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皇岛港港口分析

秦皇岛港港口分析

秦皇岛港分析交通运输(港口经营与管理)目录1发展现状1.1港口地理条件1.2港口业务煤炭业务杂货业务油品业务集装箱业务1.3港口运营现状2演化过程3港口网络4腹地特点5发展趋势1港口现状1.1港口地理条件秦皇岛港位于我国环渤海西岸,京、津、唐经济区的东侧。

它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中转港口;根据国家能源政策、产业政策和能源运输布局,秦皇岛港被确定为国家级煤炭主枢纽港,是“三西”煤炭基地的重要出海口岸。

年煤炭吞吐量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46%。

曾被李鹏同志称为“国民经济的一颗重要棋子”,也被温家宝总理称为“国家经济的晴雨表”。

秦皇岛港是以能源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口岸,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散货港。

港口地处渤海北岸,河北省东北部,自然条件优良,港阔水深,不冻不淤,共有公里码头岸线,陆域面积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大港区。

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码头;西港区以集装箱、散杂货进出口为主,拥有装备先进的杂货和集装箱码头。

1.2港口业务秦皇岛主要以煤炭运输为主,杂货、油品、集装箱业务为辅。

港口现有生产泊位48个,包括4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含5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

在该等泊位中,21个为煤炭泊位,7个为油品及液体化工泊位,17个为杂货泊位以及3个为集装箱泊位。

秦皇岛港的设计年通过能力为每年亿吨及75万标准箱。

秦皇岛港同时为货物提供仓储服务。

秦皇岛港拥有堆存能力为1,027万吨专业化煤炭堆场,堆存能力为219万吨的杂货堆场,15个总仓储能力为万立方米的油罐,以及集装箱堆存能力为万标准箱的堆场。

煤炭业务为保证国家能源运输安全,秦港股份公司强化内部管理,科学分配货源,保证设备完好率,提高综合生产效率;加强路港协作,联合调度指挥,提升路港系统作业效率;率先在全国沿海港口开辟煤炭运输准班轮航线,创建煤炭物流运输新模式,矿、路、港、航、电实现互利共赢;与电力企业、煤炭用户签订煤炭互保协议,推行场地、泊位长租模式,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保证电煤供应充足;开展配煤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经济适用型煤种,为矿方拓展煤炭市场销路,做到用心服务、精确服务、超值服务;实施“零杂港口”工程,严把煤炭进车、卸车、堆存、装船、验舱五道关,保证进出港煤炭质量;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中能电力、中海集团、大秦铁路公司联手建立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从事煤炭交易、物流、融资等中介服务,为客户提供煤炭运输业务新平台。

1.杂货业务货装卸设备国内一流,拥有散粮、散水泥筒仓系统和门机、各类起重机、牵引机、挖掘机、载货汽车等设备,可装卸矿石、粮食、化肥、水泥、木材、饲料、各种类型钢材等大宗货物;能承接硫磺、玻璃、生铁、活牲畜、食品油、水果等特种货物,形成了集散 ( 件 ) 杂货运输,散粮、散水泥、散化肥灌包、仓储、运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物流体系。

秦港股份公司大力发展杂货班轮运输业务,先后开通了至上海的内贸班轮航线和至韩国、非洲的外贸班轮航线;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创新操作工艺,提高装卸质量,实行一站式服务,在同行业中居于领先水平。

油品业务拥有中国第一座管道运输油码头,油品运输由第一港务分公司经营管理。

现有油品生产泊位4个,其中2万吨级泊位2个,5万吨级泊位1个,3000吨成品油泊位1个;拥有油罐27座,容量万立方米,设计年通过能力1540万吨,除原油运输外,还可承担柴油、磷酸、航空煤油、石脑油、奥里油、汽油、甲醇等20余种成品油和液体化工原料的接转业务。

集装箱业务现有集装箱泊位3个,设计年通过能力65万标箱,可装卸第五代集装箱船舶。

堆场面积36万平方米,集装箱专用拆装箱场地4万平方米、专用铁路仓库(丙二类仓库标准,可存放棉麻)和公路仓库(丁类仓库标准)万平方米,仓储条件符合国家出口食品检验检疫要求,港区环境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仓库边有港口铁路专用线与国家铁路网相连接,具备接卸专列条件;装箱点与码头相邻,无需二次倒运,成本低廉。

具备危险品作业资质,可承运烧碱等特种货物。

新港湾公司发挥合资企业优势,业务辐射范围覆盖至新疆、内蒙古、辽宁等地,与多家船公司进行合作,已开通9条集装箱班轮航线,成为内贸运输航线上的干线港。

港口运营现状秦港股份公司通过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港口服务环境,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提升,本港货物吞吐量保持持续、稳定上升的良好势头。

2006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迈上2亿吨台阶;2007年,全港吞吐量实现亿吨,并一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2亿吨煤炭输出港;2008年,货物吞吐量完成亿吨,创港口生产运输历史新纪录。

2009年,货物吞吐量完成亿吨,延续了港口生产运输的辉煌业绩。

秦皇岛港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也是我国主要对外贸易综合性国际港口之一。

煤炭输出量约占全国沿海煤炭输出量的70%以上,在保证我国北煤南运和煤炭外贸出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演化过程早在1898年秦皇岛就被清政府辟为商埠,以运输外运开滦煤为主,开港不久即成为开滦煤矿的主要出海口。

1960年8月,秦皇岛港自己建设的八、九号码头竣工投产,这是港口解放后建设的第一座煤炭码头。

1983年7月,与京秦铁路相配套的秦皇岛港煤码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形成了晋煤外运、北煤南运的一条水上大通道。

1985年,建成了年吞吐量为2000万吨的煤二期码头。

1989年,又建成了年吞吐量为3000万吨的煤三期码头,使秦港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中转码头,1997年,年吞吐量3000万吨的煤四期码头建成投产。

