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学精品课程介绍

热学精品课程介绍


潍坊学院
讲授的主要课程和实践性教学
编号 1 2 3 4 5 6 热学 量子力学 数理方法 电动力学 统计物理 本科毕业毕业论文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本科专业课 本科专业课 本科专业课 本科专业课 本科专业课 周学时 3 4 4 4 4 届 数 5 4 1 1 1 5 学 生 总人数 255 325 68 65 62 29
2、实践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条件
热学实验室是我院最早建立 的普通物理实验室之一,特别 是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扩充建设, 一次是1998年世界银行贷款建 设,最近一次是2006年教育部 教学水平评估期间的建设,使 实验室的设备无论从数量上还 是从先进程度上都得到了较大 幅度的提升。到目前为止,拥 有实验设备100余台套,固定资 产10万余元,实验室使用面积 80平方米。
潍坊学院
潍坊学院
3、网络教学及实践性教学环境 、
目前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课程网站,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习题库、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料已经全部上网,发挥了良好的 教学辅助作用;教学录像已经部分上网,其余录像正在录制 中,一年内将全部上网。
潍坊学院
四、方法手段
1、教学设计理念 、
加强基础理论课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热学》作为普通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物理学 专业学生而且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都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 论课,因此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我院物理学、光电 子技术科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 采用了大平台建设模式,加大了这些专业的普通物理学时。
2、实验课内容
实验名称 混合法测定固体的比热容 冰的溶化热的测定 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金属线胀系数的测定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 冷却法测金属的比热容 水的汽化热测定 液体比热容的测定 实验类型 基础性 基础性 基础性 基础性 综合设计性 基础性 基础性 基础性 实验要求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选做 选做 选做 实验学时 3 3 3 3 3 3 3 3
潍坊学院
教改项目: 教改项目: 1).量子力学疑难问题研究,潍坊学院,2005-2007 ).量子力学疑难问题研究 ).量子力学疑难问题研究,潍坊学院, 2).量子力学精品课程建设,潍坊学院 ).量子力学精品课程建设 ).量子力学精品课程建设,潍坊学院,2007 3). 量子力学精品课程建设,山东省教育厅 ) 量子力学精品课程建设,山东省教育厅,2008 4).量子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潍坊学院,2007-2009 ).量子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量子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潍坊学院, 5).《基于学科大类下的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2010-2012 ) 《基于学科大类下的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 - 6).《电磁学》课程建设与探索性教学研究 ) 《电磁学》 教研论文: 教研论文: 1).各项异性 模耦合谐振子的精确求解,2000,大学物理 ).各项异性 模耦合谐振子的精确求解, ).各项异性n模耦合谐振子的精确求解 , 2). 模二次型哈密顿量对角化的一种简单方法,2000,大学物理 ).n模二次型哈密顿量对角化的一种简单方法 ). 模二次型哈密顿量对角化的一种简单方法, , 3).用线性量子变换对角化二次型哈密顿量,2001.4,量子电子学报 ).用线性量子变换对角化二次型哈密顿量 ).用线性量子变换对角化二次型哈密顿量, , 4).量子变换理论简介。2004,大学物理 ).量子变换理论简介 ).量子变换理论简介。 , 5). 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02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 6).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 获奖: 获奖: 1).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2004 ).全国优秀教师 ).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 2).山东省高校首届教学名师,山东省教育厅,2004 ).山东省高校首届教学名师 ).山东省高校首届教学名师,山东省教育厅, 3).山东省师德先进个人,潍坊协作片,2005 ).山东省师德先进个人 ).山东省师德先进个人,潍坊协作片, 4).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山东省教育厅,2007 ).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 ).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山东省教育厅, 5).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政府,2008 ).山东省先进工作者 ).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政府, 6). 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 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9 等奖, ) 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2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
潍坊学院
(二)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1、理论课
《热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不断变化,经过 几十年的发展,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 《热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一定的优化设置,构建了以 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潍坊学院
潍坊学院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目标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目标和能力:
潍坊学院
其它资料: 其它资料:
在教学中,我们也注重学生知识的扩充, 在教学中,我们也注重学生知识的扩充,提供了很多课外 学习的途径。本院有自己的图书资料室,学校的图书馆(包括 学习的途径。本院有自己的图书资料室,学校的图书馆( 自己的图书资料室 电子图书)对学生开放,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去查找相关资料 电子图书)对学生开放,
