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发展史
豪放派和婉约派
婉约派起源
在词史上婉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 由来已久。词本来是为合乐演唱而作 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 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 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离思别愁、闺情 绮怨,这就形成了以《花间集》为代 表的“香软”的词风
婉约派
以伤春悲秋,离别相思为内容 以柔婉细密的情愁为基调 表现耐人寻味的情思 表达方式迂回曲折 艺术风格上体现了委婉缠绵、含蓄蕴藉、
2.昌盛期:从苏东坡登上词坛到周邦彦逝
世的60年间,是宋王朝的鼎盛时期,内外 环境达到最优,将宋词的发展推向了巅峰。 这阶段的词坛人物最具光彩。如堪称大宋 时代第一品牌的苏轼、以情入词的秦观和 大晟领袖周邦彦等。 该时期的词作格调高雅,风格多样,具有 深远的影响力;词人成群崛起,词的创作 整体效应好。各种风格流派开始萌动、发 展。如,苏轼的《蝶恋花· 春景》,周邦彦 的《苏幕遮》、《少年游》等
宋词繁荣昌盛的原因
1.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 2.崇文抑武的国策
3.士大夫的优裕生活
4.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
3.过渡期:此时正值宋朝天下大乱的
特时期,北宋政权灭亡,南宋政权建立。动 荡的时局,必然也会波及词坛。 宋词局面的特征是:一、乱。国家乱,故词 坛也乱。乱在流派纷呈。整体以晏殊、柳永、 周邦彦和秦观的词风为主调,婉约派唱主旋 律;豪放派崭露头角,加上变乱突发,于是 豪放词风挑起宋词发展的大梁;也出现了隐 逸词风、俳谐体等其他流派。 二、任何人都可以作词。只要有意愿,不分 文人武将、君子小人、男性女性都在作词。 最典型的例子当数中国伟大女性文学家李清 照。
豪放词派的发展
蓄势:起初,由北宋著名词人范仲淹写下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 之先声,之后豪放词派就进入蓄势待发的 阶段。 奠基:《江城子· 密州出猎》被认为是苏 轼的第一首豪放词,他大力提倡写壮词, 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 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当时学苏词的 人只有十之一二,学曹柳者有十之七八, 但豪放词派毕竟肇始于此。
浅谈宋词发展史
————吟王朝之兴亡,唱时代之盛衰
一、宋词的发展脉络
1、立业期 2、昌盛期 3、过渡期 4、狂放期 5、精进期 6、收束期
01、立业期:宋朝发展到真宗、仁宗年
间,百姓安居乐业、百业渐次复兴。文 化事业逐步壮大,诗词创作开始活跃, 五代词人的集子广为流传。 0 宋代第一批以晏殊、柳永为代表的词人 粉墨登场,以他们的艺术造诣成功地演 绎了宋词发展史的序曲。其中晏殊的代 表作有:《浣溪沙》、《鹊踏枝》等, 而柳永的代表词为《雨霖铃》
【延续】
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 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 古、刘辰翁等。他们继承辛 弃疾的词风,赋词依然雄豪, 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恢复 无望,风雅词盛,渐倾词坛 及豪放词人偏擅粗直词风等 原因,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 粗嚣、或返典雅,而悲灰之 气渐趋浓郁则是当时所有豪 放词人的共同趋向。
4.狂放期:靖康之变后,以宋高宗赵构
为主的最高统治者集团,腐败懦弱,社会 黑暗不堪。爱国文人只能将心中的愤恨发 泄在词作中, 所以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就是豪放词风。 彼时的代表人物有写下《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 的陆游、创作出《清平 乐· 忆吴江赏木樨》的辛弃疾等。
5.精进期:自第一次与
金人议和之后,南宋政 权日趋稳定。经济慢慢 复苏,城市日渐繁荣。 于是求和求存又成了唯 一的国策,人们也渐渐 麻木,越发奢靡堕落了。 彼时,词继续向精、深、 细、美的方向发展,婉 约词风又唱起了主旋律 了。
6.收束期:宋词发展到这个时期,
虽没有明显衰减之势,甚至出现了 周密、张炎等杰出的词人及佳作。 但是,可悲的是,宋王朝灭亡了, 宋词的发展就只能戛然而止,即使 再美的词作,至此也只能化作一声 叹息。当中,周密的代表作有《木 兰花慢· 断桥残雪》,张炎的有《南 浦· 春水》等。
二、宋词的两大 流派
【顶峰】 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 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 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 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 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 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 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 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 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 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 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 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
清丽柔和的阴柔美
代表人物: 李煜、晏殊、欧阳修、晏几道、李 清照、柳永、秦观、周邦彦
豪放派
1.题材上: 突破陈规,举凡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是诗人 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入词。词从“樽前”、 “花间”走向较为广阔的人生。 2.语言上: 改花间词人镂金描彩的作风,用诗句入词,偶尔也 运用口语,每每放笔直书,豪迈奔放。举凡经、史、 子、集中的书面语言及可利用的口语都拿来为我所 用,语言铿锵,感情强烈。 3.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