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特效及后期合成》课程标准

《影视特效及后期合成》课程标准

《影视特效及后期合成》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影视特效与后期合成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1.前言《影视特效与后期合成》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三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课,是学生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开设的课程。

该课程是学生掌握影视后期编辑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开设一学期,教学时数为64学时,4学分。

1.1课程的性质《影视特效与后期合成》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主要是学习软件After Effects CS4, 这个软件是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影视后期特效制作软件之一,它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设计的各个领域,深受人们的重视,也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

1.2设计思路1.2.1课程设计理念该课程是依据“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影视后期合成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着重培养学生影视后期特效编辑能力,具备影视后期编辑特效的知识。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构成部分突出职业能力训练,理论知识学习围绕完成工作任务需要进行,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教学形式可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实习等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实践形式。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1.2.2课程设计思路结合实例讲解的理论知识只是组成这门课教学模式的基础,我们通过视频教学的录制、电子书的制作,项目制作等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于该门课中。

使学生能够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更好的、更充分的理解吸收。

(1)突破传统的教一步学一步的教学模式,实施互动式教学。

在热烈的学习气氛中感受AE带给大家的视觉震撼。

(2)课程内容与行业接轨,以与行业零距离为出发点,设计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实践教学部分及项目制作部分。

(3)加强学生对课程理解和认识,制作学生课下观看的电子杂志,其中囊括后期合成行业应用,市场动态,精彩大片制作亮点及制作揭秘,名人采访,及优秀实例讲解等。

(4)注重引导学生的设计思想的培养。

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慢慢积累得到一个完善的、创新的思维模式。

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方法的运用,达到这一目的。

有了设计思想的设计,才是完美的设计。

(5)结合实际项目,完成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

2.课程目标课程的(教学)知识目标:(1)了解影视视频特效制作的原理,能够运用AE进行影视特效编辑。

(2)能够将AE与其他计算机绘图及动画制作软件结合应用。

(3)理解影视片头、栏目包装的后期合成流程,能够独立完成一部完成的影视短片创作。

课程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目标:课程的专业素质目标:(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2)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3)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意识(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5)具有良好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6)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3.课程内容和要求第1章影视后期合成概述1.1影视后期合成基础1.2 认识Adobe After Effects1.3 Adobe After Effects典型工作过程第2章图层与遮罩动画的制作2.1 图层的创建与使用2.2 图层的基本操作2.3 图层的高级操作2.4 遮罩动画的制作项目小结拓展练习第3章绘图工具与文字特效3.1绘图工具的使用3.2预设文字动画3.3文字特效动画项目小结拓展练习第4章After Effects CS4的调色特效项目小结拓展练习第5章抠像特效5.1蓝屏抠像5.2亮度抠像5.3半透明抠像项目小结拓展练习第6章After Effects高级应用项目小结拓展练习第7章电视栏目片头制作4.实施建议4.1 教材编写①根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内容模块分级处理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设计思想。

②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需求,分解成若干个模块的工作项目,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试来组织教材内容,要加强多媒体制作技术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③教材应注意任务旨导,通俗易懂,把理论知识的掌握融入实践中去,避免枯燥讲述知识点,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内容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④教材编写应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要求、新形势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要求。

4.2教学建议(1)改革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

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做”相结合。

本课程是一门职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根据高职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特点,结合本课程的定位、目标和特点 坚持“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讲、学、做”融为一体的实训操作中 探索和实践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同时借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

(2)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将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举办学生专题讲课:课程设计结束后,请学生自己展示作品,并在台前讲述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使学生之间有更多更好的交流。

从而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结合实际项目:如电视片头制作,为学校制作宣传片花等。

使学生在真正的项目制作流程中积累更丰富的制作经验,培养更多的设计理念,并使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参观实习中得到更多的实践经验。

(5)定期举办学生优秀作品展,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4.3教学评价(一)考核标准本课程除了指导学生掌握AE的基本知识,教授学生使用AE制作动画及影视片头外,还要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根绝学习内容及大纲安排,每章节结束后设计一个团队合作完成的项目制作,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在项目制作过程中熟悉动画影视后期的完成流程,达到教学目标。

在课程考核方面,根据高职教学的特点,注重本科目多种形式的过程性评价:1、完成日常实践作业的数量和质量;2、能否按时完成作业;3、实践上机练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4、上课出勤率;5、期末考试成绩。

在其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上机制作能力。

(二)考核方式(三)具体措施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全面考察学生。

工作过程、最终产品、理论知识相结合综合考评学生成绩。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项目化策划(1)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基本规格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相当重要,它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是否准确定位,能否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结合,企校合作改革的发展之路”方向,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还是“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方案项目化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但有别于短期培训项目规划。

短期培训项目只是对某一区域的知识或技能进行项目规划,是有局限性的,而人才培养方案的项目化是对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等全面规划,是完整的、连续的。

可以基于岗位生产工作过程或岗位组织过程等多维空间来设计培养人才方案,解决专业与职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关系。

2.项目课程教学评价与效果测定项目评价是一项过程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判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全面考核,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作出全面评价。

通过评价既能检查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项目评价包括自评、小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运用多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机制能够全面的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1)学生自评对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培养学生形成自我总结与反思的习惯,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敢于展现自身优点并坦露缺点,可从完成任务情况、自我赏识、情感态度、团结协作、技能水平提高等方面进行自评。

(2)小组互评评价目的是测定小组成员合作精神、项目任务表现、角色等方面表现,培养其集体荣誉和团队精神。

(3)教师或专家对学生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整个任务完成中所起作用和表现作客观全面的把握。

具体可从生活、学习态度、知识能力、实践能力、作品质量等方面评价,给学生一个较为定性的评价。

最后将上述各评价结果汇总,按照一定的比例得出每个学生在项目课程中的总评成绩,在给学生的综合评价上应推行等级“优、良、中、差”加鼓励性评语的评价方法,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本课程提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立体教学资源根据课程目标、学生实际以及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等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应该建设由文字教材、PPT 课件和网络教材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为一体的配套教材,全套教材各司其职,以文字教材为中心,多媒体教学课件、仿真软件为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1)注重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标准的开发和应用。

(2)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挂图、幻灯片、投影片、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互转变,使学生从单独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4)校企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企业的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在此过程中进行实验实训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开创就业渠道。

(5) 建立开放式实验实训中心,使之具备职业技能考核、实验实训、现场教学的功能,将教学与培训教材合一、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二)课程教学资源库 1.总体情况学院校园网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物理上覆盖全院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等建筑物,100M 到桌面;校园网上已开通标准的INTERNET 服务,WWW 校园网与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资源平台连接可靠。

校园网大大方便了课程的教学和建设,拉近了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距离,加快了教学信息的沟通。

2.教学资源库分类与组成 教学资源库分类表电子教案 电子课件图书馆相关书籍和资料精品课程网 网络课堂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指导书教材、教案 教学指导书学生5编制说明执笔:马清审核:制定日期: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