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观楼长联

大观楼长联


上联开头两句总写景,继而写所“ 上联开头两句总写景,继而写所“喜”之景。 之景。
看——
(为领字) 为领字)
山景 水上之景 四季之景
用骧、 用骧、翥、走、翔形象生动 用拟人修辞,妩媚多姿。 用拟人修辞,妩媚多姿。 莫辜负”使景物含情, 用“莫辜负”使景物含情, 令人神往。 令人神往。
上联以浓墨重彩描写滇池风光, 上联以浓墨重彩描写滇池风光 , 写得生机 勃勃,引人心往神弛。 勃勃,引人心往神弛。 奔来”一词,平字见奇,以拟人手法, “ 奔来 ” 一词 , 平字见奇 , 以拟人手法 , 总写滇池波澜壮阔的浩瀚气势。 总写滇池波澜壮阔的浩瀚气势。 接着描写滇池东西南北的远景。 接着描写滇池东西南北的远景。 化静为动, 骧 、 翥 、 走 、 翔 , 化静为动 , 将滇池四周的 山色写得气势飞动,壮丽神奇。 山色写得气势飞动,壮丽神奇。
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一、对仗工整 二、较ຫໍສະໝຸດ 地使用排比 三、用典以增加信息含量
清吴仰贤
铁板铜琶鞺鞑声, 铁板铜琶鞺鞑声, 冉翁才气剧纵横。 冉翁才气剧纵横。 楼头一百八十字, 楼头一百八十字, 黄鹤留题万古名。 黄鹤留题万古名。
谢琼: 谢琼: 凭栏披满大王风,气象全收入座中。 凭栏披满大王风,气象全收入座中。 西去水声奔万马,北来山势卧长虹。 西去水声奔万马,北来山势卧长虹。 楼台一带开烟雨,烽火千年冷段蒙。 楼台一带开烟雨,烽火千年冷段蒙。 几度酒酣难落笔,上头题句有冉翁。 几度酒酣难落笔,上头题句有冉翁。
下联开头回顾云南历史,感慨深沉。 下联开头回顾云南历史,感慨深沉。
“叹”为字眼,总写感怀。 为字眼,总写感怀。
想——
为领字
汉习楼船 唐标铁柱 宋挥玉斧 元跨革囊
用排比尽显英雄业绩, 用排比尽显英雄业绩, 历数云南史实。 历数云南史实。
下联纵论古今,写事抒怀。 下联纵论古今,写事抒怀。作者历数 有关云南的史事,列举汉、 有关云南的史事,列举汉、唐、宋、元等 历代帝王在云南炫耀武力,可是人事沧桑, 历代帝王在云南炫耀武力,可是人事沧桑, 王朝兴废,那些“伟业丰功” 王朝兴废,那些“伟业丰功”,已成了过 眼烟云,连那些勒铭记功的碑碣也早已残 眼烟云, 缺断裂,湮没在苍烟残照之中, 缺断裂,湮没在苍烟残照之中,剩下的只 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 有“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 枕清霜” 是那样的凄凉、冷落。 枕清霜”,是那样的凄凉、冷落。 诗人面对壮观景象,想到历史兴亡, 诗人面对壮观景象,想到历史兴亡, 感叹沧桑变化,英雄已矣。 感叹沧桑变化,英雄已矣。这是一种人生
孙髯翁原联与阮元窜改联有何差别? 孙髯翁原联与阮元窜改联有何差别?
1、从思想内容看,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地位,“扶正消 、从思想内容看,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地位, 他对长联进行了窜改,其中把“伟烈丰功” 逆”,他对长联进行了窜改,其中把“伟烈丰功”改为 爨长蒙酋” “爨长蒙酋”,把长联所指的最高封建统治者转换成一些 地方民族先人。如此一改, 地方民族先人。如此一改,使长联的主旨由否定封建统治 而变为维护封建统治,根本改变了长联的原意。。 而变为维护封建统治,根本改变了长联的原意。。 2、在艺术上,也显得十分拙劣。 、在艺术上,也显得十分拙劣。 缺乏想象力 ,意境由阔变狭 原联中,景语即情语, 原联中,景语即情语,改联却景中少情 对仗不工,破坏了对联的形式美。 对仗不工,破坏了对联的形式美。 因此, 滇中人士,颇多烦言” 因此,“滇中人士,颇多烦言”,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 民谣:软烟袋不通,萝卜韭菜葱。擅改古人对, 民谣:软烟袋不通,萝卜韭菜葱。擅改古人对,笑煞孙髯 翁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 兴怀;况修短随化, 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 于尽。古人云: 于尽。古人云:“死生亦 大矣。 岂不痛哉! 大矣。”岂不痛哉!
古今依旧,惟有江山极大观。 古今依旧,惟有江山极大观。
朝云起雨,暮霭飞烟, 朝云起雨,暮霭飞烟,世事古今 余无恙西山,随时在目。 殊。衹余无恙西山,随时在目。
郭沫若游大观楼时,挥毫赋诗, 郭沫若游大观楼时,挥毫赋诗,抒 写了自己的感受: 写了自己的感受: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华裔学 者叶嘉莹女士也有诗云: 者叶嘉莹女士也有诗云: 眼底茫茫烟水宽,披襟高处共凭栏。 眼底茫茫烟水宽,披襟高处共凭栏。 长联一百八十字,足配名楼号大观。 长联一百八十字,足配名楼号大观。
第十二
