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摘要: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其历史也是积厚流光。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的文化,对世界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亚洲一些国家,对其文化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关键字:中国,文化,世界,影响第一章绪论中国文化是华夏文化的基础,其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刻的内涵,对世界的影响也相当大。
中国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但是它确实是世界上现存的,并且会长期延续的最古老的亚洲文明。
第二章中国文化对亚洲的影响第一节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在古代,日本文明的形成仅仅是从中国的文化中吸取和融会的。
并且日本的文化是在在吸取中国文化所形成的一个悠久的历史。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最深的实在唐朝时期。
在那期间,日本多次派出了遣唐使、留学生以及僧人来中国进行交流学习。
通过对中国汉字的草书与楷书偏旁的研究,日本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
在当时对日本文化影响最深的就是鉴真东渡。
他为了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不畏艰险,六次东渡日本。
他在日本一共呆了10年,始终不渝地传布着唐代的文明,讲授着梵学的理论,从而增进了日本的梵学、医学、雕刻和建筑程度的进步。
日本的民族衣饰,也是在中国唐代服饰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日本江户时代的《装束要领抄》中提到:“[和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异益。
本邦通中华也始于汉,盛于唐世时。
朝廷命贤臣因循于徃古之衣冠而折衷于汉唐之制,其好者沿焉不好者草焉而为。
本邦之文物千岁不易之定式也。
”[1]在唐以前,日本的和服色彩比较单一,在唐朝文化的影响下,色彩变得鲜艳。
第二节中国文化对古朝鲜的影响中朝两国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自古以来就相互交流,形成了文化基础,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比中国人少,所以朝鲜文化的发展在古代是比较先进的。
早在汉武帝时期,武帝以其“未尝入见”[2]攻打卫氏朝鲜,由于魏氏集团内部分裂,最终汉军胜利。
武帝在其统领的地区设了四郡,此四郡与三韩族共同于朝鲜地区,正如此华夏的农作和耕种的文化、汉学文化和儒家的思想传入并成长在了朝鲜地区的许多地方。
到了隋唐时期,朝鲜接受汉文化己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且在日本吸收中国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甚至在15世纪以前朝鲜都是直接用的中国汉字。
为了更好地阅读中国书籍,由薛总创造的“吏读”法,就是利用中国的汉字的音来表示朝鲜的助词、助动词。
在服饰方面,无论是日本的和服还是朝鲜的服装都能找到汉服的影子。
朝鲜服装是中国明朝的汉服传入朝鲜后发展而成的服装,在朝鲜的李氏时代形成的,其特点是色泽鲜艳,没有口袋。
第三节中国文化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影响中国文化在亚洲除了对日本、朝鲜有影响外,对其他国家也有影响。
早在秦始皇时期,中国的文化就对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邻国以及东南亚周边国家有影响。
这其中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中医、语言、货币以及历法都对这些国家产生深远影响。
在秦朝时期,越南并未独立,只是秦朝管辖下的一个郡县,此时的越南已经学会了中原的养蚕技术、造纸技术以及其他生产技术,同时手工业也已传到了越南地区。
对于泰国,早在青铜时代,中国的瓷器、丝绸、制陶技术等就已经传入到泰国。
泰国有名的禄瓷器就是在中国烧瓷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及泰国的语言中也有一部分是吸收中国语言的词汇。
中国文化对南亚、东南亚影响最大的就是最早起始于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3]那时中国有一个率领了巨大的黄金、瓷器和丝绸的商船,开到了如今的泰国、越南、缅甸、印度、新加坡等国,他们与这些物品和珠宝的国家进行交换和回报。
如今,这些国家中有许多中国移民,他们继承并传播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现在,每到逢年过节我们都能看到当地的舞狮、舞龙。
还有清明节时扫墓,端午节时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时做灯笼。
第三章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尽管中国与欧洲相距甚远,但是欧洲的文化受中国文化的感化一点也不小。
从丝绸之路到四大发明西传,从瓷器技术到儒家文化的传播,甚至到如今各个国家所有的孔子学院,无一不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它甚至也敢变了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一节丝绸之路首次中国在欧洲的丝绸之路是在东汉时期的公元97年,那时甘英奉了当时的都护班超的命令出使了大秦即那时候的罗马帝国。
虽然甘英这次没能真正到达大秦,但也使得班超首次将丝绸之路从西亚一带一直打通延伸到了欧洲。
后来的中国漆器、陶瓷、铜镜、丝绸、养蚕技术、造纸、印刷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
丝绸之路也成为了西方与东方交流的大动脉。
此外,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纸张、丝绸、瓷器和其他商品运往西方,但对于中国的独特的文化和思想文化也将蔓延到西方。
在唐代,位于其的首都长安(丝绸之路东段)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第二节四大发明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虽然出现很早,但是直到13世纪开始才前前后后的传入到欧洲。
但尽管如此它们也对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正如马克思说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文化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的杠杆。
