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石力学-第一章01

岩石力学-第一章01


•过于追求“精确”
2020/4/4
《岩石力学》
3
➢ 地质力学理论
不足:•过分强调节理、裂隙作用
•过分依赖经验、忽视理论
现代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现在)
➢ 复杂多样的力学模型;
➢ 各种理论、方法的应用,特别是非线性理论的应用;
➢ 建立了自己的分析原理和计算方法
•损伤力学
•离散元
•DDA法
•流形法
14
1.6 岩土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地壳 地球,赤道半径(6378.140km),两极半径(6356.779km)。 大约有70.8%的面积海域,有29.2%的面积为陆地。 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
地球内部构造
1-地壳;2-地幔;3-地核;4-液态外部地核; 51-固5 态内部地核;6-软流圈;7-岩石圈
2020/4/4
《岩石力学》
6
研究方法
➢ 工程地质研究方法 ➢ 科学实验方法 ➢ 数学力学分析方法
•力学模型 •分析方法
⊙数值分析方法 ⊙模糊聚类和概率分析
⊙模拟分析 ➢ 整体综合分析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并考虑多种因素 •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与不确定性研究方法
2020/4/4
《岩石力学》
7
1.4 地下工程的特点
第一章 绪论
1.1岩石力学定义 岩石力学的学科性质
➢ 新兴学科 ➢ 边缘学科 ➢ 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基础学科
岩石力学应用范围
➢ 与岩石工程相关的工程领域
岩石力学定义
➢ 研究岩石的力学性状(behaviour)的一门理论科学, 同时也是应用科学;
➢ 是力学的一个分支; ➢ 研究岩石对于各种物理环境的力场所产生的效应;
•扰动状态概念理论
➢ 不确定性分析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 系统科学
2020/4/4
《岩石力学》
4
1.3岩石力学的研究范畴和内容、研究方法
研究范畴和内容
➢ 岩体的地质力学模型及其特征
➢ 岩石与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 研究岩体起始应力状态以获取地下结构及围岩稳定 性分析所必须的外荷载条件
➢ 岩体中开挖卸载引起岩体应力状态的重分布及围岩 应力集中的计算理论、计算方法,围岩稳定性的评 价、预测以及由此引起的支护原理、支护方式、方 法,支护结构体系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
地下工程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围岩抗力;
几何不稳定结构在地下可以是稳定的;
2020/4/4
《岩石力学》
8
1.5 影响因素与约定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三个重要因素
➢ 矿物: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 元素和化合物;
➢ 结构: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 相互结合的情况;
2000 [7] 《岩石力学基础教程》,侯公羽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 [8] 《Engineering Rock Mechanics》,上、下卷(中译本)J.A.
Hudson; J.P. Harrison 著,冯夏庭等译,科学出版社,2009 [9] 《岩体力学性质》,李先炜 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
➢ 构造:组成成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排列关系;
约定
➢ 岩石为不分“岩体”和“岩块”时的统称; ➢ 岩体=岩块+弱面 ➢ 岩体中由弱面分割包围的即是岩块;
2020/4/4
《岩石力学》
9
主要参考书
[1] 《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2] 《高等岩石力学》,周维垣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 [3] 《岩石力学基础》,张清、杜静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4] 《岩石力学简明教程》,李世平等编.北京:煤炭 工业出版社,1996 [5] 《岩体力学》,沈明荣主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6] 《矿山岩体力学》,高延法、张庆松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过程对岩体工程稳定性 的影响及其优化
2020/4/4
《岩石力学》
5
岩石力学在岩体工程中的应用
➢ 地下硐室围岩的稳定性研究
•应力分布
•围岩变形
•围岩压力
•围岩加固
➢ 岩坡的稳定性研究
•稳定性
•应力分布、变形和破坏
•岩坡的失稳
➢ 岩基的稳定性研究
•应力
•变形
•承载力 •稳定性
2020/4/4
《岩石力学》
1
Hale Waihona Puke 建议的定义➢ 由于岩石力学性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 岩石力学是一门认识和控制岩石系统的力学行为和
工程功能的科学。
研究岩石力学的目的
➢ 地下工程事故中,约1/3—1/2是由于支护不当或支护 不及时造成的;
➢ 井巷工程成本中,支护及维护费用约占40—60%; ➢ 目的:科学、合理、安全地维护井巷的稳定性,降
岩石在组构和力学性质上与其他材料不同,如 岩石具有节理和塑性段的扩容(剪胀)现象等;
地下工程是先受力(原岩应力),后挖洞(开巷); 深埋巷道属于无限城问题,影响圈内自重可以
忽略;
大部分较长巷道可作为平面应变问题处理;
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围岩的变形 及支护所受的荷载与位移;
地下工程结构容许超负荷时具有可缩性;
低维护成本,减少支护事故。
2020/4/4
《岩石力学》
2
1.2岩石力学的发展和概貌
初级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 海姆净水压力假说
➢ 朗金假说
➢ 金尼克假说
经验理论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 普氏理论
➢ 太沙基理论
经典理论阶段
➢ 连续介质理论
不足:•忽视地应力的作用
•忽视施工过程(时变性)
10
11
12
13
国内、外有关岩石力学的主要杂志
(1)《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科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主编:Zimmeman,名誉主编: Hudson;Pergamon出版社和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出版;SCI、EI收录 (2)《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主编:Kovari和Einstein;Springer—Verlag出版; SCI、EI收录 (3)《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科学出版 社出版; EI收录 (4)《岩土力学》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主办; EI收录 (5)《岩土工程学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 EI收录 (6)《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重庆大学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