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年铁矿石谈判形势分析

2022年铁矿石谈判形势分析

2022年铁矿石谈判形势分析日前,俄罗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MMK)已与哈萨克斯坦欧亚自然资源公司(ENRC)就2022年铁矿石价格达成了41%的降幅,新的价格由原来的85美元/吨降至50美元/吨,并从2022年1月开头执行。

这次价格下降35美元/吨,基本与2022年的上涨水平全都,也就是说回到了2022年的价格水平。

这个谈判结果符合2022年钢铁企业对矿石协议价下降的预期,同时也可以作为我国钢铁企业与铁矿石出口企业的谈判参考。

但是,目前钢材价格不断上涨,企业间续恢复生产,导致铁矿石需求增加和现货矿价格上涨,使得谈判形势朝向不利于我国铁矿石谈判的方向进展,铁矿石供应商好像看到了盼望。

不过,我们认为,长期协议矿价格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能否达到预期的下降幅度,在铁矿石协议价格没有正式敲定之前,还布满变数,值得期盼。

世界经济危机还在扩散,将严峻影响世界钢材需求和我国钢材出口国际上,虽然美国和欧盟等重要经济体大力出台经济刺激政策,但还没有好转迹象,很有可能发生其次次危机冲击波,使经济连续下滑,遏制或削减钢材消费量。

从国际钢材价格指数走势来看,与国内钢材价格比较相对逊色,国内与国际的钢材价格差距在不断缩小,出口压力不断加大。

虽然2022年我国出口钢材5918.31万吨,同比只削减5.53%,但是在2022年11月份出口295万吨,同比下降28.05%之后,12月出口316.8万吨,同比下降33.72%,出口减速有加大之势。

假如在这比较敏感时期,连续降低出口关税或提高出口退税,鼓舞钢材出口,转嫁国内市场压力,这将挑起更多的钢材市场贸易争端,使我国国际贸易形象受到很大影响。

在此情形下,我估量,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政府不会出台更多或优待的钢材出口政策。

因此,钢材出口数量将会大幅度削减,削减的部分将转向国内市场,加大国内钢材市场压力。

国内钢铁产能过剩长期存在,钢材价格上涨难以为继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钢材价格大幅度下降,自2022年11月14日达到本轮行情的新低127.7点后,钢铁行业亏损严峻,各大钢铁企业不得不实行限产保价被动策略;同时,政府间续出台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刺激钢材消费,以及扩大出口等利好政策,钢材价格在此之后,呈现缓慢上升态势。

截至到上周末,Myspic指数恢复上涨到145.7点,比本轮最低上涨了14.10%。

这次钢材价格上涨,除了短期内供需环境有所改善之外,更主要是企业借势上调出厂价格,转移成本的内在要求。

钢铁企业在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时,储备了较多的原料后,钢材价格大幅度下挫,使得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用高价原料生产低价钢材,背上了沉重的成本负担,导致巨额亏损。

据统计,2022年10月份,中国钢铁行业6年来消失首度亏损58亿元后,11月份亏损增至127亿元,12月份更是增至291亿元,这虽然有计提存货减值损失因素,但也足以说明这次调整对钢铁企业影响的严峻性。

因此,企业有借节后各大工地间续开工,钢材消费量恢复增长之际,顺势拉高钢材价格,转移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削减亏损。

外部市场还在恶化,出口数量不断萎缩;国内房地产产业还没有见底,4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需要肯定时间才能显现,因此,比较乐观的估量是,2022年钢铁产量基本稳定在2022年5亿吨的水平。

据保守估量,目前我国钢铁具有6.5亿吨产能,也就是说过剩近1.5亿吨,这部分产能大多数存在于中小钢铁企业内,这些企业经营敏捷,即在市场价格较好时,恢复生产,市场价格低迷时,产能又进入休眠状态,过剩产能将对钢材价格形成长期打压,从而限制了铁矿石的需求、抑制钢材和铁矿石价格。

长期协议矿价格下降,是钢铁行业平稳进展的要求在2022年四季度钢铁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钢铁企业不断减产的状况下,铁矿石价格也不断下降,进口铁矿石月度平均到岸价格在2022年8月份达到154.44美元/吨后,直线下跌。

12月份的平均到岸价格为89.74美元/吨,比平均最高的8月下降了64.7美元/吨,下降幅度达到了41.89%,基本与钢材平均价格的下降幅度相当。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铁矿石供应商在现货矿市场降价,并加上打折促销外,更多的是海运费的大幅度下降的结果。

协议矿价格本身还是遵循2022年年初的谈判结果。

即使这样,12月份平均到岸价格还是比2022年全年平均到岸价格(88美元/吨)高1.7美元/吨。

近年来,长期协议矿价格年年谈,年年涨。

2022年,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比2022年增长了5倍以上,已到了诸多钢铁企业无法承受的地步,而且中国进口铁矿石数量最多、增速最快,给钢铁行业增加巨额成本,造成了巨大损失。

据统计2022年我国进口铁矿石4.436亿吨,平均到岸价格136.2美元/吨,与2022年的88美元/吨相比,吨矿增加成本48.2美元,总计进口铁矿石增加成本213.8亿美元(合人民币1460亿元)。

其中,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三国进口铁矿石增加成本达到177亿美元左右,约占总增加成本的83%。

我们必需糊涂地熟悉到,铁矿石做为钢铁工业原料,也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也得遵循供求关系法则。

在铁矿石价格大幅度上涨之时,全球铁矿石供应商在利益的驱使下,矿业投资急剧增长,世界各国对铁矿资源开发的投资从2022年的30亿美元左右增加到目前的400亿美元,提高了十几倍。

