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五粮液关联的两桩合同诈骗摘要:五粮液投资公司和成都智溢将巨额五粮液资金放在证券公司,没有收益或仅有极低收益,实际上是变相委托理财。
由于其不正常运作,五粮液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巨大风险。
两桩合同诈骗案案发后,存于证券公司的资金实际损失已经造成,而五粮液却未进行财务处理,实际上虚增上亿元利润。
关键概念:四川省宜宾五粮液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控股95%的子公司,业务范围为投资,注册资本50,000,000.00,经营范围为投资各行业产业。
四川成都智溢实业有限公司:谢军:四川前省委书记谢世杰之子,生于1964年,早年在雅安念中学。
1985年—1986年在成都发动机公司工作,后就读四川电大后,在广东省人民政府驻四川办事处任科长。
1993年—1997年,谢军任重庆丝绸进出口公司成都分公司经理,1996年该公司成立了五粮液专卖店,由此介入酒水销售。
从1997年开始,到1999年,谢军成为了宜宾市五粮春销售公司经理。
除此之外谢军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在宜宾市智溢酒业有限公司任职,直到2004年也未卸任。
从1992年以五粮液代理商身份存在于五粮液集团内部,被视为五粮液集团重要组成部分的四川省宜宾市智溢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200万。
该公司由三个自然人出资成立,但并没有谢军的名字。
在宜宾市智溢酒业有限公司任职的谢军在五粮液集团实施“五粮液式OEM”时,智溢酒业有限公司能以低价取得“五粮春”买断经营权,与在当时担任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春的胞弟王国学也在参与五粮春的销售有关。
经协商五粮春的商标无偿提供给五粮液股份用,销售则由四川省宜宾市智溢酒业有限公司买断。
智溢酒业成为五粮液最大子品牌五粮春全国总经销商,2001年五粮春销售额就突破5亿元。
1999年,谢军和其早先任职的重庆丝绸分公司的余力共同成立了智溢塑胶,注册资本200万元,谢军持股70%。
谢军通过丝绸分公司代收代转140万元到了塑胶公司的账上。
智溢塑胶的经营范围本是塑胶制品及各种管材、金属材料。
经营两年后,谢军将智溢塑胶转手给了吴开蓉女士。
2001年,谢军出资1800万元,以持股91%的比例成立了成都智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此时,谢军仍为宜宾市五粮春销售公司的经理。
其中,800万元仍然通过丝绸分公司转账到智溢投资,另外1000万元因资金巨大,谢军委托宜宾市五粮春销售公司转账而成。
智溢投资主要从事机电设备、建材、日用百货的批发和零售,经营范围后来改为国内商务信息咨询,经营期限50年。
智溢投资成了谢军的一个投资平台,在四川珙县,就有它的子公司。
2001年3月,他投资180万元,和另一自然人一起共同出资200万元成立了成都智溢丝绸进出口有限公司。
资金由智溢塑胶划入,半年后,谢军又将其股份转给了吴开蓉。
随着业务越做越大,智溢系也从成都发展到了四川。
2004年,谢军出资400万元,持股40%,和他人成立了四川智溢实业有限公司,拥有四川省宜宾市智溢酒业有限公司和四川省智溢茧丝绸管理公司。
重庆丝绸进出口公司成都分公司因两年未年检,执照已于2005年被吊销。
五粮液式OEM买断经营模式:五粮液具有独特的“双轨制”营销模式:一方面是上市公司以获得集团无偿授权的“五粮液”、“尖庄”、“五粮春”、“五粮醇”等四大品牌为主体的自主品牌营销;另一方面则是由五粮液集团所主导的,被市场称为“五粮液式OEM”的买断经营模式。
OEM是英文Original equipmentmanufacturer的缩写,原意为原始设备制造商,也可称为定牌生产合作及来料协作生产,用来加工等,在国内俗称为“贴牌”。
五粮液式“OEM”始于1994年,福建省邵武糖酒副食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发现低度优质白酒具有很大市场空间,于是与五粮液合作开发了五粮醇——五粮液旗下第一个买断品牌,并买断“五粮醇”品牌全国总经销权,也是白酒经销史上的“买断第一人”。
1995年五粮醇销售量达到1670吨,1000 多万元,1998年销量高达8580吨。
正是凭借“买断经营”的品牌扩张策略,五粮液吸引了大量零散资本闪电加盟,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凭借着远超于市场第二名四倍的市场份额,确立“酒王”的品牌地位。
“五粮春”:被称为“五粮液”第一子品牌”,在五粮液自有品牌中,除五粮液外,其品牌知名度最高、销售收入最大,利税最高。
早在2007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估中,五粮春品牌价值就近50亿元。
五粮春分为两块:生产和销售。
生产方面,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王国春创立了五粮春品牌。
宜宾五粮春酒业公司当年注册资本50万元,由五粮液集团和五粮液集团进出口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分别持股90%和10%。
五粮春酒业主要从事白酒的生产。
销售上,五粮春主要由经销商宜宾市五粮春销售公司来运作完成,注册地在宜宾市南岸开发区长江大道。
按照王国春的想法,五粮春的商标无偿提供给五粮液股份用,销售则由经销商买断。
从1997年开始,身为宜宾市五粮春销售公司经理的谢军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在宜宾市智溢酒业有限公司任职,直到2004年也未卸任。
在五粮液集团实施“五粮液式OEM”时,智溢酒业有限公司以低价取得“五粮春”买断经营权。
目前,智溢酒业有限公司为“五粮液”最大子品牌“五粮春”全国总经销商。
与五粮液关联的两桩合同诈骗案始末:“五粮液”旗下诸多品牌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由集团布局,以出卖品牌经营权的方式被经销商买断。
在五粮液式“OEM”买断经营模式实施之初,为扶持经销商,“五粮液”予以资金支持。
