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十字相乘法原理及经典题目

高中化学十字相乘法原理及经典题目

高中化学的十字相乘法
十字交叉法又称图解法,应用于二元混合体系所产生的具有平均意义的计算问题,表现出实用性强,能准确、简便、迅速求解的特点。

适用范围:
“十字交叉法”适用于两组分混合物(或多组分混合物,但其中若干种有确定的物质的量比,因而可以看做两组分的混合物),求算混合物中关于组分的某个化学量(微粒数、质量、气体体积等)的比值或百分含量。

例1:实验测得乙烯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14.5倍。

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分数为( )
A.25.0%
B.27.6%
C.72.4%
D.75.0%
解析:要求混合气中乙烯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十字交叉法先求出乙烯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当然也可以求两组分的质量比,但较繁,不可取),再进一步求出质量分数。

这样,乙烯的质量分数是:
ω(C 2H 4)=32
1283283⨯+⨯⨯×100%=72.4% 答案:C 。

(解毕)
二、十字交叉法的解法探讨:
1.十字交叉法的依据:
对一个二元混合体系,可建立一个特性方程: ax+b(1-x)=c
(a 、b 、c 为常数,分别表示A 组分、B 组分和混合体系的某种平均化学量,如:单位为g/mol 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g 的质量分数等) ;x 为组分A 在混合体系中某化学量的百分数(下同)。

如欲求x/(1-x)之比值,可展开上述关系式,并整理得: ax -bx=c -b
解之,得: b
a c a x
b a b
c x --=---=1, 即:c
a b c x x --=-1 2.十字交叉法的常见形式:
为方便操作和应用,采用模仿数学因式分解中的十字交叉法,记为:
3.解法关健和难点所在:
十字交叉法应用于解题快速简捷,一旦教给了学生,学生往往爱用,但是也往往出错。

究其原因,无外乎乱用平均量(即上述a 、b 、c 不知何物)、交叉相减后其差值之比不知为何量之比。

关于上述a 、b 、c 这些化学平均量,在这里是指其量纲为(化学量1 ÷化学量2)的一些比值,如摩尔质量(g/mo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或关于物质组成、变化的其它化学量等等。

设计这些平均量时应优先考虑待求量和题给条件,一般情况下尽可能的将待求量设计为上述化学量2(分数中的分母) ,至于化学量1则依题给条件选取最容易获得的化学量(分数中的分子),这样上述第1论点中的a 、b 、c 应该是分别这样的一些化学平均量(如下图):
而这些化学平均量a 、b 、c 交叉相减后所得差值之比,则是组分1和组分2的化学平均量的量纲中化学 量2 [如a 、b 、c 为摩尔质量(g/mol )时,便是物质的量 mol]的比值。

例2:把CaCO 3和MgCO 3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时,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是原混合物质量的一半。

则残留物中钙和镁两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
B.1:3
C.1:1
D.1:2
解析:上述问题是计算两组分混合物中某两个化学量之比,可用十字交叉法解题。

解题时先设计混合物的平均化学量c ,该题中要求钙和镁两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即原子个数比),而平均量中分母(即上述化学量y(组分2))与题给条件相差甚远,故以一摩尔组分质量为分母,一摩尔物质分解后残留物质量为分子而得如下的几个平均量:
a=56g÷100g ; b=40g÷84g; c=1/2
应用于十字交叉法:
所以,原混合物中两组分CaCO 3和MgCO 3物质的量之比(即残留物中Ca 和Mg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Ca)∶n(Mg)
=(1/42)g÷100g/mol ∶(3/50) g÷84 g/mol
=1∶3
答案:B (解毕)
注:熟练后或在要表达的计算题中可略去上图,而只以比例式表示,为防止出错,也可在草稿中画上述十字交叉图。

三、十字交叉法的应用与例析:
1.两组分混合物中已知组分及混合体系的摩尔质量(或式量),求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或组分气体的体积比、组分物质的微粒数之比):
解答这类问题,需设计的平均化学量a 、b 、c 就直接用摩尔质量(g /mol )。

而用十字交叉法交叉相减后所得差值之比是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或微粒数之比),或依阿伏加德罗定律,也)组分)组分22((x y =2
212的化学量组分的化学量组分 )组分)组分11((x y =2111的化学量组分的化学量组分 混合体系)混合体系)((x y =21混合体系的化学量混合体系的化学量
等于(相同状态下)气态混合体系中组分气体的体积比。

例3.硼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0.8,硼在自然界中有种同位素:10
5B 与115B ,则这两种同位
素105
B 、11
5B 在自然界中的原子个数比为 A. 1∶2 B.1∶4 C.1∶6 D.1∶8
2.两种溶液(同溶质)相混合,已知两溶液及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求两溶液的质量比:
例4.将密度为1.84g •cm -
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与水配制成30%的稀溶液,应怎么配制?
3.其它有关物质组成、变化关系的两组分混合体系,依题意,设计适当的平均化学量,也可用十字交叉法求算两组分的某个化学量的比值或百分含量。

例5.在一定条件下,将25 gCO 2和CO 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使之充分反应,测知所得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22.4 L ,则在相同状态下原混合气体中CO 2和CO 的体积比为
A.1∶4
B.1∶3
C.1∶2
D.2∶1
例6.KHCO 3和CaCO 3的混合物和等质量的NaHCO 3分别与盐酸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的酸的量相等,则混合物中KHCO 3的质量分数是
A.50%
B.68%
C.81%
D.90%
练习题
1 在容积为1L 的干燥烧瓶中用向下排空气法充入3NH 后,测得烧瓶中的气体对2H 的相对密度
为7.9,若将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停止后进入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为L 54,溶质的物质
的量浓度为 。

2某温度下,22%的3NaNO 溶液mL 150,加g 100水稀释后,其浓度变为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 把NaCl 和NaBr 的混合物g 5.0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3AgNO 溶液,把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最后得到卤化银g 10.1,求原混合物中NaCl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 一定量的NO 和一定量的2O 混合,反应完全后,其气体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氖气的两倍,求混合前NO 和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13. 解:反应后混合气体的40220=⨯=M
∴ 混合气体可能是2NO 和NO 或2NO 与2O
(1)若是2NO 与NO 2NO 46 10
40
35
⇒ NO 30 6 2222NO O NO =+ 2 1 2 转 5 5.2 5 余 3
5:165.2:8)(:)(2==NO n NO n
(2)若是2NO 与2O
2NO 46 8
40
43
⇒ 2O 32 6 2222NO O NO =+ 2 1 2 转 4 2 4 余 3 5:4)(:)(22=O n NO n 答:当NO 过量时:5:16)(:)(2=O n NO n
当2O 过量时:5:4)(:)(2=O n NO 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