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河道管理条例

辽宁省河道管理条例

【发布单位】80601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4-06-09
【生效日期】1984-06-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辽宁省河道管理条例
(1984年6月9日辽宁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为了加强河道管理,保障工农业生产、铁路、公路、水运交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合理开发利用江河水土资源,促进四化建设,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河道的统一管理。

县(区)以上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的水利部门为河道主管部门,负责江河流域规划、河道管理、防洪调度及各项业务指导。

第三条第三条市区河段,由城建部门负责管理,按照江河流域规划的要求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安排,加强河道管理、整治和防洪工作。

郊区河段,由水利部门负责管理。

通航航道,由交通部门负责管理、整治和疏浚。

任何单位修建闸坝等工程设施,都要按交通部门要求,保证正常通航。

第四条第四条各地要根据需要,充实和加强河道管理机构,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切实搞好河道管理。

第五条第五条城乡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二章河道管理
第六条第六条河道和两岸的堤防、护岸工程、护堤地、水流以及河道滩地的砂、石、土料,统由河道管理部门规划、整治和管理。

第七条第七条按国家规划修筑的两岸大堤之间为河道的行洪范围。

无堤河段,可按设计
洪水确定行洪范围。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擅自缩窄河道,不准擅自在河道修建套堤、工厂、泵站、房屋、码头、高渠、高路,严禁堆放物资、倾倒矿渣、煤灰、垃圾。

已经设置的影响
行洪的障碍物,要本着“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限期清除。

未清除前,须向河道管理部门缴
纳占河费。

在《辽宁省河道管理暂行条例》公布之后形成的行洪障碍,在规定期限内拒不处
理的,要追究设障单位领导人的责任。

在限期内未及时清理的,设障单位要对受危害地区采
取安全措施,并报河道管理部门批准实施。

第八条第八条在河流上修建工程,要按分级管理权限,报河道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在流
域面积大于五千平方公里的大型河流上,由省审核;在流域面积介于一千至五千平方公里之
间的中型河流上,由市(地)审核;在流域面积小于一千平方公里的小型河流上,由县(区)审核。

跨市(地)、县(区)工程,由上一级审核。

在市区河段内修建工程,由河道主管部门会同城建部门审核。

第九条第九条修建跨河桥梁,必须在不影响原河道泄洪、排涝、通航和堤防安全的前提下,经河道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方可施工。

对审查意见不服的,由同级政府裁定。

雍水严重
的原有桥梁、引道,要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扩建。

在未改建、扩建之前,必须由桥梁管理单
位在汛前采取应急措施,保证安全渡汛。

第十条第十条不准在河道内修建危害对岸的导流、挑流工程。

凡新建、改建和拆除涉及
两个市(地)、县(区)或铁路、公路的工程,要按江河流域规划的要求进行设计,与有关
部门衔接后,报上级河道主管部门批准,施工中不得任意变更工程规模、标准和高程。

已造
成危害的导流、挑流工程,必须服从上级河道主管部门的裁定,限期拆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