潍坊学院
科研情况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多篇,其中SCI收录的 多篇 收录的 有15篇。 篇 主持和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主持和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项。 项
潍坊学院部分获奖证书 Nhomakorabea 潍坊学院
2、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
潍坊学院
学生通过实验锻炼了动手能力,开拓了创 新思维,在历年的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物理 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
三、教学条件 潍坊学院
1、教材及相关参考材料 、
理论教材: 理论教材: 《热学》 李椿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第一版) 热学》 年 第一版) 实验教材: 实验教材: 普通物理实验》 力学及热学部分) 《普通物理实验》(一、力学及热学部分) 杨述武主编 高等教育 2000年 第三版) 出版社 2000年(第三版)
潍坊学院
二、教学内容
(一)课程内容
1、理论课内容
章节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温度 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和能量的统计 分布律 气体内的输运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参考学时 1 3 4 6 4 12 6 36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合计
潍坊学院
博士 33%
硕士 45%
博士
硕士
学士
潍坊学院
热学课题组年龄结构
5 4.5 4 3.5 3
人数 2.5
2 1.5 1 0.5 0 5 0 以上 40-50 30-40
年龄
潍坊学院
热学课程组职称结构 高级实验师 11% 教授 11%
讲师 33%
副教授 45%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高级实验师
4、教改与教研成果 、
1、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
本知识、基本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的实验基础; 2、了解《热学》的发展方向及《热学》与其它自然科学和社 会科学等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进一步学好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逐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5、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建立正确的学 习方法,努力养成刻苦踏实、勤于思考的良好学风; 6、为后继课程的学习作好业务、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 7、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有关科学研究、应用开发、教学工作等 打下良好的基础。
潍坊学院
(5). 在测量误差方面,要求掌握随机误差的统计性质、 系统误差的性质及其对实验的影响,学会一种直接测量误差 和间接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 (6). 学会运用有效数字,掌握用作图法、逐差法、简单 情况下的一元线性回归和二元线性回归处理数据,学习运用 估算,建立数量级的观念。 (7). 在整个课程中,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尤其是进行实验时的动手能力。 (8). 通过整个课程,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潍坊学院
推荐参考书: 推荐参考书:
1、《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 赵开华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热学教程》 黄淑清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3、《普通物理学教程·热学》 秦允豪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6月(第二版) 4、《基础物理教程丛书·热学》 张玉民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 社 2000年5月 5、《热学》 徐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4月 6、《普通物理学(热学)》 包科达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9月 7、《热学教程》 吴瑞贤等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6年 8、《热学教程》 顾建中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年 9、《普通物理》 福里斯、季莫列娃, 梁宝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第 一卷) 10、《热学》 栾宝芝主编 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4年 11、《普通物理实验》山东大学出版社, 朱俊孔等 12、《普通物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林抒、龚镇雄
马竹青, 马竹青,副教授 ,1984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 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 物理学专业,理学学士。 物理学专业,理学学士。 周立友,副教授,198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 周立友,副教授,198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工学硕士。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工学硕士。 何卫东,高级实验师, 何卫东,高级实验师, 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 物理系半导体物理专业。 物理系半导体物理专业。
潍坊学院
2、实验课
重视基本实验项目,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热学实验,使学 生在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训练,实验 能力和素质逐步提高。通过热学实验,学生要达到下列要求: (1). 训练学生使用基本物理实验仪器和装置,包括了解原 理、精度等级,学会正确调节、操作和读数,要注意加强实验 操作技能的培养。 (2). 学会用实验去观察、分析、研究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 以及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3). 学习一些物理量的常用的测量方法。 (4). 通过实验加深对某些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