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诏(1)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作者: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2),
不堪持赠君。
[1]
注释:(1)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
(2)怡悦:取悦;喜悦。
[2]
翻译:你问我我山中有什么。
那我就告诉你,这个山中只有白云,我拥有白云。
只有在山中,我才拥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会有好的心情。
所以我不会也不可能把它赠送给您。
[3]
赏析: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
首句即照应题目。
齐高帝之问,带有劝其出山,颇不以弃功名、隐林泉为然。
而诗人则平平淡淡地回答:“岭上多白云。
”话虽简淡,含意却很深。
是的,山中能有什麼呢?没有华轩高马,没有钟鸣鼎食,没有荣华富贵,只有那轻轻淡淡、飘飘渺渺的白云。
在迷恋利禄的人看来,“白云”实在不值什麼;但在诗人心目中却是一种超尘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徵。
然而“白云”的这种价值是名利场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洁、风神飘逸的高士才能领略“白云”奇韵真趣。
所以诗人说:“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无法让您理解个中情趣,就像山中白云悠悠,难以持赠一样。
言词间颇替齐高帝感到惋惜。
——诗人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谢绝出仕之意。
此诗写得轻淡自然,韵味隽永,历代传诵。
[4]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2.徐照《舟上》
小船停浆逐潮还,
四五人家住一湾。
贪看晓光侵月色,
不知云气失前山。
(1)翻译:坐在一叶轻舟上的诗人停浆眺望,江畔坐落着四五户人家,在朦胧的清晨中,晓光浸润着月色,逐渐发光的晨光里,一片雾气弥漫在山色之间。
(2)“贪”字好在哪里?写出了作者沉醉于早晨的日光之中,表达了作者闲适的心情,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3. 《乡村四月》
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3.子规:杜鹃鸟。
4.如:好像。
5.才:刚刚。
6.了:结束。
7.蚕桑:种桑养蚕。
问题: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个意象?
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2.三四两句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
写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的景象
4.《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前两句写了哪些景象?
“雨”、“池塘”、“蛙声”
(2)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
表现诗人闲适恬淡的心情
5.登池上楼.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两句诗描绘了春意盎然、生机蓬勃的春天景象,同时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由苦闷、忧郁而变得愉悦、豁达的心境变化,也表达了时间的快速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