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旅游经济学最新版精品课件完整版
旅游经济学最新版精品课件完整版
第二节 旅游经济研究的特殊性
一、主体对象物使用上的共享性 二、使用价值获得的特殊性 三、旅游经济的敏感性和顽强性
一、主体对象物使用上的共享性
➢ 旅游吸引物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基本吸引作用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以 及其他任何因素,是这些具有基本吸引作用的因素使移动中的人成为了 旅游者。
➢ 旅游者在评价旅游产品时,不仅会考虑到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质量和 服务水平,还会受到景区内其他旅游者以及旅游者之间的互动行为的影 响。
通过本章学习,你能够做到: 1、了解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理解旅游活动与旅游经济之间的联系,了 解旅游经济运行的特殊性; 3、掌握旅游经济独特的研究方法; 4、领会旅游经济特殊性对经营的指导意义, 对旅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能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 旅游经济研究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殊性 第三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三、旅游需求的特点
(一)旅游需求的指向性 1.旅游需求的时间指向性 2.旅游需求的地域指向性
(二)旅游需求的敏感性
(三)旅游需求的多样性
(四)旅游需求的整体性
四、旅游需求的层次分解
旅游需求
意愿性潜在旅游需求
现实旅游需求
非
游意
总
需愿
潜
求潜
在
在
旅
旅
游
需
求
无效旅游需求
游 需 求
强 制 替 代
旅
旅符 游合 需意 求愿
(二)本书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本书将本着“理性、建设性”的宗旨,力求能够真正结合旅游经济中 表现出来的特点,将旅游经济研究领域、其他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在教材中 体现出来,使教材能够在一个更合理的理论框架和平台上对旅游经济学的有 关理论知识进行新的阐述。同时,本书将对旅游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旅游经 济发展实践中出现的诸如转型问题、黄金周问题、旅游景区(点)管理体制 的问题、出境旅游问题以及跨国经营问题、旅游企业集团化和网络化发展进 程中的障碍等问题作出分析,力求真实反映我国旅游实践的发展状况,突出 实践性。我们将根据前面提到的哑铃模型来展开安排全书的内容体系。
(2)Ep<1,表明旅游需求弹性较小,旅游需求曲线表现得比较陡峭。此 时,旅游价格若发生变化,只会引起旅游需求量较小幅度的变化。因此,在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的情况下,适度提价可以增加总收益,降价则会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总收益。
2.社会发展造就的巨大市场需求
社会对旅游的大规模需求促进了旅游活动的商品化、社会化的进程。
3.专门服务机构的成立是旅游经济形成的重要标志 1845·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成立了第一家负责旅游者吃、住、行等 的旅行社。
旅行社的诞生,使有组织地提供旅游活动所需的各种专门服务成为可能, 从而促进了旅游活动的商业化进程,标志着旅游活动进入了商品化时代。
Ep = Q2 - Q1 ÷ P2 - P1
Q1
P1
(2—2)
Ep = Q2 - Q1 ÷ P2 - P1
(Q2 + Q1) /2 (P2 + P1) /2
(2—3)
式中: Ep——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取绝对值);
P1,P2——变化前后的旅游产品价格;
Q1,Q2——变化前后的旅游需求量。
(1)Ep >1,表明旅游需求弹性较大,需求曲线表现得比较平坦。此时, 只要旅游价格稍有变化,便会引起旅游需求较大幅度的变化。因此,在旅游 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的情况下,提价会引起旅游需求量的锐减,从而减少总收 益,降价则可以刺激旅游需求量的剧增,从而增加总收益。
第三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三、结构主义分析方法
关键术语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 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 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旅游经济学体系
思考与练习
1.阅读2篇~5篇介绍我国旅游经济研究历程的文章,了解我国旅游经 济研究的发展历程。
二、旅游需求的形成
(一)旅游动机
➢ 旅游动机就是驱使人们产生旅游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人们的一种自 主的、能动的主观愿望,是形成旅游需求的首要的主观条件。 ➢ 人们在进行大多数决策时,发挥作用的动机往往不是一种,而是多种 动机共同作用。 ➢ 不同的旅游动机对旅游需求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为旅游形式、出游时 间、旅游组织方式和旅游目的地类型选择等方面的差异。 ➢ 旅游动机的形成将会受到个人的心理类型、审美背景和知识框架以及 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因素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 旅游动机的形成还将受社会历史条件、政治经济状况、生活环境以及 旅游信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二、使用价值获得的特殊性
(一)旅游产品的时空约束与综合性 1.对象物的销售受时空的约束 2.对象物的销售将受到旅游组合产品中其他组成部分的约束
(二)营销推广的重要性
(三)供给的固定性 (1)第一层含义是旅游经济中的供给天然地被要求固定在 旅游目的地。 (2)这也是对旅游经济生产更为重要的一层含义,即旅游 经济中的供给在短期内不可能发生改变,既无法增加“生 产能力”,也无法减少“生产能力”。
(1)每日闲暇对现实旅游需求的形成基本没什么实际的意义,一般被 用于每日的休闲和娱乐。
