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监测实习指导书

环境监测实习指导书

《环境监测》实习指导书
(环境工程专业)
工程学院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二○○七年九月
一、实习要求与目的:
通过实习应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环境监测工作的性质,任务及在环境保护中所处的地位;
2、了解环境监测工作的流程,容;
3、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4、扩大知识面,补充课堂与学校实验室所学习不到的知识与容;
5、发现自身知识水平的不足,有利以后学习中有目的的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二、实习容:
校园环境质量监测。

结合水、气、土壤、噪声等校园环境,分组选题,开展监测方案设计,组织课堂讨论,形成实施方案;进行现场采样、现场分析和实验室分析,分析实验数据,编写总结报告,将研究结果在“工程学院”校园上发布。

本次实习容:校园空气质量监测。

三、校园空气质量监测的有关事项
1、监测方案的制定:
拟订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布点、样品采集、样品保存、样品预处理、采用方法、质量保证等有关容。

要求学生选定不同环境要素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和要求制定出监测方案。

2、实验目的:
⑴根据布点采样原则,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布点
⑵确定正确的采样时间和频率
⑶掌握测定空气中SO2、NO X和TSP的采样和监测方法
⑷根据三项污染物测定结果,计算API,并能正确描述空气质量状况
3、实验方法
⑴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⑵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⑶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4、实验仪器:
⑴多孔玻板吸收管(棕色和无色), 多孔玻板吸收瓶
⑵双球玻璃管(装三氧化铬—石英砂)。

⑶空气采样器
⑷分光光度计
⑸比色管10ml
⑹中流量采样器
(7)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
(8)气压计。

(9)温度计。

(10)分析天平:(感量0.1mg)。

5、实验操作方法
⑴布点:按照布点采样原则,用功能区布点法进行布点
⑵ SO2的测定:
①标准曲线的绘制:取14支10ml具塞比色管,分A、B两组,每组7支,分别对应编号。

A组按下表配制标准溶液系列:
B组各管加入1.00mL0.05%PRA溶液,A组各管分别加入0.5mL0.60%氨磺酸钠溶液和0.5ml1.5mol/L氢氧化钠溶液,混匀,再逐管迅速将溶液全部倒入对应编号并盛有PRA溶液的B管中,立即具塞混匀后放入显色15分钟,用1cm比色皿,在波长577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整个测定过程在25℃空调中进行.
②采样
短时间采样: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高低,采用装10.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避光采样60分钟。

采样时吸收液温度的最佳围在23—29℃围。

24h采样:用装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2~0.3L/min的流量采样。

吸收液温度须保持在23℃~29℃。

③样品测定:采样后样品放置20min,以使臭氧分解。

短时间样品:将吸收管中样品溶液全部移入10ml比色管中,用甲醛吸收液稀释至标线,加0.5ml氨磺酸钠溶液,混匀,放置10min以除去氮氧化物的干扰,以下步骤同标准曲线的绘制。

24h样品:将吸收瓶中样品全部移入50ml容量瓶(或具塞比色管)中,用甲醛吸收液稀释至标线。

吸取适量样品溶液(2~10ml于10ml比色管中,用吸收液稀释至标线,加0.5ml 氨基磺酸钠溶液,混匀,放置10min以除去氮氧化物的干扰,以下步骤同标准曲线的绘制。

⑶NO X的测定
①标准曲线的绘制:取7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下表配制标准系列。

摇匀,避开直射,放置20min,用1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②采样:用一支装5.00ml采样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进气口接氧化管,并使管口略微向下倾斜,以免当潮湿空气将氧化剂弄湿,而污染吸收液.将吸收管的出气口与大气采样器相连接。

以0.3L/min的流量抽取空气30-40分钟,若氮氧化物含量很低,可增加采样量,避光采样至吸收液呈微红色为止,记录采样时间和地点,密封好采样管,带回实验室当日测定。

若吸收液不变色,应延长采样时间采量应不少于6L。

应测定采样现场的温度和大气压力并作好记录。

③样品测定:采样后,放置15min,将样品溶液直接移入1cm比色皿中,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和条件测定试剂空白溶液和样品溶液的收光度。

