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组网方案-总体方案

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组网方案-总体方案

无线图传同频组网应急指挥系统
方 案
项目名称:XXXXXX
1.系统概述
1.1 概述
同频组网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是专为城市环境下移动图像组网监控和移动数据传输而设计的新一代无线传输系统。

同频组网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保持了COFDM非视距、高速移动传输的诸多优点。

实现了传统COFDM、单载波等系统所不具备的同频组网传输通信功能。

系统传输容量大,并且可以根据不同业务需要动态改变带宽和数据速率。

从而达到距离最大化和功率最优化的效果。

产品适用于城市应急指挥中的前端图像采集传输、公安技侦图像监控、平安城市监控、军队野外数据传输、海面舰船数据传输等应用。

广泛应用于武警、人防、公安、部队、气象、水利、地震、城市应急办、新闻、及政法执法部门。

1.2 应用背景
远程移动视频监控、移动数据传输、无线数据传输等系统的要求日益增高,需要与网络系统相结合,实现对大量视频数据实时、无地域、无阻碍的传输。

在图像传输方面出现了以COFDM系统、单载波系统、CDMA系统等方式,尽管这些产品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一部分作用,但其点对点的传输或是频分方式实现简单的几路图像同时传输。

在同一个城市里随着各部门使用这类产品的增加,而变得空中频率资源更加紧张。

并且很多用户使用的设备频率大多没用经过无
线电管理部门批准。

相互干扰到最后谁也无法使用。

更谈不上组成网络使用。

在组网数据传输方面出现了WLAN、WIMAX、高速数传电台等产品。

但都是工作在高频段上不具有非视距传输和移动传输,更不具备长距离传输。

综合目前诸多不同部门的应用要求,在COFDM的基础上开发了组网型TDD-OFDM传输系统。

并做到射频带宽可设置,组网方式多样化。

2 设计原则和依据
2、1坚持先进实用原则
在现阶段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既要保证系统建设和技术设备的先进性,又要立足实用,量力而行,实现先进性和经济性相结合。

2 、2设计依据
● XXXX通信指挥网络系统建设要求。

3. XXXX型同频组网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
XXXXX为城市各种应急应用设计的系统通常由XXXX同频组网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中心站、XXXX远端站、通信指挥车、现场图像采集及显示系统等设备组成。

3.1系统描述.
最基本的通信系统可以由一个“点对点”的XXXX系统构成。

[XXXX 中心站]
[XXXX 移动远端站]
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工作原理描述:
●移动远端站
在现场,单兵、车辆甚至飞机等平台搭载XXXX 终端设备,在 XXXX设备覆盖范围内执行任务,并实时传送现场音频和视频信息。

●中心站
在通信指挥车或固定指挥中心内,XXXX中心站设备接收远端所
传信息,即可对受灾现场实时监控,同时可对远端进行远程指挥。

●数据传输
中心站和远端站之间,还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交换。

3.2 系统覆盖区域
一般城市条件下,固定中心站与远端站间距离可达10 公里。

一般城市条件下,车载站与移动远端站间距离可达3-5 公里。

机载模式最大可达到110 公里的传输距离,舰载模式最大可达到60 公里。

3.3 XXXX设备描述
产品照片
●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远端终端设备重约2.5KG
● 规格230mm × 150mm ×50mm
● 丰富的接口 ,音视频输入、输出,数据接口,以太网接口
车载式XXXX设备(照片)
3.4 XXXX技术参数和技术指标
工作频段:100MHz ~ 3GHz,可根据需要定制。

