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意见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建管局,北部新区建管局,有关单位: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发展绿色建筑是城乡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低碳经济,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城乡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宜居重庆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建设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发展,09年就结合我市实际,发布了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银级、金级和铂金级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一星、二星和三星级;今年又积极争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同意我市开展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我市绿色建筑发展目标。
为全面推进我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加快推动绿色建筑大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建立政
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全面推进城乡建设领域“四节一环保”工作,提高建设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减少资源消耗,实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建设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工作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建立完善我市绿色建筑建设及评价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技术支撑、产业发展、实施能力等五大工作体系,组织建设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绿色建筑,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大力实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制度,培育绿色建筑相关地方产业发展,加强社会宣传和知识普及,使绿色建筑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三、主要措施
(一)市城乡建委负责全市绿色建筑发展工作,负责制订我市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组织编制相关管理办法、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建立完善我市绿色建筑工作体系,确保我市绿色建筑发展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要在制定发布《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加快研究《重庆市绿色建材认定与标识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组织编制《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重庆市绿色施工标准》、《重庆市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等地方标准,形成从设计、施工、验收到使用、评价,涵盖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标准体系。
组织开展绿色建筑评价
标识工作,强化绿色建筑申报项目建设的监督指导,全力推进绿色建筑项目建设。
组织开展绿色建筑技术交流,提升我市绿色建筑实施水平和影响力。
筹备设立重庆市绿色建筑创新奖,开展评选活动,表彰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具有创新性和明显示范作用的工程项目,以及在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二)各区县城乡建委负责当地绿色建筑发展的具体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政府机关办公建筑、保障性住房建设及标志性建筑中优先发展绿色建筑。
对正式受理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开通相关审批手续的绿色通道,主动服务,大力支持项目建设。
主城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各区每年应培育建设2个以上的绿色建筑,其它各区县每年应培育建设1个以上的绿色建筑。
(三)建设开发单位要积极贯彻国家有关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标准。
已申报绿色建筑项目的建设开发单位要按照确定的绿色建筑等级标准委托设计、咨询,并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一级房地产开发企业每年应完成两个以上绿色建筑项目建设并取得绿色建筑标识。
(四)设计单位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保证建筑物功能和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注重对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关键环节的应用设计。
甲级建筑设计单位每年应完成两个以上绿色建
筑项目设计并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五)施工单位要积极贯彻落实《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在工程建设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进绿色施工。
已申报绿色建筑项目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按要求编制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落实四节一环保的具体要求。
(六)监理单位要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建筑相关标准。
已申报绿色建筑项目的监理单位,应根据项目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施工单位的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制定专项监理实施细则,严格履行监理职责,确保绿色建筑项目实施质量。
(七)已申报绿色建筑项目的物业管理单位,要加强对绿色建筑的运行管理,强化物业管理人员培训,制定绿色建筑管理规程,保障绿色建筑的健康、持续运行。
(八)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地方产业。
要组织开展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科研攻关,积极探索适合我市资源和气候条件的绿色建筑技术路线,建立完善绿色建筑材料与技术评价标准体系,大力实施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评价标识制度,努力推动遮阳、通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雨水收集利用、建筑智能化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绿色建筑地方产业发展,为发展绿色建筑提供经济适用和安全可靠的技术产品支撑。
(九)市、区县城乡建委、各有关单位要共同做好绿色建筑的宣传培训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绿色建筑知识,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对发展绿色建筑重要性的认识,引导、鼓励全民参与,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良好氛围。
同时要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掌握和应用绿色建筑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措施、科学技术的水平和能力,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全市绿色建筑实施能力。
四、加强领导
(一)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市城乡建委发展绿色建筑领导小组,统一负责本市发展绿色建筑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监督管理。
各区县城乡建委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十二五”时期推动建筑节能的重要工作内容,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组织开展绿色建筑项目申报、建设和推广发展工作。
(二)严格目标考核。
一方面,要将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纳入城乡建设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加强对各级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发展绿色建筑工作成效的考核;另一方面,要把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纳入建设行业评优评先的重要审核内容,充分调动我市建设行业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