⑷TSP的测定
①滤膜准备: 用光照检查滤膜, 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采样,然后将滤膜放在平衡室平衡24h,并称重(精确到0.1mg) 记下滤膜重量. 将其平展地放在光滑洁净的
纸袋.
②采样:到达采样点后, 将已恒重的滤膜用小镊子取出,“毛”面向上,平放在采样夹的网托上,拧紧采样夹,以100L/min的流量采样1h。

采样5min后和采样结束前5min各记录一次压力值. 采样后,用镊子小心取下滤膜,使采样“毛”面朝,以采样有效面积的长边为中线对叠好,放回表面光滑的纸袋.
③称重:将采样后的滤膜在平衡室平衡24h,迅速称重,读数准确至0.1mg。

四、实习要求:
1、纪律要求: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不得迟到,早退.生病,办理急事需办理请假手续,并提交请假条.无故缺席者将严格处理.
2、考勤:每日签到,由各组长负责考勤.实习结束时将考勤纪录上交带队教师.
3、组长负责制:一般以一个实习单位为一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人数多的可增加一位副组长.组长负责每日考勤,每日向带队教师的工作汇报,及与实习单位的日常沟通与联络.
五、实习成果要求:
1)实习日记:每日详细纪录实习工作情况,容.
2)实习报告:实习结束时,每位学生必须提交一份实习报告。

容包括:
实习的容总结,包括校园空气质量监测容及评价,实习的心得体会,找出自己的差距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六、实习成绩评定:
实习的成绩由3部分综合评定得出:实习日记,考勤情况,实习报告。

附: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环境监测实验技术》徐玉新等自编教材。

参考书目:1.《环境监测》(修订版)奚旦立等编,高等教育,
2.《环境监测》何增耀主编,农业 1994.5
补充材料:
一、校园空气质量监测
1、校园大气监测方案的制订
对监测区进行现场调查,对以下调查容以表格或其他能清晰表达的形式加以记录。

①监测区大气污染源、数量、方位、排出口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量、排放方式,同时了解所用原料、燃料及消耗量等。

②监测区周边大气污染源的类型、数量、方位及排放量。

③监测区周围边的交通运输引起的污染情况、车流量。

④监测时段校园气象资料: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等。

⑤监测区在整个城市中的位置。

⑥校园区域划分:“居住区”、“教学区”、“实习工厂”及每个区的绿化情况。

⑦其他你认为应该调查的容。

大气监测方案是大气监测实施的依据,制订方案时,可模仿案例。

2、校园空气监测及结果分析
(1)实施大气监测具体安排全班同学分成9组,分别负责布设点上的采样及样品分析;大气采样前,试剂、试液的准备、配制,并对采样仪器进行调试,查看采样器及采样点电源配备等情况,由学生自己安排完成。

(2)大气采样时间及采样频率安排监测实习过程中,大气采样至少连续二天,每天每个采样点采集2-3次样。

采样情况记录以表格形式列出。

(3)大气监测结果及分析样品采集完,按照规定立即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各项目分析监测及数据处理方法参看我国大气项目标准分析方法,即《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最后将结果汇总在表格中。

3、对校园的空气质量进行简单评价
全班同学在一起对大气监测结果进行讨论并对校园的大气质量进行简单评价,要求学生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意见。

期望学生对监测实习的组织形式提出好的改进意见。

(1)对监测结果讨论的容及方式首先每一个采样点上的采样人员介绍本采样点及其周围环境;监测过程中出现哪些异常问题,对本组所得监测结果进行总结;找出本组各采样时段不同的大气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同一天的不同时段及不同天的同一相应时段各污染物的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其他组的相应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本采样点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

(2)对校园空气质量评价将校园的大气质量与国家相应标准比较得出结论;分析校园大气质量现状。

找出出现目前校园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的原因;预测未来两年的校园大气质量;提出改善校园空气环境质量的建议及措施。

二、《环境监测实习》报告(总结)
学生通过两周的环境监测实习,应进行系统的总结工作,要求学生完成以下总结报告。

①大气监测实施方案(自己制订的)。

②大气监测实习报告包括以下容:
a、说明实习目的。

b、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整个实习过程;说明整个大气的监测结果。

c、对监测结果的讨论及说明,并对校园大气质量进行简单评价。

d、总结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经验及教训,实习训练过程中的体会及收获。

实习报告(总结)要求:统一的打印封面,容用A4纸手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