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
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2自然辩证法内容体系:
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⑵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⑶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⑷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⑸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二者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主要观点、特征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科学基础:哥白尼革命、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伽里略自由落体实验、哈维血液循环理论、波义尔元素说等,这一时期力学成为主导学科,分析方法成为主要方法。

主要观点: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因果观、相互作用观和人类统治自然观等观点
特征:
a、机械性。

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器,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

b、形而上学性。

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变化。

c、不彻底性。

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社会实践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

这种观点导致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裂,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科学基础:星云假说、地质渐变论、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
胞学说、原子论与元素周期律。

主要观点:
⑴运动形式学说:以运动形式为基本范畴来把握自然界的普遍联系,以运动形式的逻辑展开来揭示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⑵自然图景:①存在图景:从唯物主义看待自然,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②从存在图景到演化图景:自然界中一切有限的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自然界是无限发展的。

特征:⑴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⑵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⑶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的统一;⑷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和特征:
主要观点:⑴人是自然界的普通成员,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⑵大自然不但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⑶以整体主义思想看待自然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核心思想:⑴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⑵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⑶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并高于人类的利益;⑷维护生态系统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⑸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特征:全球性、批判性、和谐性。

科学与技术的内涵与本质特征:
科学的内涵:⑴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⑵产生知识的实践活动;⑶一种社会建制;⑷一种方法;⑸一种生产力;⑹一种文化;⑺具有双刃剑的作用。

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是求真、求实的活动:
⑴就科学活动成果而言,科学是由概念、规律和理论等组成的关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具有通用性、共享性;
⑵就科学活动本身而言,科学是以探索客观世界规律为目的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探索性、创造性、预见性;
⑶就科学成果的社会应用而言,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具有一般生产力的特点。

技术的内涵:
⑴作为客体:技术的各种物化结果,包含所有人造的、物质的人工物,如工具、机器和消费品;
⑵作为知识:为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规则相结合的体系,主要包括:技能、技术规则和技术理论;
⑶作为活动:与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主要包括:制造和使用。

技术的本质特征:⑴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技术是对自然规律的运用,目的总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技术的应用明显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教育、民族传统等社会条件的影响;⑵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技术的主体要素指人类在技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活动能力,包括经验、技能、技术知识和理论,客体要素主要指以工具、机器设备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技术要素;
⑶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人类在运用技术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同时改变着自身,特别是使人所特有的思维能力得以不断变化;⑷本身有一个从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发展过程:人们在社会各种因素制约下发挥创造力,通过原理和方案的构思,形成构想和设计技术,再通过试验与研制,最终将潜在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的技术。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技术并不是科学的应用或应用科学,技术在自身进化中发展出相对独立的、并区别于科学的知识体系与社会规范:
⑴研究目的不同:科学的首要目的乃是“求知”,技术的基本目的是“求效用”;
⑵研究对象不同: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人工自然系统;
⑶研究核心不同:科学追求万物之理,科学的理论与规律告诉我们事物是“如何的”,技术的知识则告诉我们“如何做”,应当“怎么做”;
⑷社会规范不同:科学是无国界的,而技术有专利、有知识产权,是有国界的。

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⑴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
⑵为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保证;
⑶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工程师)共同体的伦理规范:
科学共同体的伦理规范:
⑴普遍主义:评价任何科研成果都应以科学本身的价值为标准,而不应考虑政治、人种、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等其它方面的因素;
⑵公有主义:科学知识具有共有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⑶无私利性:在知识生产中要以追求真理真知为最大最高利益,而不应以此谋私利;
⑷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对任何科研成果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持怀疑和批判态度. 技术共同体的伦理规范:
⑴一切为了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
⑵尊重环境,友善地对待环境和其它生命;
⑶诚实公平;
⑷维护和增强职业的荣誉、正直和尊严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