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
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
万年寺
东晋隆安五年(401)创建时名普贤寺;唐乾符三年(876)慧 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称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重修时,明神宗赐额“圣寿万年寺”,为峨眉山上最早六大古寺 之一,是峨眉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全国重点寺院。寺内还有 称为峨眉镇山之宝的佛牙、贝叶经、御印,但是不对外开放。
魏晋时佛教传入,改观为寺,修建了普贤寺,从此峨眉山开始了 长达一千多年的普贤信仰。唐宋以后,佛教兴旺、寺庙增多、规模 逐渐扩大,四川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中心,峨眉山与五台山、 九华山、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有文物古迹点164 处,寺庙及博物馆的藏品6890多件,其中属于国家定级保护的文物 850多件,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报国寺
位于峨眉山麓的凤凰坪下,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占地60余亩, 海拔533米。寺院坐北朝南,占地百亩,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 庙、峨眉山佛教协会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始建 于明万历年间,原名会宗堂。报国寺,历史上经过数次修葺, 寺院得以完整保存,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维修、扩 建的次数最多,1993年,又新建了钟楼、鼓楼、茶园、法物流 通处,使报国寺更加庄严。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以东三十多公里的凌云山中部,与乐山城区隔 江相望,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位于临江石壁上, 为弥勒佛坐像,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建成与 普贤道场兴盛,一起迎来了佛教在中国西南方的鼎盛时期,象征光 明吉祥希望。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 势,普渡众生而发起,召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禅师圆寂以后, 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 建,直至唐德宗贞元19(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
报国寺殿宇雄伟,有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和普贤殿四重 屋宇,依山而建,逐级升高。报国寺原为山中第一大寺,其原 址在伏虎寺对岸的瑜伽河畔,康熙皇帝取佛经“四恩四报”中 “报国主恩”之意,御题“报国寺”匾额。
洗象池 清音阁
洪椿坪
仙峰寺
伏虎寺
雷音寺
峨眉山寺庙建筑,历史悠久,规模 宏大,构筑精巧,布局合理,与雄 伟旖旎的山水景色融为一体,是丰 富瑰丽的人文景观与得体独厚的自 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其梵宇宫殿、 庭阁桥廊,或隐于密林处,或立于 翠峰之颠,或建于幽壑之上,或依 于危崖之畔,依山取势,不拘一格, 飞角重檐,令人叫绝。
建于明代的无梁砖殿,为了避免 发生火灾,四壁都由红砖砌成,没 用一木一瓦,人称无梁砖殿,圆顶 方墙,直观朴素的体现中国古代天 圆地方的宇宙观。
宋代铸造的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铜 铸像一尊,高7.38米,重62吨,距今 已有一千余年,殿内供奉着普贤骑象, 为北宋古物,早在1961年,这座铜铁 佛像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像四周有七层环形龛座,原来供有 3000小铁佛像,现尚存328尊。
乐山大佛又称隐型睡佛,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联 襟而成,四肢齐全,体态匀称,面目清秀,安详地漂卧在青衣江山脊上, 仰面朝天,慈祥凝重,与峨眉山遥相呼应,形成了罕见的佛教人文景观。 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 成部分。
历史上寺庙最多时曾多达100多座,现存有寺庙约26座,其中最著 名的有金顶华藏寺、报国寺、万年寺、洗象池、清音阁、伏虎寺、 洪椿坪、仙峰寺,称为峨眉山八大寺。
金顶——华藏寺
金顶在地理概念上是指峨眉山的山顶,建筑概念 上是指峨眉山上的镏金屋顶,被称为金顶。明代朱 元璋第二十一子朱模笃信佛教,赏赐黄金3000两在 峨眉山最高处建――“大峨山金殿”,因金殿的瓦、 柱、门、棂等皆铜质渗金,阳光照耀之下,金光灿 烂,故俗称金顶,是全国最大的金殿。
大坪霁雪