信道带宽:1.25MHz ~ 20MHz,可根据需要定制
数据码率:2.4Mb/s ~ 28Mb/s
发射功率:单兵:500mW ~ 5W;车载:10W-20W
接收灵敏度:-95dBm@5MHz
调制方案:QPSK、QAM16、QAM64自适应
纠错编码:LDPC码
传输距离:视发射功率、接收天线高度、无线信道环境等多
方面因素而定,典型城市环境:单兵3 ~ 10Km;
车载10Km ~ 50Km
移动速度:最大200Km/h
视频编码:H.264
帧率: 25(PAL)帧/秒
分辨率:D1/CIF/QCIF
音频编码:ADPCM
传输延时:小于200ms
数据接口:RJ45
视频接口:BNC-75
音频接口:BNC-75
设备功耗:中心站< 120W(视中心站视频解码板数量而定) 远端站< 28W(视远端站发射功率而定)
供电方式:单兵背负式:锂电池14.5V
车载式:AC220/DC 12V
天线接口:N型
设备体积:前端单兵:230mm × 150mm ×50mm
车载:480mm × 290mm ×90mm
指挥中心:标准2U
3.5 XXXX可灵活组网.
3.5.1 多中心站的组网方案
如果考虑整个目标区域的覆盖范围远超过20公里以上,从解决机动覆盖角度出发,将采用多中心站的组网方案。

●单个中心站的应用服务覆盖半径在 5~20Km 不等,多个中心站提
供大范围内的机动通信指挥能力;
●整个移动通信网络将由若干个个中心站、车载远端站等组成。


个中心站将分别选在指定地点或具有有利地理范围的地方。

在每个中心站的覆盖范围内,车载远端站将完成与该中心站的无线多媒体传输与通信。

可自动完成车载远端站在不同中心站之间的切换,无需人工干预。

这种组网方案解决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在大型城市内的网络覆盖问题;
●各中心站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有 5.8G 扩频数字微波和光纤等两
种无线和有线的接入方式。

如果有可利用的现成的光纤资源,则以有线解决方案为主。

在不具备光缆实施条件的地方将采用扩频数字微波的解决方案,提供可靠的、电信级的设备连接。

● 在中心站之间如果没有适当的有线资源,各个中心站之间可以组
成大范围的无线中继接力组网。

各主站之间的距离可以在10公里以上,20公里以内的范围,无线中继最大10级。

●网络拓扑结构为在一个覆盖区内的点对点,车载远端站可在移动
多媒体传输系统的网络覆盖区内进行移动。

3.5.2 多远端站(一点多址)组网方案
●采用多个远端站的实现多点、大范围的机动通信需要。

目前最大
可提供一个中心站与20点车载远端站的多址通信。

在中心站通过视频分割技术、实现多点的实时监控、指挥。

3.5.3中继接力组网
例如:在通信指挥车不方便到达的地区,采用个人背负式的远端站结合车载远端站实现现场的多媒体信息采集,更好的解决系统覆盖的盲区。

单兵背负远端站可以选择和指挥中心直接链接也可以通过中继车中继链接,远端单兵根据二者通信质量自动判决,选择最佳路径。

●车载远端站应用服务覆盖半径小于 5Km,位于指挥中心的中心站
覆盖半径为15Km;
● 整个机动通信网络将由车载远端站、个人背负式远端站、中心站
等三部分组成。

个人背负式远端站工作时,作为系统终端在覆盖范围内向车载远端站传输现场信息,而后车载远端站作为中继站向指挥中心传输信息;同时车载远端站也可作为通信的终端站采
集现场信息向中心站传输。

这样通过整个的应急通信网络,实现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的图像、话音、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和传输;自动链状中继图像传输(PAL制式25帧/秒)。

3.6 多中心链状中继接力组网和多远端站混合组网方式
在更大范围内的城际无线组网应用,各个城市是以链状方式一字排开,多辆应急指挥车同时执行任务,就需要这种混合中继接力组网和多远端站组网混合应用方式。

4. 同频组网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特点
● 在同一范围内,采用TDD模式可以多套设备同时工作,同频
双向传输。

● 采用OFDM调制技术,支持高速移动传输。

支持远距离的非
视距传输和较强的绕射传输能力。

● 多种灵活的组网模式,支持星形组网,自动中继组网,以及
混合星形和中继的网状网模式。

● 依据高效的信道评估机制,子载波根据信噪比和误码率动
态调整调制方式为QPSK、QAM16 、QAM64,最大限度地提高
频谱利用率。

● 提供丰富的接口及扩展功能,包括AV音视频接口,RS485
接口以及选配VoIP接口和E1接口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