新建矿山的生产力量将于近期集中释放,将来几年将达到高峰,仅巴西淡水河谷以及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三大公司将来5年内就将增加4亿吨产能,而且矿山建设投资势头不减,连邻国巴基斯坦也进行了储量为9.5亿吨的新增矿山开发。

2022年世界钢铁需求削减,造成了钢铁产能的过剩,也必将使铁矿石产能严峻过剩,铁矿石市场也将转向买方市场。

因此,铁矿石价格下降到一个合理水平,使铁矿石行业和钢铁行业长期均衡进展,是钢铁行业进展要求。

产业政策规范铁矿石进口秩序,从而削减了铁矿石市场的投机活动实际上,我国是钢铁大国,每年粗钢产量约占世界粗钢产量的四成左右,每年铁矿石进口量约占世界铁矿石贸易量的50%,理论上,我国在铁矿石谈判中应当有较强的话语权。

而实际是,我国在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中不仅没有谈判优势,而且相当被动。

这除了铁矿石供应商垄断外(从2000年以来,我国从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进口的铁矿石占总进口铁矿石的80%以上),更主要是无序的铁矿石进口秩序,扰乱了铁矿石进口市场,变相增加了铁矿石供应商的谈判筹码。

我国政府始终对铁矿石进口实行进口资质核准制,2022年一共核准了112家企业。

除了独立铁矿石贸易企业外,还有就是部分大型钢铁企业,使得有些钢铁企业无法取得进口资格证,只得从现货市场选购所需的铁矿石资源。

而独立铁矿石进口企业和有铁矿石富余的钢铁企业,借机倒卖长期协议矿,抬高把握(富余)铁矿资源,赚取超额利润,使得现货矿价格和协议矿价格差距很大。

铁矿石供应商在进行铁矿石谈判时,往往以现货矿的价格为基础来打算新年度长期协议矿的价格,使我国铁矿石谈判不仅被动,而且还大幅度上涨。

在前几年铁矿石供应较为紧急时,这种状况比较普遍,不仅影响了正常的铁矿石进口秩序,而且使钢铁行业也不能平稳有序进展。

针对倒卖铁矿石的状况,今年中国钢铁协会特殊针对倒卖长期协议矿的行为进行约束,以建立规范的铁矿石贸易秩序。

即对独立的铁矿石贸易企业,或有富余协议矿的钢铁企业转让铁矿石时,加收不超过3%的代理费,把协议矿和现货矿的价差掌握在最小范围内,达到遏制肆意炒作铁矿石的目的。

同时,还规定,对违反规定倒卖长协矿的钢厂将实行肯定的制裁措施,比如可考虑取消会员资格,从而间接取消其进口长协矿的资格。

因此,假如此规定能够顺当实施,将会取得乐观的效果,最终使钢铁行业和铁矿石价格都能协调平稳进展。

海运费上涨,不足以抵消铁矿石价格的下降从海运市场上看,深跌的海运费有上涨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在铁矿石需求有所恢复的带动下快速反弹。

截至2月9日,BDI指数上涨到1851点,与2022年12月5日的663最低点相比,上涨了1188点,上涨幅度达到179.19%。

指数的上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我国从巴西和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的海运费快速上涨。

截至到2月9日,巴西图巴朗—北仑/宝山的海运费上涨到24.808美元/吨,西澳—北仑/宝山的海运费上涨到9.573美元每吨,分别比去年最低的6.79美元/吨和3.02美元/吨,上涨264.82%和216.99%。

指数和海运费大幅度上涨,主要是深跌反弹的结果,也在肯定程度上反映出铁矿石市场的确在不断恢复。

我国铁矿石的来源主要是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2022年从这三个国家分进口铁矿石10062万吨、18336万吨和9100万吨,分别占我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22.68%、41.33%和20.51%,合计占84.52%。

其中印度政府从战略上考虑,不准以长期协议的形式出口铁矿石,长期协议矿的谈判就成为与巴西和澳大利亚铁矿石供应商的谈判。

海运费是一年一度的铁矿石谈判所参考的重要因素。

把海运费纳入谈判要素之后,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比巴西矿有更多的比较优势,假如海运费不断上涨,加上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的比重较大,这样就会使我国铁矿石谈判陷入被动。

但我们也应当留意的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形下,海运市场也是严峻过剩的,虽然目前海运费快速上涨,这主要是超跌回调的结果,只是回调到一个合理水平而已。

假如考虑到世界经济没有复苏迹象,国际原油价格还在低位徘徊,海运费价格连续上涨将缺乏支撑。

比较乐观的估量是巴西——中国的海运费能恢复到40美元/吨,澳大利亚——中国海运费恢复到20美元/吨,即使这样,也和去年历史最高位置相差很大。

假如参考俄罗斯钢铁企业的选购价格下降35美元/吨,因此,海运费的上涨不足以抵消协议矿价格的下降。

我们也应当看到,国际铁矿石供应商的垄断程度还很高,在前几年行业处于上升周期时,铁矿石供应商相对钢铁企业积累了更多的抗风险力量,可以用自身优势,调整铁矿石供应节奏,来争取有利的谈判机会。

今年我们得到了较多的谈判筹码,但长期看,在铁矿石供应商的垄断局面打破之前,我们还会在肯定时期内处于劣势。

我们作为一个钢铁大国,只要发挥政府和行业主导作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行业集中度和行业整体的竞争力量,规范钢铁行业和铁矿石选购的市场秩序,变被动为主动,就能在铁矿石谈判中,为我国钢铁行业争取到最大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