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金沙县第三小学曾明会
【教材分析】: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分为“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浓浓乡土情”三课。
本节课授课内容是“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本课的学习内容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家乡的名人,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材中安排了二个主题活动:1、家乡的风光美2、家乡的名人。
教材的编排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
根据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家庭、学校之外的地方,因而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
编者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议别人的家乡到说自己的家乡,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充分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
课前老师、学生、家长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扩充课文内容。
尝试结合家乡的景色、名人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家乡的美,学习合作与分享,充分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通过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议别人的家乡到说自己的家乡,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充分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因而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设计思路】:
在本课的设计上,我紧扣《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原则,我的设计初衷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广泛挖掘课内外的可用资源,通过创设生活中有趣的活动情况,捕捉鲜活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爱上家乡的美景和家乡的人。
【设计理念】:
在本课的设计上,我紧扣《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原则,我的设计初衷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广泛挖掘课内外的可用资源,通过创设生活中有趣的活动情况,捕捉鲜活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去体会家乡的美景和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观察、旅游、拍摄、绘画等方式,欣赏家乡的美景,自由表达对家乡自然环境的感受。
2、能通过走访、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从古至今家乡培育出的优秀人才,鼓励学生为建设家乡做贡献,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及杰出人物,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情感。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家乡风景、人物的图片、视频资料等,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情,引发情感共鸣
1、同学们,上节课咱们了解了家乡金沙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课余时间大家都带着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和了解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下家乡的美。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家乡,学习和了解——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齐读课题)
2、播放金沙形象宣传片。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精彩的视频,是近年来金沙新城区规划时制作的城市形象宣传片。
看到你熟悉的镜头可以大声说出来是什么地方!有美丽的西洛河、石仓山、冷水河风景区、十里杜鹃...... 看了这个片子,你能用一句话表达内心的感受吗?
二、角色体验,感受家乡美景
1、咱们都是家乡的小主人,想把你最喜爱的家乡美景介绍给大家吗?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展示你的作品和收集到的资料,互相提提建议,怎样把家乡美景介绍清楚,然后再推选代表上台来当小导游,大家同意吗?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摄影作品、经典照片、绘画作品……)。
3、谁愿意当小导游,把你眼中最美的家乡风景向大家介绍啊?(各组推荐代表介绍,教师相机把图片贴在地图上,感受家乡景美。
)
4、同学们,你们可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呀!不说不知道,一说可吓一跳(看地图)。
看了这张旅游图,就知道我们家乡处处有美景,处处是美景。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城市正在向着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迈进!(板书:风景优美)
5、随着金沙新城区规划的建成使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商人人来到金沙投资、生活。
作为金沙的小主人,你能编一句广告语夸夸我们的家乡,吸引更多外地的商人和游客来吗?
6、小结:通过刚才的发言,我听出来大家真是打心眼儿里热爱金沙,那老师也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我们一定要做文明少年,为家乡的城市形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熟悉金沙、喜爱金沙!你们说好吗?
三、玩中思考,了解家乡人物
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金沙这片美丽的土地,还
培养出很多杰出的人才。
经过课前的认真准备,你们肯定知道很多吧?那咱们举行个“家乡人物我知道”擂台赛,表现好的有奖励,想参加的举手!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走进今天的“家乡人物我知道”擂台赛的比赛现场。
为了更好地参与比赛,我们现在按座位分成四大组,最先举手的获得抢答机会,本组的其他队员可以补充回答,要能简单介绍我出示的人物的主要事迹才能算抢答成功。
答对了就可以得到一份奖品(家乡特产),最后获得奖品最多的就是今天的冠军!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有文化名人、劳动名人、艺术名人等等。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素质的提高,还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助人为乐、孝敬老人的“中国好人”,金沙也被誉为“好人之城”!(板书:人才辈出)
3、不仅是名人,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更多平凡的人,建筑工、清洁工……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都值得我们尊敬!
四、联系实际,升华内心情感
1、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想大家一定为自己是个金沙人而感到骄傲吧!那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算是为家乡做贡献呢?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最后提议:为家乡制作一张宣传名片。
可以选择一幅最能代表家乡形象的图片,配上你设计的广告语!
2、同学们,这节课大家用手中的画笔、真挚的语言展现家
乡美景、赞美家乡人,这都是爱家乡的体现!正是金沙这颗明珠,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人民,他们用聪慧才智和辛勤汗水建设着这片共同热爱的土地!不久的将来,你们又会成为建设的主力军,老师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也请大家课后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感受浓浓的乡土情!
【课后反思】《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来自学生的生活,我们教学设计就要紧紧围绕儿童的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了以教材为范例,以家乡金沙本土美景为教学指向,以学生生活中的真实环境为内容来构建师生间的教学活动。
在“介绍家乡人、升华情感”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制作“家乡人物我知道”擂台赛,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取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本课教学我不但注意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越来越认识金沙的山水之美,更让学生一步步地感受这种美,抒发对家乡的赞美。
让同学们说家乡的不同的景区的特点,是让孩子们长知识,而让孩子们说出认识的风景名胜,则是为了更生动更直观地让孩子们不断感慨家乡的美景多得说不完。
既体现了学科的渗透性,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情的具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