(2)周末闲暇可以促进短期、近距离旅游需求的形成。 (3)法定长假的闲暇时间可以促成更长更远程的旅游需求的形成。 (4)带薪假期是旅游真正走向大众的必要的配套制度。 居民拥有的闲暇时间与他们所在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 水平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正相关关系。
第二章 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第一节 旅游需求概述 第二节 旅游需求基本规律 第三节 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旅游需求的衡量指标
第一节 旅游需求概述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二、旅游需求的形成 三、旅游需求的特点 四、旅游需求的层次分解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旅游需求应该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有旅游欲望和足够闲暇 时间的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旅游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 数量。
的
实现旅游需求(购买)
(一)了解旅游需求的各层次
1.对旅游需求的划分 2.对现实旅游需求的划分 3.对已实现旅游需求的划分
(二)进行旅游需求层次分解的意义
第二节 旅游需求基本规律
一、旅游需求量与价格呈负相关关系 二、旅游需求量与可自由支配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三、旅游需求量与非旅游产品价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四、旅游需求量与闲暇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五、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四、旅游需求量与闲暇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越多, 对旅游的需求就越多;反之,当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减少时,则对旅游 的需求也减少。 ➢ 由旅游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旅游需求的变动是沿着同一条旅游需求曲 线的点的移动,这种变动称为旅游需求量的变动。但是如果影响旅游需 求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则旅游需求曲线会发生往左或往右平行位移, 这就是旅游需求(而不是需求量)的变动。 ➢ 在考虑闲暇时间约束的前提下,对某特定的旅游产品或旅游目的地 的旅游需求与可自由支配收入之间就不一定是必然的正相关关系。
第一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化和商品化了的旅游活动所引发的经济 现象、经济关系、经济运行和经济影响。
(一)旅游活动与旅游经济的关系
因素1 科学技术发展
影响1
旅行时间缩短,大 范围出游成为可能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第三章 旅游消费行为 第四章 旅游供给基本理论 第五章 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发展 第六章 旅游供求矛盾的调节 第七章 旅游发展模式与政府主导型战略 第八章 旅游产业结构 第九章 旅游产业市场行为 第十章 旅游经济影响与衡量
第一章 导论
【学习目标】
(二)旅游经济运行主体 旅游经济运行主体包括作为需求方的旅游者、作为供给方的旅游经营
者和同时对旅游供给与需求都有广泛影响的政府。
1.旅游者利益的最大化 2.旅游经营者利益的最大化 3.政府利益的最大化
二、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旅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旅游经济学是对社会化和商品化了的旅游活动所引发的经济现象、经 济关系、经济运行以及经济影响进行研究的专门学科。
五、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就是指旅游需求量对旅游产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 度,是旅游价格变化的百分数与旅游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之比值。由于 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价格成负相关关系,所以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 表现为负数,但在实际计算中通常用绝对值来表示。
当旅游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旅游需求的价 格弹性用点弹性表示,见式2—2;一般表示旅游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 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时用弧弹性,即用中点法计算弹 性,见式2—3。
三、旅游经济的敏感性和顽强性
旅游经济的敏感性与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严重依赖外部旅 游需求输入的国家的旅游经济的敏感性,要高于依靠本国国内旅游需求的 国家;旅游经济的敏感性与旅游经济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旅游经济发展 的初级阶段的敏感性要高于旅游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旅游经济的敏感性 与旅游目的地的主流旅游吸引物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旅游产品类型密切 相关,以商务旅游、特殊兴趣旅游产品、度假产品等为主流的旅游经济的 敏感性要低于以观光旅游产品等为主流的旅游经济。
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们手中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越高,则对旅游产品需求量也越多;可自由支配收入越少,则对旅游产 品需求量也越少。
可自由支配收入/元
I1
I
I2
O
D2
D
D1 旅游需求量/人
旅游需求量与可自由支配收入关系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