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加压泵站项目泵房及附属工程施工部署方案

给水加压泵站项目泵房及附属工程施工部署方案

给水加压泵站项目泵房及附属工程施工部署方案
1.1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准备
(1)做好施场地的控制网测量:根据给定的国家永久性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到现场。

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

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的测量和校核。

控制网要避开建筑物,构筑物及运输道路,并有保护标志场地整平应设方格网,在各方格点上做控制桩,并测出各标桩处的自然地形、标高,作业计算挖,填方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

对建筑物应做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设置龙门板,放出基坑挖土灰线,上部边线和底部边线和水准标志。

龙门板桩一般应离开坑边缘1.5-2.0m,以利保存,灰线标高,轴线应进行棵无误后,方可进行场面地整平和基坑开挖。

(2)三通一平:根据土方和基础工程规模,工期长短,施工力量安排等修建简易的临时性生产和生活设施,同时敷设现场供水,供电线路,并进行试水、试电。

修筑施工场地内机械运行道路,主要临时运输道路宜结合永久性,道路的布置修筑,行车路面按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7m,最大纵向坡度不大于6%,最小转弯半径不小于15m,路基底层可铺砌20-30cm厚的块石或卵(砾)石层作简易泥结石路面,尽量
使一线多用,重车下坡行驶。

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应符合安全要求,道路与各种管线相交处,应按有关安全技术规定设置平交道和标志。

(3)按设计和施工要求范围和标高平整场地,将土方弃至规定弃土区,凡在施工区域内,影响工程质量的软弱土层,淤泥、腐植土、垃圾、树根以及不宜作填土和回填土料的土,应分别民政部采取全部挖除或设排水沟疏干抛填块石等到方法进行妥善自理,以免影响地基承载力。

(4)做好施工现场的勘探,进一步探寻地下隐蔽物以便及时处理隐蔽物的方案并实施,为基础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5)建造临时设施:按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建造临时设施,为正式开工准备好生产、办公、生活、居住和储存等临时用房。

(6)按照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将施工机具安置在规定的地点和指定的方式进行储存和堆放。

(7)按照建筑材料的需用量计划,及时提供建筑材料的试验申请计划。

(8)按照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制品的需用量计划组织进场,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规定的地点和指定的方式进行储存
和堆放。

(9)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落实冬雨期施工的临时设施和技术措施。

(10)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认真进行新技术项目的试制和试验。

(1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建立消防,保安等组织机构和有关规章制度,布置安排好消防、保安措施。

2、技术准备
(1)、技术人员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掌握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结构和构造特点和技术要求。

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使其改正在施工开始之前,为施工项目的施工提供一份准确、齐全的设计图纸,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结构形式特点,工程量和质量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审查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会审图纸,搞清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冲突;研究好开挖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施工工期要求;并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

(2).查勘施工现场: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流、河流气象、运输道路、邻近建构筑物,管线、电缆坑基,地面上
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状况,供水、供电、通讯情况,以便为施工规划和准备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3)制定施工方案:研究制定现场场地平整、基槽(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图,确定施工方法、程序、施工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等;提出需用施工机具、推广新技术计划。

(4)编制施工预算,为企业控制各项成本支出,考核用工签发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提供依据。

1)、制各特殊分部分项工程工艺卡,提出半成品加工计划及技术资料。

2)、做好原材料试验。

(如砂石料、水泥、钢材等)
3)、项目部对特种工进行专业技术考核和责任制交底,签订施工操作安全合同。

3、物资准备
(1)、材料准备:根据施工预算进行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材料名称、规格、使用时间,材料储备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出材料需用量计划,为组织备料,确定仓库位置,场地堆放所需面积和运输方式提供依据。

(2)、配件加工准备:根据施工瞀提供的构(配)件,制品名称、规格、质量和消耗量,确定加工方案,供应渠道
及进场后的储存地点和方式。

编制出其需用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放面积等提供依据。

(3)、安装机具的准备: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案,安排的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计划,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方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和方式,编制建筑安装机具需用量计划。

(4)、产工艺设备的准备:按照施工项目工艺流程及工艺设备的布置图,提出工艺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能力和需用量,确定分期分批进场时间和储备方式,编制工艺设备需用量计划。

4、劳动力组织准备。

(1)确定项目施工的领导机构人选和名额,坚持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相结合,把有施工经验、有创新精神、有工作效率的人选入领导机构,认真执行因事设职,因职选人的原则。

(2)建立精干的施工队组,充分考虑专业、工程的合理配合,并要符合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要求。

(3)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同时要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安排好职工生活。

(4)针对施工基础上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等要求详尽地向施工队组,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并组织其成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弄清关键
部位,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振作要领。

必要时进行示范,并明确任务及做好分工协作,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保证措施。

(5)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构件、配件、制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技术现任制度,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职工考勤,考核制度,工地及班组经济核算制度,材料出入库制度,安全操作制度,机具使用保养制度等
1.2施工平面布置
1、平面布置原则
(1)既要满足施工,方便施工管理,又要能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环保的要求,不能顾此失彼;
(2)在允许的施工用地范围内布置,避免扩大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分期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将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降至最小,将现有场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3)施工布置需要整洁、有序,同时做好施工废水合理排放,做好防尘、防噪措施,把创建文明施工工地作为宣传的窗口;
(4)场地布置要遵循“三防”原则,消除不安定因素,防火、防水、防盗设施齐全,布置合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