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秋季腹泻护理体会

小儿秋季腹泻护理体会

小儿秋季腹泻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是所有患儿给与抗病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等常规治疗及在对症护理、饮食指导、合理用药等程序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干通过抗病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合理用药等对症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消毒隔离和对症护理、饮食指导、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对小儿秋季腹泻患儿的护理,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住院日3~7d。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小儿腹泻,护理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0人(女35人,男45人),年龄8~25个月,平均11个月;对照组60人(女32人,男28人),年龄7.5~24个月,平均1
2.1个月。

两组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处理,提示两组间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

本组均为3岁以下婴幼儿,于发病2天内入院,每日大便5次以上,为水样或蛋花汤样便;1/3患儿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均无严重合并症。

大便镜检偶见红、白细胞,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1.2 诊断标准。

所选病例均有以下临床特点:①秋冬季发病。

②起病急,常伴发热和呼吸道症状,无明显中毒症状。

③呕吐,大便次数每日5次以上,量多,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无腥臭味。

④大便镜检,无异常发现或见脂肪球。

1.3 方法。

两组在给于继续饮食、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对照组仍给于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给于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消毒、心理、皮肤、饮食指导等),观察两组发热、呕吐、腹泻及大便性状情况,并观察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副作用。

1.4 疗效判定。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大便性状,镜检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大便仍稀水样,镜检正常;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
无好转,大便仍稀水样,镜检正常或有脂肪球。

2 结果
两组在退热天数、腹泻停止时间和治愈率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着差异.两组主要观察指标和疗效比较
2) 护理
针对腹泻,除了注意休息和给于必要的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之外,还要特别注意饮食方面的调整。

调整得当可使症状迅速减轻,也可使体力迅速恢复,健康状况好转。

在治疗期间应严格患儿的饮食管理,有呕吐者宜禁食,母乳喂养者可哺母乳,混合喂养者,可口服米汤,但均应少量多餐,同时避免受凉,注意观察大便的量及性状,做好臀部护理,大便后清洗臀部并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发病季节以夏秋季节为主,秋冬季节以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夏季以杆菌为主。

从生理功能方面讲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酶活性低,对食物的耐受力差,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机体防御功能较差,易患肠道感染,人工喂养中由于过早、过多添加大量脂肪和蛋白质食物,加之食物和食具易被感染,均能引起腹泻。

另外天气突变,过冷、过热和婴幼儿营养不良、佝偻病异常体质也可引起腹泻。

2.1 卫生消毒。

小儿用的奶瓶和餐具要彻底消毒,有的家长在消毒时仅是用开水烫一烫,这样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一般要求煮沸30min消毒,儿童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同时还要注意家中宠物的卫生。

3.2 饮食调整。

2.2.1 根据机体在腹泻时有水分大量流失之特点,宜增加流质饮食的摄入,如牛奶、藕粉、菜汁、果汁、鸡蛋汤、软面和稀粥等。

这些流质饮食易于消化吸收,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量电解质。

2.2.2 在饮食中适当添加一些水果和蔬菜,如西红柿、土豆、茄子、黄瓜、柑橘和红果等,不仅能够补充维生素C和B,而且还起到止泻、收敛作用。

鸡蛋羹摄入后也有收敛作用,并可保护胃肠黏膜和溃疡面。

如果腹泻时间过长,可在每顿餐前吃上一小片烤糊的馍片,这在医学上又称为“碳末”,是中药的一种,可吸附细菌及毒素,使其排出体外,起到收敛和清洁肠道的作用。

2.2.3 患儿病情得到控制,开始恢复正常进食时要先从流质至半流质,再到软
饭的逐渐过渡。

要注意少食多餐,不可一开始就吃得过多,防止增加胃肠道负担而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

另外,患儿要注意少吃油腻和含粗纤维过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辣椒和动物油脂,避免加快胃肠蠕动而不利于病灶修复。

香蕉和梨等水果也不可多吃。

婴儿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炎热的夏天断奶,以减少腹泻的发生。

如果患儿有食欲,就应该继续喂养,母乳喂养的孩子仍哺母乳;人工喂养的孩子,应吃去乳糖的奶粉,或1/2稀释牛奶;已添加辅食的孩子可吃稀粥或面片,吃过后粪便量增加也无妨,因为腹泻儿仍可吸收摄入糖的80%,蛋白质和脂肪的60%,所以继续喂养对腹泻儿有利。