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巾岸帻,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巾岸帻, 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 西翥灵仪, 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 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 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 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缳雾鬓。 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缳雾鬓。更萍 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 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 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思 考 与 练 习
长联构思精巧,想象丰富, 长联构思精巧,想象丰富,形象 生动,写景、叙事、议论、 生动,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 为一体。对仗极为工整, 为一体。对仗极为工整,而且句中 还有自对。 还有自对
东骧神骏,西翥灵仪, 东骧神骏,西翥灵仪, 东骧神骏 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缳雾鬓。 趁蟹屿螺洲, 趁蟹屿螺洲 梳裹就风缳雾鬓。 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最后又以细腻的笔触, 最后又以细腻的笔触,精致地描绘滇池中姿态各 异的小岛、水边的浮萍、芦苇, 异的小岛、水边的浮萍、芦苇,湖上飞翔着美丽的 水鸟,倒映着五彩的云霞,以及四周的良田香稻, 水鸟,倒映着五彩的云霞,以及四周的良田香稻, 亭亭的莲花,依依的垂柳,写得瑰丽而妩媚, 亭亭的莲花,依依的垂柳,写得瑰丽而妩媚,极富 诗情画意,字里行间充溢着热爱与赞赏之情。 诗情画意,字里行间充溢着热爱与赞赏之情。
感慨,也是一种对天,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感慨,也是一种对天,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上联写滇池美丽的风光, 上联写滇池美丽的风光,写风光给人带 来的愉悦。 来的愉悦。 下联纵论古今,面对美丽浩瀚的大自然, 下联纵论古今,面对美丽浩瀚的大自然, 诗人深感自我生命的渺小与短暂。 诗人深感自我生命的渺小与短暂。 全联从山川美景写起, 全联从山川美景写起,转而抒发对人生 短暂的感慨, 短暂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含有的深 深悲叹, 深悲叹,又表现了对超越个人感伤的人类 漫长历史的觉醒。 漫长历史的觉醒。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 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 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 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 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 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 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 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 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名 士 滇 南 有 布 衣 骨 傲 留 西 城 冢

1、阅读孙髯翁《大观楼长联》,分析其艺 、阅读孙髯翁《大观楼长联》 术特色。 术特色。 2、试分析《大观楼长联》上联的写景层次。 、试分析《大观楼长联》上联的写景层次。 3、《大观楼长联》从哪个角度写事抒怀, 、 大观楼长联》从哪个角度写事抒怀, 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简述《大观楼长联》的艺术特点。 、简述《大观楼长联》的艺术特点。 5、简述孙髯《大观楼长联》的思想意义。 、简述孙髯《大观楼长联》的思想意义。 6、试比较分析孙髯翁原联与阮元窜改联有 、 何差别? 何差别?
雪浪吞天,风涛卷地, 雪浪吞天,风涛卷地,英雄淘泻 为问倒流滇池水,几时回头。 尽。为问倒流滇池水,几时回头。
从容观上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灭亡 的历史命运, 的历史命运,对封建帝王的文治武功进 行了无情的嘲笑。 行了无情的嘲笑。 陈毅在《大观楼诗一首》中写道: 陈毅在《大观楼诗一首》中写道: 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数千年。 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数千年。 腐朽制度终崩溃,新兴阶级势如磐。 腐朽制度终崩溃,新兴阶级势如磐。 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 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