严冬之时,峨眉山处处雪树冰花, 全山宛似银色世界,晴雪出霁。大 坪和环绕周围的群峰,组成了一朵 庞大的雪莲花,大坪如同花芯, “大坪霁雪”凝聚了峨眉山雪的形、 色之美。大坪观雪和登上金顶观雪 大不一样。金顶观雪是站在高峰之 巅,凭栏无瞩,遥望"岷山千里雪"; 而大坪观雪则在站在群峰环合的孤 峰平顶之上,环顾四壁峰林的"红 妆素裹",光朗空明的大千世界。
灵岩叠翠
灵岩地处峨眉金顶三峰的 后山麓。在灵岩寺遗址上, 向北眺望,迎面便是一幅万 山重叠的天然图画。近处, 青峰绵延起伏,茂林修竹, 点缀其间;远处,万佛顶、 千佛顶、金顶宛似座巨型翠 屏横亘天际,气象雄伟,三 峰挺拔而柔和的轮廓线十分 清晰。
龙门飞瀑
龙门峡“两山相对,如合水 从中出,绀碧无底”。两岸岩 石卓立,色如碧玉,刻削光 润”。入峡“千余尺,有两瀑 布各出一岩顶,从相对七、八 百尺高处倾下,岩根有盘石承 之, 激为飞雨溅沫,发出震耳 欲聋般轰鸣,这就是著名的龙 门飞瀑
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在墨西哥举行的第20届全委会上,全票通过峨眉 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
历史文化 自然景观
历史文化
峨眉山最初为人们所知并非佛教,而是道教,这里曾是道教看好的 风水宝地,被道教封为第七洞天——虚灵太妙洞天。从东汉年间,道 教在四川境内鹤鸣山诞生以来,峨眉山长期一直是道教胜地,与鹤鸣 山、青城山号称道教“蜀中三山”的代表。峨眉山至今还保留着很多 道教的地名,如天柱峰、玉皇坪、真人峰、玉蟾洞、三仙洞、遇仙洞、 雷洞坪等。传说公元九世纪末,被道家奉为北五祖的吕洞宾来这里修 仙问道,吕洞宾道号纯阳子,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这座纯阳殿, 是峨眉山中最负盛名的道观。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位于峨眉山主峰上,海拔 3077米,与万佛顶相邻,是峨眉游山的终点,佛教 重点寺院之一,始建于唐朝,是峨眉山寺庙和景点 最集中的地方,名胜云集,为峨眉精华所在。金顶 祥光由峨眉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组成。 十方普贤菩萨于2006年建成,高48米,代表阿弥陀 佛的48个愿望,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也是峨眉金 顶的中心。
小熊猫
枯叶蝶
白鹇
• 峨眉山的灵猴是野生藏酋猴,是猕猴属中最大的一种,属于国家二 级保护动物。这里的猴子极通人性,见人不惊、跟人嬉戏、与人同 乐,常结队向游人讨食,给游人带来许多乐趣,成为峨眉山的一道 活景观。
• 峨眉山生态猴区位于峨眉山清音阁、一线天至洪椿坪之间,为一段 狭长的幽谷,占地25公顷,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自然生态猴保护区。
自然景观
峨眉山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完好,自然遗产极其丰富,有天然“植物王国”、 “动物乐园”之称。2007年,峨眉山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 景区。
由于特殊的地形,充沛的雨量,多样的气候和复杂的土壤结构,为各类生物物 种的生长繁衍创造了绝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在方圆15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长着 高等植物3200多种。
峨眉山—乐山大佛
汇报人:张建华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 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4座山峰组 成,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在青衣江、大渡河之间 拔地而起,因山势逶迤,“如螓首蛾眉,细而长, 美而艳”而得名,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三千万年前,峨眉山地层强烈褶皱断裂抬升,经 历复杂作用后,形成了今天山顶与峨眉平原2700多 米的巨大高差。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M,高 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山的生物、土壤、气候 垂直带明显,形成繁多的动植物种类和丰富多彩的 自然景观,从山麓至山顶,就是“一日有四季,十 里不同天”的景象。
珙桐是珍稀植物,有“植物活化石”、“绿色大熊猫” 之称。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
桫椤是峨眉山最古老的蕨类植物,是距今约1.8亿多年前, 中生代侏罗纪留唯一幸存的木本蕨类。
珙桐
桫椤
杜鹃
峨眉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茂盛的植物,为众多的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繁殖的生态环境,全山共有 2300多种野生动物。四川的两栖动物为全国之冠,而峨眉山的占全川的36.7%;节肢动物中,以中华枯 叶蛱蝶和凤蝶最著名优美。目前全山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2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