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秸杆养畜联户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二0一O年七月目录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2 建设规模与内容1.3 投资估算1.4 资金筹措1.5 项目建设期1.6 效益分析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市场供求分析2.1项目背景2.2项目建设必要性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及其产品方案3.1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3.2产品方案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4.l秸秆处理技术方案4.2养殖饲养技术方案第五章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5.1 项目选址原则5.2 建设地点5.3建设条件第六章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6.1承担单位基本情况6.2承担单位主营业务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1.总投资构成7.2投资估算依据7.3项目投资估算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8.1 项目组织管理8.2 政策保障措施8.3 资金保障措施8.4 工程施工保障措施8.5、管理保障措施第九章效益分析9.1经济效益分析9.2社会效益9.3生态效益第十章项目招标方案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县秸秆养畜联户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新疆**县秸秆养畜联户示范项目1.1.2建设性质:新建1.1.3建设地点: 20户联户带动示范户、**县喜羊羊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1.1.4建设单位:**县草原工作站1.1.5法人代表:沙拉木·纳斯尔()1.1.6项目主管部门:**县畜牧兽医局1.2 建设规模与内容1.2.1 秸秆处理设施新建青贮窖8040立方米,需104.5万元;秸秆压块、包膜机3套,需18万元小型饲料加工设备:2套,需4万元。
1.2.2 秸秆处理物资购置氨化尿素20吨、氨化膜1吨和微贮菌种4000袋,共需10万元。
1.2.3改良体系建设购进肉羊种公羊15头,共需11万元。
1.2.4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棚圈10座,180m2/座,合计1800 m2,共需126万元。
1.2.6科技推广费培训农牧民200人,投入2万元。
技术推广设备,投入1.5万元。
1.2.7编制可研、初设、计划等费用编制可行性报告及附件的费用为3万元。
1.3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由以下五方面构成,一是土建工程(建设青贮氨化窖、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等)共计230.5万元;二是秸秆处理设备和饲料加工设备购置,共计22万元;三是秸秆处理物资和改良体系建设所需购置的各种物资,共计21万元;四是科技推广费与培训费用 3.5万元;五是可研、初设报告等各种文件的编制费3万元。
1.4 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总投入280万元。
其中中央投资100万元,占总投资的35.7%;自治区、地、县投资40万元(其中自治区32万元,地级财政4万元,县级财政4万元),占总投资的14.3%;自筹140万元,占总投资的50%。
1.5 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两年(2013年-2014年)。
1.6 效益分析1.6.1 经济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年可生产青贮6400吨,圈舍1800平方米,重点扶持20户秸秆养畜示范户,培训200人次农牧民,项目示范场可进一步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效率,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为秸秆加工利润,年可新增青贮及微贮秸秆6400吨。
有效推动以种带养,种养结合的模式,提高秸秆等农副产品的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1.6.2 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该项目建成后通过充分利用农作物秸杆养畜过腹还田,实行农牧结合,不但可以增加畜产品产量,提高**县的畜产品在区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还可以减少天然草场的载畜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县秸秆养畜示范县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是根据农业部《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请指南》,进行编制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市场供求分析2.1项目背景在自治区畜牧厅和地区畜牧局的大力支持下,**县根据自身的自然、地理和农业条件,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
在农业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项目 (2010年—2015年)”的建设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草原生态需要保护,另一方面大量牲畜进入农区,需要培育一批养殖示范场(小区)、专业户,为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更好地完成秸秆养畜示范场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2年起,我县在农区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在棉田四周遮荫带种植草带,划拨饲草料基地等方式建设人工草地,再加上农区10余万吨(干物质)的秸秆,为我县农区秸秆养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2012年末,全县牲畜存栏19.6万头,其中羊存栏18.46万头:出栏11.99万头,出栏率65%;产羊肉1616吨;户均养羊36.5只,畜牧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快的提高,发展畜牧业成为**县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捷径之路。
