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章节2015年新大纲2014年大纲说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原第一章和第二章合并为一个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变化较大重点突出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弱化了理论发展的过程。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增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删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第一节删除的考点部分转移到了第三节第二节:毛泽东思想删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指导意义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第三节全部更新。
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第四节:“三个代表第四节全部更新。
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重要思想同时删除了原来的第五:科学发展观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删除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变换说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第三节:合并考点: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依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删除: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与主要经验。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第三节: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与主要经验。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变换说法: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第二节:变换说法:适原说法:农业、手工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节:变换说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历史依据。
原说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历史依据。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原第五章和第六章合并为一章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换说法: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元第六章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原说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换说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删除考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原说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删除第三节原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原第五章内容: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增加内容: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原第七章原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改革的全面性。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原大纲四章内容缩为一章)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原大纲四章内容缩为一章)增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章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原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的合并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合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五位一体总布局第九章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第九章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同意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换说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删除考点: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换说法:新形势下对台工作方针。
原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换说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原说法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换说法:第一节: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第二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增加考点: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原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战略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第二节:独立自护照的和平外交政策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原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和依靠力量理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新时期受罪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全国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
建立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意义和内涵。
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的和领导核心原说法: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第二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第三节: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
建立巩固的国防。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换说法:第二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原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原第二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第三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