与此同时,国家先后投资60多亿元,建成了秦皇岛至“煤都”大同的运煤铁路专线。

这样,就形成了以秦皇岛港为枢纽和龙头的、我国北煤南运系统工程。

大同至秦皇岛运煤专用电气化铁路的配套工程——秦皇岛港煤码头三期工程的建成,已使秦皇岛港成为世界最大能源输出港,也是我国以煤炭、石油输出为主的综合性港口。

2001年,设计能力达5000万吨的煤五期工程顺利投产,该码头工艺流程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堪称世界一流,煤五期码头投产使秦皇岛港煤炭运输能力达到亿吨。

经过几年努力,于2006年,煤炭吞吐量突破2亿吨,2009年完成煤炭吞吐量亿吨。

预计秦皇岛港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煤炭运输主枢纽港地位不会动摇,在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两项工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v1.0 可编辑可修改3.港口网络秦皇岛港是中国内贸煤炭运输大通道的最重要枢纽港,在中国煤炭运输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蕴藏于内蒙古、山西及陕西等西北地区,而国内煤炭消费需求主要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西北地区生产的煤炭首先经铁路「西煤东运」,从产地运至东部沿海港口,然后经海运「北煤南运」,到达南方地区。

大秦线是「西煤东运」运输大通道中最重要的铁路线。

秦皇岛港位于大秦线东端,铁路线直达港口,占据战略性地理位置,是大秦线运输煤炭的主要中转港,在陆上与多条国道相连。

具有完善的集疏运条件,疏港路与京沈高速路、102国道、205国道及秦承公路相接,自营铁路与国铁联网,拥有国内港口最先进的机车和编组站,“地下大动脉”输油管道连接大庆油田,疏港路直通山海关机场,形成了公路、铁路、管道、空运等循环合理的港口集疏运网络,货物可直达仓库、码头、船边,为客户提供了极为便利的货运条件我国煤炭运输主要通过铁路运输,2008 年我国铁路运输煤炭亿吨,占同期煤炭产量的%。

“铁路+水路”联运的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煤炭长距离运输的最主要方式,而输往东北、京津冀、华中地区主要依靠铁路运输,去往东南沿海主要依靠“铁路+水运”方式。

联运系统主要有大秦线、丰沙大线、集通线和神朔黄线组成的北通道;石太线、邯长线组成的中通道;太焦线、侯月线、陇海线、西康线和宁西线组成的南通道,加上与上述三条通道连接的“北方七港”:秦皇岛港、天津港、京唐港、黄骅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

北通道,主要运输大同、平朔、准格尔、河保偏、神府、东胜、乌达、海勃湾等矿区和宁夏的煤炭,在秦皇岛、天津港下水;中通道主要运输西山、阳泉、晋中和吕梁地区的炼焦煤和无烟煤,以及潞安、晋城和阳泉等矿区的煤炭,在青岛港下海;南通道则主要是日照港、连云港。

北通道铁路运输扩张:大秦线进行4 亿吨牵引供电、集疏运配套扩能改造后,2008 年运输煤炭量达到亿吨,09 年大约运输煤炭亿吨,2010 年达到4 亿吨;朔黄线扩能改造后,有望在2010 年形成2 亿吨运输能力,朔黄线09 年煤炭运输量有望达到亿吨;京原线电气化改造后,可实现太原北、石景山南机车交路贯通,提高列车牵引质量,运输能力有望从1700 万/年提高到2700 万吨/年。

由此计算北通道合计新增运能亿吨,共有运能7 亿吨。

中路通道铁路运输扩张:石太线3000 万吨、太焦线900 万吨,合计新增运能3900 万吨/年,共亿吨/年。

中石太线已于09 年4 月1 日改造完成,释放3000 万吨货运能力。

南通道铁路运输扩张:为缓解山西能源输出省铁路运能不能适应运量需求的局面,铁道部作出对对侯月线增流的重大决策。

计划对侯西线实施复线及电气化改造。

将侯西、侯月、新(乡)焦(作)、新(乡)石(石臼所)线建成类似于大秦铁路大能力、高标准的重载煤运主通道,输送能力达到15000 万吨以上。

南同蒲线扩能改造:为更好地发挥侯月线大通道作用、完成侯月线增流及今后运能储备的任务,将南同蒲线到发线延长至1050 米,南同蒲线改造后的设计能力8000 万吨,提高1500 万吨。

到2010 年完成南同蒲线榆次西~侯马北段电气化改造和南同蒲线东镇~华山171 公里增建二线和电气化改造。

改造完成后,南通道综合外运能力由10000 万吨提高到亿吨,新增运能5000 万吨。

图8:我国主要煤炭运输线路年增长运力情况4.腹地特点秦皇岛港地处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煤炭、原油运输的主v1.0 可编辑可修改要港口,也是其他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口岸,有能源运输枢纽之称。

近年来秦皇岛港正在发展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港口。

秦皇岛港进口货类结构,内贸进口以件杂货为主,占总量的%;内贸出口以煤炭、原油为大宗,占总量的%;外贸进口主要是小麦、矿石、木材、钢铁、化肥、糖、水泥及其他件杂货,占总量的%;外贸出口的货物主要是煤炭、原油、非金属矿石、钢铁、粮食及其他杂货,占总量的%。

港口煤炭货源分布于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宁夏、陕西北部,以及河北、北京等地、我国著名的大同、开滦、平朔矿及建设中的神府东胜煤田等,都在港口经济腹地内,是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

秦皇岛港国内中转煤炭流向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辽宁等9个省市,约占港口煤炭吞吐量的77%;外贸煤炭出口流向为日本、香港、东南亚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约占港口煤炭吞吐量的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