯从重处罚的情节和杀人未遂的法定情节。
2、被告人王武,男,27岁,因犯抢劫罪被检察院提起公诉。
一审法院审理期间,王武的哥哥王文知道通缉在逃的重大杀人案犯罪嫌疑人赵滨的藏匿地点。
王文即要求王武的辩护律师李超将该线索提供给王武,让王武向公安机关报告,以立功并求得从轻处罚。
李超在会见王武时,将该线索提供给王武。
后王武向公安机关报告了赵滨的藏匿地点,公安机关根据王武提供的线索将赵滨抓获归案。
后赵滨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问:王武的行为能否构成立功?为什么?被告人王武的行为应成立立功。
(3分)理由是:王武事实上提供了赵滨的藏匿的地点,符合立功的表现之一;减轻了公安机关抓捕罪犯的负担;表明了犯罪分子的悔改诚意。
(7分)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 20分)1、石某, 男,1985年4月5日生。
2002年3月17日盗窃某军用炸药两包,并于次日晚9时许,将其仇人葛某炸死。
在公安机关对他拘留后,他主动交代了公安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于2002年2月9日盗窃他人1890元财物的事实。
问:(1)从罪数理论出发,分析石某盗窃炸药并炸死人的行为是什么犯?(2)石某的行为构成几罪,有哪些法定从宽或从严处罚情节 ?石某的行为构成牵连犯,其手段行为构成了盗窃罪,其目的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4分);石某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
(3分)他具有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和盗窃罪自首从宽处罚的情节。
问:(1)马某与潘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2)他各自应负什么责任?马某和潘某构成共同强奸罪。
(3分)因为他们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都具备犯罪主体的资格。
(3分)马某从犯意的产生、实行都起主要作用,应认定为主犯。
潘某只是帮助马某实施强奸,起了辅助作用,因而是从犯。
(4分)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材10分,共20分)1、被告人洪某,男,1982年10月出生。
1997年8月21日,洪某见一女孩(10岁)在塘边放牛,洪某强要牵牛玩水。
女孩未理,即刻骑上牛背回家。
洪怒,用手中锄柄赶牛下塘,欲使女孩受惊,发泄不满。
不料牛入深水后,女孩惊慌落水。
洪见状颇为得意,后见女孩沉没,急忙下水营救未果,女孩被溺死。
问:(1)洪某的行为与女孩被溺死之间有无因果关系?洪某表现为什么样的心理状态?(2)根据犯罪主体的构成条件,分析洪某应否承担刑事责任?1、洪某的行为与女孩被溺死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即没有洪某的赶牛入深水,女孩不会落水,当然不会被溺死。
洪某系15岁的儿童,应当想到女孩落水可能被水溺死,但他没有想到,应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从洪某抢救女孩的行动看,他没有希望或者放任女孩被溺死的意志因素,所以,他主观心理上不具有故意。
2、洪某年15岁,只对故意杀人罪承担刑事责任。
而本按系过失引起女孩死亡,所以,他对本案不负刑事责任。
2、被告人王某,男,17岁,初中毕业后闲居在家。
被告人吴某,男,53岁,下岗工人。
被告人王某某,女,28岁,个体工商户。
系王某的姐姐。
被告人王某在公园闲逛时,结识了吴某,日子长了当作知己。
一天,当王某谈到自己没有工作靠父母给钱不够花时,吴某讲:”有本领的人可以去偷去抢,不需要向父母伸手”。
王认为”有理”。
不几天,王带着刀子,躲在一处暗弄里,伺机作案。
当见一个女工路过时,王就威逼她入弄,强行搜走了她的手表、金戒指和1260元现金(总价值3100余元)。
并强行奸污了她。
三天后,王某于深夜盗窃了一家服装商店,共窃得毛料男女长裤26条。
后放到其姐姐王某某家中,并告之详情,让姐姐代为保管。
不久,王某在销赃时被抓获。
问:(1)分析上述三被告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2)三被告人各自的行为应成立何种犯罪?2、(1)王某和吴某构成共同盗窃罪和抢劫罪。
(3分)原因是王某的行为都在吴某的教唆故意之内。
(2分)王某构成盗窃罪、抢劫罪和强奸罪;吴某构成盗窃罪和抢劫罪,对超出其教唆范围的强奸罪,不负刑事责任。
王某某事后得知是王某犯罪所得,而予以窝藏,单独构成窝赃罪(5分)【篇二:北京大学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xt>1、万某于1996年12月2日,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万某未上诉。
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后,万某以新刑法中取消投机倒把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依新刑法改判其无罪,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万某的申诉法院应支持,因按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万某应无罪。
b、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但可以对其减刑。
c、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因新刑法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
d、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还应撤销其缓刑,改判实刑,因其不服管理2、韩国公民金某曾在印度、缅甸、泰国等国多次进行国际贩毒犯罪活动,并曾被其所属国韩国通缉。
某日,金某到我国境内旅游被拘捕,金某即以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犯罪为由提出抗议。
我国依法可以对李某采取下列措施:()。
a、无权进行刑事追诉,应当立即驱逐出境b、因其是国际犯罪,应交国际法院制裁c、可以对其进行刑事追诉,依据是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d、可以对其进行追诉,但审判要有韩国、印度、缅甸、泰国等国的共同参与3、王某14岁生日那天,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
饭后回家途中,王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1部(价值7600元)、现金6000余元。
则王某14岁生日那天的行为()。
a.构成抢劫罪b.构成盗窃罪c.不构成犯罪d.负有限的刑事责任4、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
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
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5、杨某在踢足球时一脚将球踢出场外,打碎足球场旁居民楼上刘家阳台上的玻璃窗,玻璃掉下时又碰上楼下李下的花盆,花盆随之落下,刚好砸到从楼下走过的吴老太的头上,致其重伤,问,杨某的行为在刑法学上认为是()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c、无罪过事件d、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6、李二憨一日到邻村赴宴时醉酒,回家途中遇本村痴呆女孩傻姑,因酒乱性,将其奸淫,酒醒后后悔不已,到乡派出所投案,对李二憨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a、李二憨是由于醉酒乱性才奸淫傻姑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他的本意,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其主观心态不是犯罪故意,因此他的行只是一般违法,不应当认为是犯罪。
b、李二憨醉酒后意识不清状态下实施的行为可以类比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的发病期实施的行为,这个时候他们都属于无行为能力人。
根据刑法第18条无行为能力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因此李二憨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甚至连违法都算不上。
c、根据李二憨犯错后的悔改表现可以得知其对自己醉酒时的所作所为确实不知情,况且傻姑是痴呆者,感受不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李二憨的行为根本就没有造成危害,没有受害者不具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就不是犯罪。
d、李二憨应当对其醉酒时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7、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偶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
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成轻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
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紧急避险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d、对象错误8、赵某欲毒杀萧某,萧某中毒后,腹痛难忍,赵某见状,顿生悔意,急将解药给萧某服下,并将其送往医院,但萧某因抢救无效仍然死亡,赵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9、吴某因憎恨自己所在学校的领导将自己开除,意欲夜晚潜入学校领导将其杀死,后来在情急之中误将张三当作校领导杀死,吴某该行为应属于()a、行为性质错误b、工具错误c、行为对象错误d、因果关系认识错误10、某甲和某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某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某甲,二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