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调查
2、交叉口观测点的布置
常规十字交叉口; 环形交叉口(“环岛”、“转盘”)。
七、交通数据的分析应用
1.绘制交通流量图 2.绘制交通量变化图 3.交叉口交通流量图 4.计算交通量特定参数 5.交通量中不同类型车辆的换算
3.3 车速调查
一、速度调查目的(P45) 二、速度调查的主要方法
三、调查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二、速度调查的主要方法
1.地点速度.
1)调查地点与时间的选择
正常路段、无其他干扰; 观测者避免对车辆产生影响; 天气良好、交通状况正常时进行,避免恶劣天气;
2)调查抽样与样本量的确定
100辆以上; 避免一些常见错误;
3)调查方法
①人工测定法 v=s/t,注意点应考虑观测者的基本反应时间需要 ②自动测速法 车辆检测器 使用测速仪器测定速度(雷达测速仪) 光电管 摄影测量
2.区间速度
1)调查的区间与时间的选择
2)调查方法
①车辆牌号对照法 ②浮动车观测法 ③跟车法
返回总节
三、调查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一)地点速度实测数据分析处理
1. 绘制速度分布图与分布表 2.统计处理
1)车速平均值及其均方差 2)统计分布中的特定车速(中位、均值等) 3)计算其他统计量
(二)区间速度实测数据的分析处理
外线式
5)摄影法
1)人工计数法
适用进行难以用机械技术或其他自动化手段调查的资料
返回总节
2)机械记录法
气/液压管 电接触 光电检测器 雷达检测器 磁性检测器 感应线圈 超声波 红外 电容式 其他
返回总节
3)浮动车法
驾驶实验车在测试区间内与区间大部分车辆均衡的速 度反复行驶测定,实验车内坐调查人员3~4人,在试验 车行驶过程中分别记测如下数据:
返回大纲
一般除计算平均车速和均方差外,有时要绘制运 行时间表和时间距离曲线,以供交通运营及交 通管理控制部门使用。
密度调查
1.调查目的 在交通管理与控制中经常需要使用 2.调查的必要性 研究交通流理论的重要基础数据 划分服务水平的依据 分析瓶颈交通 高速公路管制 3.密度调查方法 1)密度调查的时段与区间的长度 2)调查方法 (1)出入量法(2)摄影法
四、调查时间
1、常用调查时间
24h(周一~周五任一天,周二~周四最佳) 16h(6:00~22:00) 12h(7:00~19:00) 高峰交通量 周末
四、调查时间
2、注意事项
应避开特殊活动和节日 异常气候条件 特殊交通管制
五、调查方案
1、调查方案设计
确定调查内容 确定调查时间、时段、地点 选择计数方式、设计调查表格 确定数据处理方法 实施
仅适应于短时间测量。
4)录像法
5)视频观测仪
•在交通控制中心或想要运行视频检测系统的其他地点安装仪 器设备 •编辑视频检测系统(包括:大小、方向和位置以检测精度等) •通过视频显示装置实时检测 •数据采集,视频输出数据(包括:流量、占有率、速度、车 辆类型以及其他特 定时间段上的交通数据) •数据处理 •分析并得出结论
4.特定地点或专项交通量调查
——为满足交通管理与信号控制的需要而在特定地点进行的交通量 调查,为城市出交通量调查、公共交通调查、综合交通调查、事故 调查等。
三、交通量调查方法
1.确定调查地点 2.选择调查时间 3.选用调查方法——
1)人工观测法 2)试验车移动调查法 3)车辆感应器测定法 4)仪器自动计测法:(l)气压式(2)地磁式(3)电磁式, (4)超声波式(5)红
二、交通量调查的种类
1.区域交通量调查
——以掌握某一区域的交通量的大小及变化为目的,在区域内各不同 路段及不同交叉口处进行的交通调查。
2.小区边界线交通量调查
——对客货业务繁忙地区,如特定经济区、城市及城市圈等汽车交通 量的调查。
3. 查核线调查
——调查是以河流丘陵铁道及地物边界线或其他人为设立的检查线 为分界线,两侧区域互相来往穿过检查线的交通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调查方案
2、公路交通量调查
每类道路上设十个控制性观测站; 所有公路路段都设普查性观测站
3、城市道路交通量观测
控制性观测——对通常调查的交通量数据进行 必要的控制; 普查性观测——用于估算整个道路网的日平均 交通量。
六、交叉口流量流向调查
1、交叉口流量流向观测
原理和方法同路段交通量观测; 通常在高峰时段观测; 车型分类、车道分别记、人流、车流 观测数据的校验。
本章大纲
3.1 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 3.2 交通量调查目的、内容与方法 3.3 行车车速与密度的调查 3.4 行车时间与延误调查
一、交通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为了科学研究和道路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人 们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 关现象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 通流的规律。以便向交通城建规划与环保以及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改善、优化道路交通的 实际参考资料和数据。
返回大纲
一、交通量调查目的
1、在某一地点作周期调查,了解交通的组成、分布,掌握交通量随 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据此可预测交通量及其发展趋势。
2、为道路规划、建设及交通营运管理与控制 ,提供交通流量流向、 车速、延误、停车等数据。
3、为道路几何设计及交通控制设计提供依据交通量。通过事前、 事后的交通量调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与交通管理措施的效果。 4、在交通研究中通过交通量调查掌握交通实态与变化的规律。 5、用于推算道路通行能力、预测与计算事故率及道路运输成本 和效益等为制定交通政策法规与科学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逆测定方向行驶时对向的会车数量; 顺测定方向行驶时超越试验车的车辆数; 顺测定方向行驶时被试验车超越的车辆数; 试验车通过测试区间所需时间(min)(往返);
3)浮动车法
3)浮动车法
3)浮动车法
优点:
可用较少人力测定较长区间内的平均通过交通 量,并可在测定交通量的同时求取区间速度与 密度。
缺点(局限性):
二、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
1、交通流要素调查
交通量、车速、密度以及车头间距,占有率等。
2、交通需求调查
土地利用、交通生成等,OD、出行调查
3、交通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次数、伤亡、性质等
4、交通环境调查
噪声、废气、振动等。
三、交通调查的基本要求
1、交通调查总是在对应于某些条件下进行的, 这些条件在调查中必须予以注明。 2、不论何种调查目的或使用何种调查分析方 法,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忌主观臆断, 甚至弄虚作假。 3、调查人员要有较好的素质,包括技术水平、 分析能力、工作态度。要有广泛的协作和良好 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