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系)企业内训的全
面评估方案
企业内训的全面评估方案
于新经济时代,知识不仅仅是和土地、人力及资本这些传统资源且存的另壹类资源,而且是当今唯壹有意义的壹种资源。
——彼得.杜拉克中国加入WTO,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也就更加激烈,许多企业开始认识到培训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于是乎纷纷加强内部培训!可是,如何去评估培训的效果,如何评估培训是否有价值,历来是培训组织者较为关心和头痛的事情。
的确,当问及受训员工的感觉时,他们的反应通常均是“效果不错”或者“收获颇多”,但“不错”究竟到什么程度?“颇多”是什么意思?却且非人人心中有数。
许多培训活动似乎仅仅是为公司装点了门面,且未取得实质性效果。
许多企业的壹把手已经将培训见成是壹项对未来的投资,他们就更加关注培训的实际效果了!那么作为壹名主管,如何评估培训的效果?如何总结经验将企业内部的培训活动开展得更好呢?以下我们将逐步分析企业培训主管应该如何进行全面的培训评估!
企业的培训主管于进行培训评估之前,首先必须明确进行培训评估的重要意义,只有端正了进行评估的态度,才能够切实地将培训评估正确地开展下去。
培训评估的重要意义
1.许多企业已经将培训见成是壹项对未来的投资,那么就应该考察这种投资是否起到作用?也就是说培训是否真正起到作用了?无论对培训的组织部门仍是业务部门经理,投资培训的决策层均应该明确回答这个问题。
否则,就会产生盲目投资的行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培训负责人组织下壹个培训项目的立项和审批。
2.同时,作为培训负责部门应全面掌握且控制培训的质量,对不合格的培训,应该及时找到失误的地方进行纠正,逐步提高员工对培训项目以及组织培训部门的满意度。
同时总结工
作中成功的亮点,本着不断改进培训质量的原则,把培训工作越办越好。
3.对参加者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接受和更新能力,综合素质和潜于发展能力的评价。
参和评估的学员和经理等应以对自己、对同事、对教员、对企业负责任的态度,正确认识评估的重要性,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估。
4.评估是为了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
针对评估结果,重要的是要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且不断跟踪,而不是评过就完事了。
培训评估的方法及层次
于评估培训效果方面,当前对培训评估进行系统总结的模型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柯氏(Kirkpatrick)模式”的四层次模型(详见表1),这种评估工具较为实用,它不仅要求观察学员的反应和检查学员的学习结果,而且强调衡量培训前后的表现和公司运营业绩的变化。
柯氏将评估活动分为四个级别,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对于培训评估,总的规则是:壹级评估:观察学员的反应;二级评估:检查学员的学习结果;三级评估:衡量培训前后的工作表现;四级评估:衡量公司运营业绩的变化。
壹级评估需要注意学员的反应。
因为无论教师怎样认真细致地备课,只要学员对某些课题不感兴趣,他们就不会认真地进行学习;反应层评估是指受训人员对培训项目的见法,包括对材料、老师、设施、方法和内容等等的见法。
反应层评估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于培训项目结束时,收集受训人员对于培训项目的效果和有用性的反应,受训人员的反应对于重新设计或继续培训项目至关重要。
反应问卷调查易于实施,通常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如果设计适当的话,反应问卷调查也很容易分析、制表和总结。
问卷调查的缺点是其数据是主观的,且且是建立于受训人员于测试时的意见和情感之上的。
个人意见的偏差有可能夸大评定分数,而且,于培训课程结束前的最后壹节课,受训人员对课程的判断很容易受到经验丰富的培训协调员或培训机构的领导者富有鼓动性的总结发言的影响,加之有些受训人员为
了照顾情面,所有这壹切均可能于评估时减弱受训人员原先对该课程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二级评估需要检查学员所学的东西。
这种检查可能以考卷形式进行,也可能是实际操作;学习层评估是目前最常见、也是最常用到的壹种评价方式。
它是测量受训人员对原理、事实、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学习层评估的方法包括笔试、技能操练和工作模拟等。
培训组织者能够通过笔试、绩效考核等方法来了解受训人员于培训前后,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方面有多大程度的提高。
笔试是了解知识掌握程度的最直接的方法,而对壹些技术工作,例如工厂里面的车工、钳工等,则能够通过绩效考核来掌握他们技术的提高。
另外,强调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有利于增强受训人员的学习动机。
三级评估试图衡量学员工作表现的变化。
这是为了记录学员是否真正掌握了课程内容且运用到了工作中去,如果他们没有深究学以致用,那么就说明培训对每个参加的人而言均是壹种浪费;行为层的评估往往发生于培训结束后的壹段时间,由上级、同事或客户观察受训人员的行为于培训前后是否有差别,他们是否于工作中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
这个层次的评估能够包括受训人员的主观感觉、下属和同事对其培训前后行为变化的对比,以及受训人员本人的自评。
这种评价方法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建立和职能部门的良好关系,以便不断获得员工的行为信息。
培训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员工工作中的不正确操作或提高他们的工作效果,因此,如果培训的结果是员工的行为且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也说明过去的培训是无效的。
四级评估要衡量培训是否有助公司业绩的提高。
如果壹门课程达到了让员工改变工作态度的目的,那么就需要考察这种改变是否对提高公司的运营业绩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结果层的评估上升到组织的高度,即组织是否因为培训而运营得更好了?这能够通过壹些指标来衡量,如事故率、生产率、员工流动率、质量、员工士气以及企业对客户的服务等。
通过对这样壹些组织指标的分析,企业能够了解培训带来的收益。
例如人力资源开发人员能够分析比较事故
率,以及事故率的下降有多大程度归因于培训,从而确定培训对组织整体的贡献。
结语
企业从事培训评估的人员虽然也希望能够得到投入产出的效果,然而企业经理和培训师因为缺乏有效的工具却很少能对培训进行系统的评估。
于评估某种培训活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时,投入产出的比率所得到的数值且不是那么有把握。
当前培训活动的评估缺乏科学上可靠且有效的证据,且且有相当多的评估不能被该企业的组织文化所接受。
当人们再次审视培训的目的—壹希望受训者能够将培训的内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企业的培训主管必须重视培训的全面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企业的培训正确顺利地开展下去,才能够更好的提高企业培训部门的工作满意度,才能够真正发挥企业于培训方面投入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