”[4]十五世纪的时候欧洲的古腾堡便率先推出了金属活字印刷,并且在接下来50年里这种技能就在欧洲的大大小小的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传播开来。
到了15世纪末,欧洲的200多而国家里已存在了1000多所印刷厂。
由于西方社会对印刷的需求,它促进了欧洲的改革与复兴。
中国的火药在第十三世纪被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欧洲人是在和阿拉伯人斗争中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火器,并在此后的时间改进了火器,并创造了相应的战术。
到后再火器也使得欧洲直接推动了骑士阶级的没落,而骑士又是最低等级的贵族又间接促使整个贵族阶级的衰落(军事力量的),同时,它为每个民族国家(从冷战时期)的统一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使整个战争从冷战的武器转变为多元化的战争模式,促进了矿产资源的开发(炸药),同时带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指南针亦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哥伦布发觉美洲的远航以及麦哲伦的全球远航供应了技巧的确保,同时也激励了远航,最终得到了地理大觉察的年代。
第三节瓷器中国的瓷器到明清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阶段尤其是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异军突起。
中国的瓷器经由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及法国东印度公司贩运或购买到欧洲。
销往欧洲的青瓷器,色彩和光彩的品种,其中以青花瓷为最,最常见的是明代青花瓷的时期。
在瓷器进入欧洲后,使得仍处于陶器和软质瓷的欧洲发生了大的变化。
在第十六世纪,德国,用混合黏土生产低温玻璃、软瓷,形状像一个半透明;意大利生产的软瓷和模仿中国的瓷器;荷兰出产的陶器,和仿照中国的青花瓷。
在17世纪的时候,法国成产陶器。
到了18世纪,英国成产红陶,并模仿中国的瓷器;西班牙建立了中国国家瓷器工厂;奥地利成为了欧洲第二个生产硬质器的国家。
瓷器对欧洲的影响说的欧洲人在后来见到瓷器就想到了中国,而提到中国又都想到了瓷器。
自那以后,欧洲人乃至把瓷器看成中国可以代替某种意义的词。
英国人在其英语中把中国叫为China,而China的本来的意义便是瓷器。
第四节儒家文化儒家文明在欧洲的传布始于第十六世纪,那个时候基督到达中国后举行对儒家精华体系的翻译并且将其对西方进行流传。
这其中包括罗明坚在对西方递送了他对《大学》、《孟子》的个别的翻译;利玛窦不光是将《四书》翻译成了拉丁文并且将其递送到了欧洲,并且她还在《利玛窦中国札记》[5]之中用了非常多的内容对儒家的文化以及它在社会中作用表示出了全盘而又具体的说明。
到了第十七世纪,西方的传播宗教的人士在对儒学精华的译文逐渐形成了某个领域,翻译的文章也越来越完善;在十八世纪中叶,已有相当数量的儒家著作译本及相关介绍经传教士之手流往西方。
第十八世纪的很多发蒙的思想家受到很大鼓动,并且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而孔子与儒学也因为这变为了启蒙运动的一壁旌旗。
在这此中,伏尔泰,在欧洲的法国的启蒙运动的领导人将中国的儒学进行尊崇,他和他的“百科全书”的中国的儒家思想作为否决欧洲君主政治的思维武器的政教合一;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兹使用中国的程朱理论的学说创建了古典的形而上学,而且他还用此形而上学来驳斥罗马天主教神学的开辟。
第四章中国文化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第一节中国文化对非洲的影响虽然中国和非洲之间的间隔非常迢遥,但中国与非洲的往来倒是友善的、积厚流光的,并且中非间也历史悠久了几千年。
早在汉代的时候,中国和非洲就起头彼此往来了,他们用自己的产品与对方进行互换。
有相传在公元前的某个世纪的期间,埃及有个女王克娄巴特拉的衣裳所使用的丝便是中国产的。
到了唐代期间,中国与那时的阿拉伯帝国(统领非洲的北部)起首有了交易,而且当时已经有少数的中国人进入到了非洲的南边,并在那里发展。
从此非洲开始出现唐朝的文化艺术。
在埃及、桑给巴尔、肯尼亚等地出现了唐代的钱币和青白瓷器。
在元代时期有一个地质学家朱思本早在第十四世纪便在地图上的非洲描画成一个向南延伸的三角形。
已故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称赞他的非洲图为“杰出成就”[6]。
中国与非洲文化交往最重要的时期是在明代。
那时郑和下西洋携带了大量的金银绸缎和瓷器去非洲。
在索马里北部有一个村子就以为纪念郑和的访问命名的叫“郑和屯”。
从那以后,中国的产品,如丝绸、瓷器、漆器和其他珍宝也不停地输入到非洲。
第二节中国文化对美洲的影响有人说美洲的文化与中国的没有交集,但其实不然,美洲的许多部落的语言和中国的有相似之处。
如在墨西哥有一群印第安人,他们生活在一个叫哇哈卡的地方,他们平时说话中的“你、我、他”的发音与中国古代人说话的发音类似。
在十五世纪的时候,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英国、荷兰等开始入侵美洲,这些人也同时将中国文化带到了这里。
中国文化对美洲影响最早而又最大的当属中国功夫,当时李小龙将中国的功夫发扬光大,传播到国外。
那时很多美洲的居民便是从李小龙身上对华夏的文化有了了解。
现在,李小龙确实变为了一个功夫偶像、心灵偶像和文化偶像,他神话般的人生同样成为了跨越文明流传的经典文化。
关于巴西同样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它位于美国的南部。
它与中国已经接触了一百多年。
而中巴之间的人员往来实在19世纪开始的。
这个时候有一批来自中国的茶农在葡萄牙王室下来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种茶。
在这个群体的农民中,有人存活了下来,但却不能不抛却种茶,所以他们的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展,中国的文化也随之增加了交流的规模。
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巴西的两个最大的城市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相继成立了巴西中国文化协会。
第五章总结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不光是一个延续了自身的文明,而且对世界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它使得世界认识了中国,让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更亲密,所以我们要继承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将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