2.2.4 小儿秋季腹泻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所致,
抗生素无效,故而必须谨慎使用抗生素,以避免造成抗生素的滥用。

针对小儿秋季腹泻,可用藿香正气水、黄连素等口服以抗炎祛毒,调理脾胃,促进病情好转。

一般情况下,小儿秋季腹泻如果次数不多,可不用禁食,婴儿可正常哺乳,如果腹泻严重则需短暂禁食,病情好转后先从流质、宜消化的饮食开始,切忌过早食用肉、蛋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2.3 服用打虫药,提早打疫苗,这是预防病毒感染的好方法。

2.4 经常用冷水擦洗可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脸、擦身、淋浴和游泳等。

起初,可以先用和体温接近的温水,从35℃开始逐渐降至28℃、26℃左右,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

冷水冲淋也是一种强身效果很好的锻炼方法,但动作要迅速,浴后要用干毛巾擦身至身体发热并轻度发红为止,这种方法仅适合3岁以上的儿童。

2.5 注意保暖由于腹泻,病儿的肠蠕动已经加快,如果再受了凉,则腹泻的情况将更加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病儿腹部的保暖。

家长可以用一个暖水袋给孩子热敷腹部,还可以给孩子揉揉肚子,以减轻病儿的腹痛。

2.6 给孩子喂口服补液盐水应该耐心,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

如果孩子对口服补液不耐受,或腹泻程度加重,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看儿科医生,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

2.7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轮状病毒两个传播途径:一是由粪到口,二是空气传播。

要防止二次感染。

少吃富有脂肪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补
充维生素B,多吃健脾类食品,改善胃肠功能。

体质较差的也可考虑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2.8 本病目前除“斯密达”在止泻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外,尚没有特别有效的其他西药可用。

而中药治疗小儿腹泻却效果比较肯定。

如用下列治法:
1、将淮山药研粉,每日3—9克,以开水调成奶糕样服用,一天3—4次,适用于脾虚泻;
2、红灵丹,每次0.3克,一天3次吞服,或者扁豆花30克水煮服,每日3次,适用于湿热泻;
对患儿要调节好饮食,轻者不必禁食,应尽量减少哺乳的次数,缩短喂乳的时间,停吃牛奶、麦乳精、巧克力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饮用盐水、米汤、稀藉粉等。

病症重的应禁食6—24小时,如禁食一定时间后症状缓解,可逐步恢复饮食。

进食必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切不可操之过急。

3)讨论
秋季腹泻为婴幼儿期常见病,多由饮食喂养不当及气候变化或肠内病毒感染引起。

人类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

轮状病毒容易侵犯近端小肠黏膜,引起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变性与脱落,使上皮细胞吸收功能明显不足,造成大量水电解质在肠内聚积。

由于目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无特效药物,临床上一直采取对症治疗。

治疗组患儿经过消毒、饮食、服用打虫药、提早打疫苗、冷水擦洗身体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在很大程度上能缩短病程,在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方面作用显着,值得临床推广。

一般护理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对患儿有着致命的危险,所以补液对患儿至关重要。

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补液,输液速度要根据脱水的程度,遵循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

加强护理,注意消毒隔离,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患儿的食具、衣物、尿布、玩具应专用,每日消毒1次,护理患儿前要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洗手。

保持臀部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擦干,敷以滑石粉,若局部发红出疹,还可以用红霉素软膏涂抹,并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避免使用不透气的塑料布,防止尿布皮炎发生。

因为患儿常常被喂糖水,更易引起口腔细菌繁殖,所以要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准确记录排便次数和排便量,收集粪便,及时送检 .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由于菌群失调可使腹泻迁延不愈,严重影响小儿的健康,因此必须在医生的
指导下及早治疗。

一定要停用不敏感的抗生素,以恢复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吴梓梁,高铁铮,陈达光.儿科学[M].开封: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83
2 王菊花.潘生丁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学,2004,3(13):31
3 张玉玲.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26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山东医药,2003,43(23):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