**县农业发展较快,种植大量粮、菜、果的同时,还生产了数量巨大的人类和单胃家畜难以利用的农作物秸秆、饼和粕等粮油加工副产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的加快,家用电器的普及,电力、燃气等新型高效、卫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农作物秸秆也越来越少的作为燃料使用,大量地被废弃,或堆积于交通道路、水利设施、村前屋后,或被付之一炬,成为造成交通安全事故、水利设施堵塞、影响村镇环境卫生,造成大气污染、发生火灾等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最大限度地、合理地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粮、油加工副产品,己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重要问题。
**县正是从大力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其它粮油加工副产品,繁育、育肥当地优良的肉羊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在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示范带动广大农户发展并作大做强肉羊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保护农村环境,努力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秸秆养畜项目的资金扶持,**县秸秆利用率将逐步提高,肉羊养殖规模将会逐步扩大,新技术的投入和转化促使农牧民的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这样必将增加农牧民肉羊养殖效益,增强农牧民养殖肉羊积极性,扩大养殖规模。
2.2项目建设必要性2.2.1**县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广大农牧民有利用农作物秸秆养畜的传统习惯,且畜牧业以饲养草食家畜为主。
2012年**县牲畜存栏19.6万头(只),人均占有牲畜4.6头(只),其中,70%以上的牲畜分部在农区,且集中连片,农区畜牧业在县畜牧业中占主导地位,是开展秸秆养畜示范的理想地区。
2.2.2**县草场面积300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约195.05万亩,其大多为荒漠半荒漠草场,植被稀疏、牧草品质差,由于长期超载过牧,草原畜牧业正面临着草场退化,载畜能力下降、草原生态恶化等问题。
要进一步发展畜牧业,在农区畜牧业上做文章,大力发展农区草食家畜,通过秸秆养畜,置换天然草场放牧牲畜,是解决天然草场严重退化问题的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2.2.3 **县是阿克苏地区最为贫困的县,主要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有大量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1万亩,2012年播种面积达到11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万亩,总产2290万吨,棉花播种面积7.5万亩,总产6050吨(皮棉),苜蓿累计种植面积1.5万亩,总产1.8万吨,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 6.7万吨(湿料),农区丰富的秸秆资源,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来源,为开展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创造了物质条件。
2.2.4**县虽然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有数量客观的草食家畜,但秸秆加工、利用、转化率底。
2013年全县种植正播玉米0.3万亩,复播玉米1.59万亩,共播种面积1.89万亩;其中正播玉米秸秆产量为1.2万吨(湿料);复播玉米秸秆产量为4.77万吨(湿料),预计秸秆产量将达到 5.97万吨,预计全县农作物秸秆产量达到7.77万吨;秸秆加工量仅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31.8%,农区草畜不平衡的矛盾表现为农副产品及农作物秸秆加工、调制跟不上牲畜对饲草的需要。
实施该项目可进一步挖掘秸秆资源利用的潜力,提高秸秆加工利用水平,即减小了秸秆焚烧的浪费,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预计“十二五”末,农作物秸秆产量9.66万吨,饲草料加工调制11.3万吨。
2.2.5 伴随着全国性的粮棉产品过剩,客观上产生了大量弃耕和撂荒地,也加重了土地的沙化和盐碱化,因此,通过实施该项目,利用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通过连片开发,巩固提高,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建立粮、经、草三元种植机构,促进农牧结合,走良性发展道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刻不容缓。
因此,项目建设对促进**县畜牧经济增长,畜牧业结构调整、秸秆资源开发利用,增强畜牧养殖和饲料业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效益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及其产品方案3.1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3.1.1 秸秆处理设施青贮窖的建设采取统一的建设标准进行建设,共新建青贮窖8040立方米(330×20户+720×2座);秸秆压块、包膜机:3套小型饲料加工设备:2套。
3.1.2 秸秆处理物资购置的氨化尿素20吨、氨化膜1吨和微贮菌种4000袋。
3.1.3改良体系建设购进肉羊种公羊15头。
3.1.4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本项目的棚圈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按照图纸标准施工,做到统一设计,统一规格,统一材料,统一施工。
计划新建棚圈10座,180m2/座,共计1800 m2。
3.1.6科技推广费科技推广及培训农牧民200人,投入2万元。
3.1.7编制可研、初设、计划等费用编制可行性报告及附件的费用为3万元。
3.2产品方案项目建成后,依托**县的优势品种资源和规模经营优势,着力培育、提高阿克苏地区绿色优质羊肉;通过科学饲养,规范管理,适时出栏,充分发挥项目的作用,提高肉羊的生产潜力,生产优质、安全、高价位羊肉,年新增出栏肉羊4000头,同时与屠宰加工企业建立契约关系,进一步提高公司及其相关农。
牧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建设8040立方米的青贮窖,可加工青贮饲料6400吨(干料)。
目前新疆喜羊羊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与养殖户已建立合作关系,为产品采用养殖户+合作社(基地)+公司的模式进行销售提供了可靠保障。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4.l秸秆处理技术方案4.1.1青贮饲料的特点青贮饲料是**县充分利用青饲料资源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手段。
青贮饲料就是将新鲜的植物铡碎,填装于青贮窖内,经压实,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和化学作用,在密闭的条件下调制而成的。
是一种可贮藏的青饲料。
青贮饲料可以较好地保持青饲料中的营养成份,适口性好,易消化。
并且制作青贮的原料来源很广,一些无毒的新鲜植物茎叶、秸秆、块茎等都可以作为调制青贮的原料。
一般青玉米秆、禾本科草均为上等的原料。
项目区由于玉米种植面积大,收果穗后的青玉米秆或带穗的全株玉米是最佳的青贮原料,应全面推广玉米青贮工作,保证家畜四季饲料的供给的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