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护理讲PPT课件
6
发病机制
氨中毒学说 胺、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 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
7
发病机制 (1)
氨中毒学说
8
发病机制 (2)
胺、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 -- 甲基硫醇和二甲基亚砜可致实验动物 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昏睡和昏迷 -- 严重肝病病人甲基硫醇↑ -- 短链脂肪酸 诱发实验性肝性脑病
13
处理原则(1)
消除诱因 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 饮食:禁食蛋白质 -- 灌肠和导泻:乳果糖 ---抑制肠道细菌生长:新霉素、甲硝唑
14
处理原则(2)
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 --- 降氨药物:谷氨酸钾和谷氨酸钠 --- 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药物 --- GABA/BZ复合受体拮抗药 --- 人工肝
5.潜在并发症 有出现脑水肿、感染、 出血的可能。
20
护理目标
1.病人的意识逐渐恢复正常,有准 确的定向力,无受伤、误吸发生。
2.按要求进食,体重保持稳定。 3.皮肤完整无破损。 4.病人并能获得良好家庭照顾。
21
护理措施
(一)生活护理 1.饮食护理 意识障碍期应禁食蛋白质。此时可鼻
饲或静脉补充葡萄糖,神志清醒后从小量开始逐 渐恢复蛋白质饮食,每日20g,以后每3~5日增 加10g,但短期内不能超过40~50g/d,以植物性 蛋白为好,尽量少给予脂肪类物质。食物配制应 注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但不宜用维生素B6。 2.休息和防护 对表现为兴奋、躁动不安的意识障 碍病人,要去除义齿、发夹,安床挡,必要时应 用保护带,以防坠床等原因而发生意外损伤。经 常剪指甲,以防抓伤皮肤。
17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 全身:意识状态、神经系统体征、 皮肤和黏膜
-- 局部:蜘蛛痣、肝掌、腹部膨隆和 腹壁静脉曲张
心理社会资料 辅助检查
(血氨/ 脑电图检查/简易智力测验) 18
护理诊断/医护合作解决的问题
1.急性意识障碍 与肝功能减退、血氨增高、大 脑处于抑制状态有关。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代谢紊乱、进食 少等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不能自主调整体 位、黄疸致皮肤瘙痒有关。
4.照顾者角色困难 与照顾者缺乏有关照顾经验、 应对能力不足及经济负担过重等有关。
5.潜在并发症 有出现脑水肿、感染、出血的可 能。
19
护理诊断/医护合作解决的问题
4.照顾者角色困难 与照顾者缺乏有 关照顾经验、应对能力不足及经 济负担过重等有关。
9
发病机制 (3)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10
发病机制 (4)
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
11
发病机制 (5)
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
12
临床表现
一期(前驱期) 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 二期(昏迷前期) 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
行为失常为主 三期(昏睡期) 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四期(昏迷期) 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4.观察原发肝病的症状、体征有无加重,遵 医嘱定期抽血复查肝、肾功能。
5.注意有无出血、休克、脑水肿、感染以及 肝肾综合征。
25
护理措施
(三)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 1.避免给病人应用安眠、镇静、止
痛、麻醉、含氮药以及对肝脏有毒 的药物。 2.防止感染,有感染症状出现,遵 医嘱及时、准确地给予抗生素。 3.防止大量进液或输液。
22
护理措施
(一)生活护理
2.休息和防护 对表现为兴奋、躁动不 安的意识障碍病人,要去除义齿、发 夹,安床挡,必要时应用保护带,以 防坠床等原因而发生意外损伤。经常 剪指甲,以防抓伤皮肤。
23Biblioteka 理措施(二)病情观察 1.及时发现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 早期治疗是治疗肝性脑
病成功的关键。 2.定时评估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 3.加强对病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瞳孔的监测并作
26
护理措施
(三)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 4.避免使用快速和大量的排钾利尿剂和
大量放腹水。 5.保持大便通畅。发生便秘者,可口服
或鼻饲50%硫酸镁30~50ml导泻,也 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溶液灌肠。忌用碱 性溶液(如肥皂水)灌肠。 6. 上消化道出血者,应协助医生及时 处理,及时清除肠道内积血,输血要用 新鲜血。
记录;观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每日记录出入液量, 注意有无低钾、低钠与碱中毒等情况。 4.观察原发肝病的症状、体征有无加重,遵医嘱定期抽血 复查肝、肾功能。 5.注意有无出血、休克、脑水肿、感染以及肝肾综合征。
24
护理措施
(二)病情观察
3.加强对病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瞳 孔的监测并作记录;观察水、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每日记录出入液量,注意有无低 钾、低钠与碱中毒等情况。
15
处理原则(3)
对症治疗 ---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蘅 --- 保护脑细胞功能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防治脑水肿
肝移植
16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 全身:意识状态、神经系统体征、 皮肤和黏膜
-- 局部:蜘蛛痣、肝掌、腹部膨隆和 腹壁静脉曲张
辅助检查 (血氨/ 脑电图检查/简易智力测验)
27
护理措施
(四)治疗配合 1.用药护理 (1)降氨药常用谷氨酸钠和谷氨酸钾。滴
速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流涎、呕吐与面色 潮红等反应。 (2)精氨酸,系酸性溶液,不宜与碱性溶 液配伍。滴速不宜过快,否则也可出现流 涎、面色潮红与呕吐。
3
门—体分流性脑病 (PSE)
系门静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 间有侧支循环存在,大量门静脉 血绕过肝流入体循环所致
4
病因
肝炎后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各类肝炎所致急性或爆发性肝衰竭期 其它疾病: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
5
诱因
上消化道出血 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 高蛋白饮食 安眠镇静药、麻醉药 便秘、尿毒症 外科手术、感染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1
教学目标
能简单描述肝性脑病的病因、诱因和发病机制 能正确叙述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对肝性脑病病人实施护理评估 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对肝性脑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2
肝性脑病
严重肝病所致 以代谢紊乱为基础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 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