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
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
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
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
疾虽久,犹可毕也。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②,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
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翻译:现在来说一说五脏有病的情况。
五脏有
病,就好比人的皮肉中扎了刺,物体上有了污点,绳子上打了结扣,河道中发生了淤塞一样。
刺扎得日子虽久,但仍可以拔掉它;沾染的污点日子虽久,但仍可以洗掉它;打上的结扣日子虽久,但仍可以解开它;河道淤塞的日子虽久,但仍可以疏通它。
有些人认为久病是不能治疗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善于用针的医生,其治疗疾病就好像拔刺、洗污点、解绳结、疏通河道一样,无论患病的日子多么久,都是可以治愈的。
说久病不能救治的人,那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好针灸的治疗技术。
针刺治疗各种热病,适宜用浅刺法,手法轻而且捷,就好像用手去试探沸腾的汤水一样,一触即还。
针刺治疗寒性和肢体清冷的病症,适宜用深刺留针法,静待气至,就好像旅人留恋着家乡不愿出行一样。
在内的阴分为阳邪侵入而有热象的,应当取用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进行治疗,要正确地去进行治疗,不要松懈疏忽,直到气至而邪气下退,方可停针;如果邪气不退,则应持续治疗。
如果症候出现在上部,且属于在内的脏病,就可以取用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穴进行治疗;如果症候出现在上部,而属于在外的腑病,则应该取用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