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功和能
3.1 功
讨论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正功的意义是:力对物体做功,向物体提供能量, 即受力物体获得了能量。 负功的意义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向外输出 能量(以消耗自身的能量为代价),即负功表示 物体失去了能量。
3.1 功
功率
定义: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W(读作瓦) 1W=1J/S 1KW=1000W
大学物理基础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复习
3.起重机以1.0m/s2的加速度将质量 m=1000kg的货物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竖直上升g 取10m/s2,那么 (1)求在头1s内起重机对货物做功的平均功率? (2)求在1s末起重机对货物做功的即时功率?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①如图,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从高度 是 h1 位置,竖直向下运动到高度为 h2 的 位置,求重力的功?
3.1 功
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拉力F的大小为100N,(cos3
7°=0.8,sin37°=0.6)求: (1)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2)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解:(1)拉力做的功是
3.1 功
(2)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是
3.1 功
例2-2 如图2-6所示,10.0N的恒力施于割草机,如果手柄与运动方向 所成的角度是30°,当割草机通过90.0m时,人做的功是多少?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摩擦力做功
二、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滑动摩擦力可以不பைடு நூலகம்功 比如汽车在地面行驶,地对车的摩擦力对车做 负功,但车对地的摩擦力对地就不做功,有力 但无位移。 2.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 如货车车厢内放一木箱,货车突然加速,木 箱相对货车向后滑动,但相对地面向前运动, 则货车对木箱的滑动摩擦力做正功。
WG mgh 1 mgh 2
②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是h1的A 点,沿着长为l倾斜的直线AB向下运动到 高度为h2的B点,求重力的功?
WG mgh 1 mgh 2
③如图,质量为 m 的物体由高 h1 处的 A 点沿曲线运动到高度为 h2 的 B 点,求重 力的功?
WG mgh 1 mgh 2
5 单位:焦耳( J )
3.3 动能定理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为173 kg,轨道速度为7.2km/s,求它的动能是多少?
1 解:根据 E mv 2 k 2
卫星动能:
得,
1 3 9 E k 173(7.2 10 )J 4.48 10 J 2
x1
F
X2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表达式
1 2 1 2 W弹 =-E p kx1 kx2 2 2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性质
A.弹性力做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质点所 行经的路径无关。 B.若质点沿任何闭合路径运动一周时,弹性 力做功也必为零。 C.弹簧变形减少时,弹性力做正功; 弹簧变形增加时,弹性力做负功。
3.3 动能定理
动能
简单的说就是指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是能量的一种 它的国际单位制下单位是焦耳(J),简称焦。 是标量,即只有大小而不存在方向。 动能具有瞬时性,是指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 的功等于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动能是状态量, 无负值。
3.3 动能定理
合外力(物体所受的外力的总和,根据方向以及受力 大小通过正交法[1]能计算出物体最终的合力方向及 大小) 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末动 能减初动能。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练习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为50 J, 则( ) A.重力做功为50 J B.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50 J C.物体的动能一定减少50 J D.重力做了50 J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弹性力的功
探究1:用外力将弹簧从原长缓慢拉长X,弹簧的劲度系 数 为K.计算弹力所做的功?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综上所述,可得关于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 功的关系的普遍结论是: 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减 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重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物 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其定量关系式为:WG=-△EP=EPl-EP2即重力对 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的负值。
练习
例1. 如图1所示,木块A放在木板B上表面左端,现 用水平恒力F将A拉至B的右端,已知A、B间的摩擦 力大小为f。第一次将木板固定在地面上,f对A做功 数值为W1,此次过程中产生热量为Q1;第二次木板 B可以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自由滑动,这一次f对A做功 数值为W2,此过程中产生热量为Q2,则 ( ) A.W1<W2,Q1=Q2 B.W1≠W2,Q1=Q2 C.W1<W2,Q1<Q2 D.Wl=W2,Q1<Q2
3.1 功
功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1J=1N· m 功是标量,只有大小跟正负。
3.1 功
正功、负功的定义
当0°≤α<90°时,cosα为正值, W为正值, 称为力对物体做正功,或称为力对物体做功。 当α=90°时,cosα=0,W=0,力对物体做零功, 即力对物体不做功。 当90°<α≤180°时,cosα为负值, W为负值, 称为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 功。
3.3 动能定理 问题1:什么是动能?物体的动能和什么因素有 关?
• 思考:一架飞机在牵引力作用下(不计阻 力),在飞机跑道上加速运动,分析: (1)飞机的动能有没有变化? (2)飞机动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3 动能定理
问题2: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 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 加到v2,如图所示。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 公式,推导出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3.1 功
练习
一台起重机以F1=2.1×103N的牵引力,将质量 m=200kg的货物从静止起匀加速竖直向上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速度达到2m/s。如果该起重机 的额定功率是5×103W(g取10m/s2),求: (1)在此过程中起重机的平均功率。 (2)在此过程中起重机的最大瞬时功率。 (3)若要此货物匀速上升,则上升的速度是多 大?
3.1 功
功率
平均功率:表示做功的平均快慢,大小等于功 除以所用时间,或者力乘平均速度
瞬时功率:表示在某时刻或某位置做功的快慢, 大小等于力乘以瞬时速度
3.1 功
功率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就是机械正常条件下长时间工作的 最大功率 实际功率就是机械实际运行时的功率。机械 在功率不变时,其速度v与作用力F成反比
X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探究2.如图用力推小球,将弹簧压缩x,弹簧的劲度 系数为K。释放后小球被弹出的过程中,弹力做功多 大?
F
V
X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探究3.若从压缩量X1运动到压缩量为X2的过程 中,弹力做功是多少?
F
V
X2 X1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探究4.若从伸长量X1拉到伸长量为X2的过程中, 弹力做功是多少? o
大学物理基础
第三章 功和能
3.1 功
功的概念:
1.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 向上发生了位移,物理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 做了功。
2.在物理学中,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 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3.1 功
功的公式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 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W=Fscosα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势能
定义式:EP=mgh,即物体的重力势能Ep等于物 体的重量mg和它的高度h的乘积。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焦耳(J)。 重力势能是状态量。 重力势能是标量,即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势能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考虑到一个物体的改变量都是指末状态减去初 状态的,所以上边的三个关系式可以改写成 重力所做的功为:WG=mgΔh =mg(h1-h2) = —mg(h1-h2) WG=-△EP=EPl-EP2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重力做功的特点
(3)重力做功的这个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求 重力做功的简单而重要的方法,也正因为重力 做功有此特点,才能引入重力势能的概念。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势能
定义: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叫势能. 重力势能的概念:物体和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 具有的能量. 定义:通俗地说,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量叫重力势能,用符号Ep表示,物体的质量越 大,离地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3.1 功
练习
一个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它在力的方向上 移动了一段距离S。第一次在动摩擦因数为μ1的 水平面上,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第二次是 在动摩擦因数为μ2的水平面上,做的功为W2, 做功的功率为P2。已知μ1>μ2,则以下结论正 确的是(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3.2 几种常见力的功
摩擦力做功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 一、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 可以不做功。 2.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 相互转移(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 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相互作用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 的代数和总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