这种资金支持以五粮液子公司往来款通过五粮液投资及其他隐蔽公司进入证券市场;或以五粮液巨额广告费通过经销商支出实现资金流出;又或以设备投资以及投资酒店、房地产实现,资金隐蔽性好。
这种借力模式令五粮液打开局面,解决资金之困,但也确实存在较大风险。
2000年12月21日,五粮液投资以关联方宜宾伏特加制酒有限公司名义投入2000万元进行证券投资,后在账户上形成520余万元的投资损失。
2002年12月25日,五粮液投资在与四川天富投资公司的合作投资款项中划回2000万元由于冲账。
2000年底,成都智溢有意向“五粮液”借款8000万元。
2001年3月5日五粮液集团曾出具一份名为《关于借给投资公司流通资金的通知》的文件,五粮液投资公司向五粮液集团借得流动资金1.5亿。
2001年4月9日五粮液投资公司负责人冯光兴代表五粮液投资公司像五粮液集团财务部打报告,因五粮春公司新产品市场开发特委托五粮液集团进出口公司代办8000万元,转借给五粮春公司,该款有五粮液投资公司负责追回。
2001年4月10日,五粮液控股子公司四川省宜宾五粮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五粮液集团进出口公司向关联方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借款8000万元,与销售代理合作以民营企业成都智溢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的名义在成都证券抚琴路营业厅和亚洲证券南二环营业厅开立账户并划入资金9000万元(由冯光兴向五粮液申请借款8000万元,成都智溢谢军出资1000万元)做二级市场投资,后因成都证券服务质量原因转入亚洲证券账户,并由五粮液投资总经理尹启胜负责具体操作。
2005年4月29日亚洲证券因风险爆发被行政清理,2007年5月31日,上海二中院裁定宣告亚洲证券破产。
因五粮液借出的8000万元炒股资金中有5500万被认定为委托理财资金,不属于要保护的个人债权和客户保证金,导致无法追回。
因披露投资损失,五粮液遭到证监会的调查。
2007年9月29日,时任智溢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军向成都市武侯区经侦大队报案,认为原亚洲证券存在协议造假和合同诈骗。
成都市检察院随后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将向晓卫和庞铃批捕。
2009年 8月26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原亚洲证券一营业部总经理庞铃,通过签订委托理财协议骗取客户成都智溢保证金5500万元案。
涉案人原亚洲证券成都南一环路营业部客户经理向晓卫已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处罚金50万元,其罪名是合同欺骗,被欺骗方为亚洲证券和智溢塑胶。
另一涉案人庞铃系亚洲证券成都南一环路营业部总经理,截止至2009年10月15日因特殊原因未审判。
至此第一宗因炒股而起的合同诈骗案已了结。
2000年7月20日,五粮液投资投入13000万元在中科证券宜宾营业部开立账户用于证券投资,至2005年年底资金余额为8761.79万元。
2006年2月24日,中科证券因风险爆发被行政清理。
2007年9月7日,北京二中院裁定宣告中科证券破产,五粮液投资随后申报债权。
2008年8月1日,中科证券清算组将第一次破产财产分配资金458.81万元划给五粮液投资。
2009年2月19日,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审判,原中科证券营业部总经理王晓阳擅自将五粮液下属控股子公司五粮液投资存在营业部账户里的8600万元资金上存到总部1年,导致客户资金无法追回。
目前,截止至2009年10月15日亚洲证券庞铃案和中科证券王晓阳挪用客户资金案都未宣判,而且中科证券案由宜宾翠屏区人民法院三次开庭之后,被告王晓阳已经取保候审,迟迟未判决。
2009年12月16日,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控股子公司四川省宜宾五粮液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投资公司)将所享有的债权转让给大股东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宾市国资公司)的议案》。
此次交易的标的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五粮液投资公司对中科证券享有的8294.60万元保证金债权。
该债权系根据转让方存放于中科证券宜宾营业部的存款金额原值8753.41万元,减去2008年7月8日中科证券破产管理人向转让方转来的破产分配财产458.81万元之后的余额。
至此第二宗因炒股而起的合同诈骗案告一段落。
参考资料:《五粮液被查最大可能》《五粮液式“OEM”商业模式》《五粮液事件最新进展:涉嫌三宗罪》《五粮液巷子很深》《五粮液深水区:失陷亚洲证券真相》《五粮液[000858] 最新提示》《大股东接手中科证券债权五粮液卸下8300万包袱》五粮液公司的关联交易与实际理财目标摘要:股东财富最大化是西方企业的理财目标,“为股东创造价值”也往往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理财目标,而在实际操作中理财目标往往被异化为“实际控制人利益最大化”。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通过关联交易向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输送利益,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
2009年4月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与小股东之间的矛盾激化,四名上海小股东以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年报造假和2006—2008年涉嫌偷税漏税19.51亿元为由,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此案最终因起诉认人未提供“行政处罚决定或公告”未被法院受理而告终。
2009年9月9日,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