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的主要特征及对策
近年来,受贿案件频发,特别是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国家也很重視受贿案件的查处,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受贿行为的存在让整个社会变得不公平,这违背了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的要求。
国家一直在提倡保持党的先进性,受贿行为的存在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多的不良影响。
那么,受贿罪主要有哪些特征呢?怎样才能减少受贿行为的出现呢?笔者将在本文谈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标签:受贿罪;原因;特征;对策
一、受贿罪的突出特点
1、发案行业增多。
受贿案件发生在各个领域,比如说,去年医疗领域就有很多的受贿案件被曝光,不仅医院的院长会收受贿赂,连医院的医生护士都不能够幸免,药价虚高、过度医疗的问题也是不断被曝光,很多的医生为了能够从病人身上获利,甚至不吸让病人的病情反复。
除了医疗行业,还有教育系统也是非常容易出现受贿行为,不少的家长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都会给教师送礼,一些电力部门、水利部门、土地部门、公安系统等。
2、大案要案增多。
近年的一些受贿案件多为一些答案,不仅涉及的金额数量比较多,而且涉及的官员官职比较高,数量也是较大的,比如案件沈阳一医院院长贪污受贿高达1800多万元,再比如说从2016年以来,广东省检察机关共办理科级以下官员“小官巨贪”涉嫌贪污贿赂100万元以上的案件达148件,还有一些官员由于现在反腐查的比较严,他们就开始出现“团体作案”,官官相护。
3、犯罪年龄两极分化。
现在犯罪行为开始不断地增加,各个年龄的人都可能会出现一些受贿行为,据了解,犯受贿罪年龄最大的可能会达到70岁,最年轻的也仅仅只有26岁,犯罪年龄两级分化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
4、行贿受贿手段更为隐蔽。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反腐的力度在加大,但是行贿受贿的手段也变得更加隐蔽,不让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大吃大喝,他们就不在一些酒楼里面大吃大喝,很多的饭馆都隐蔽在居民楼当中,不让收取财物,于是就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把这些财物当成礼物送过去,还有一些在官员过事的时候送礼,也有一些人不直接送现金,而是通过送消费卡、代金券的方式来送礼。
5、犯罪行为频率较高、时间跨度较长。
一般的官员受贿一次之后就会刹不住车,这就是所谓的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他们会不断地受贿行贿,犯罪的次数会较多,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多,比如说,之前查出来的受贿行为中很多都是多次收受他人财物,其中最多的受贿17次,时间跨度长达12年。
二、受贿罪的原因分析
1、个人自我修养不够。
很多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自身的素养不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不高,很容易被一些别人的一些坏习惯影响意志力不坚定,也很容易被说服,特别是很多的国家工作人员他们的价值观是有问题的,他们当官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这些人当官久了,习惯了被别人奉承,也习惯了从别人身上榨取利益,就会养成受贿的行为。
2、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
单位上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可能不到位,身处在一定的职位,本来就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为了能够让这些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更加顺利,单位上就需要时常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单位的法制警示教育做的程度不够,这样就会导致有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不高,他们的法制观念也比较淡薄,他们甚至不知道受贿是一种违纪违法行为。
3、规章制度不健全。
不少单位的规章制度也不够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也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以至于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想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灰色地带。
4、权力缺乏监督。
这些工作人员自然享有一定的权力,特别是其中的很多人享有的权力还是很大的,他们可能是某个单位的一把手,这样他们的权力就无人监管,即使做了一些错事也没人发现,这样就会助长他们的歪风邪气。
三、受贿罪的预防对策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单位需要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常性的开一些讲座,帮助这些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也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还要帮助这些工作人员坚定他们的理想,一些国家工作人员没有正确的权利观念,也没有正确的法制观念,这种现象是非常不对的。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法制观念淡泊是很多的国家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违法的,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这种现象是非常不好的,需要给这些国家工作人员普及一些法律知识。
3、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每个具体的单位要有自己明确的规章制度,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该做什么工作也要分配协调好,避免出现一些无人管地带,也避免出现权力的滥用现象。
4、完善制约监督机制。
为了保障国家工作人员工作的公平公正,需要对他们的权力进行监督,监督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还包括人民监督等等。
有了完善的监督机制,这些国家工作人员也会有一定的畏惧心理,他们不敢出现受贿行为。
5、强化打击力度。
对于受贿罪的惩罚力度需要加大,一旦发现受贿行为,
必须严惩不贷,而且要加大对受贿行为的查处力度,不让任何一个犯受贿罪的人逃脱法律的制裁。
【结束语】受贿行为的发生是有一定的特征的,也存在有一定的原因,为了避免受贿行为的出现,需要加强对受贿行为的处罚力度,也要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个人简介:段飞翔,女,1991年,汉族,山东泰安,长江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在读。
参考文献
[1]程宏.受贿犯罪的主要特征姬对策J.现代法学,2015
[2]杨宝宏.受贿罪的主要特征及预防对策J.西部法学评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