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承智班生物周练试题(7)一、选择题
1.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2.如图所示,物质甲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物质乙是一种淋巴因子;物质丙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物质丁由垂体分泌,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乙,丙、丁的结构多样性只与A有关
B.控制甲、乙、丙、丁合成的物质是脱氧核苷酸
C.甲、乙、丙、丁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D.物质乙和丙分别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3.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B.吞噬细胞能够特异性地吞食细菌抗原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4.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Ⅰ﹣Ⅳ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Ⅳ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Ⅰ、Ⅳ
B.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
C.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代谢旺盛,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更高
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坏死,此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只参与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
B.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C.血液、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D.只需神经系统调节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就能维持体温恒定
6.禽流感是由H7N9病毒(一种带逆转DNA病毒)引起的禽类急生传染病,该病毒也能感染人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家禽和人的被感染细胞表面具有结构相似的物质
B.禽流感病毒的RNA可以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C.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酸
D.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的裂解死亡主要依赖细胞免疫
7.埃博拉病毒(EB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
该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与mRNA 互补),有18959 个碱基。
吞噬细胞是首先被病毒攻击的靶细胞,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复制、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其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
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为研究埃博拉病毒,用富含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的培养基培养病毒
B.一个病毒RNA分子复制形成一个新的病毒RNA至少需要37918 个核苷酸
C.病毒侵入人体后会严重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但对细胞免疫影响较小
D.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装配后,以出芽方式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8.幽门螺杆菌是栖息在胃粘膜的螺旋状短杆菌,具有强的脲酶活性,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原因。
下列关于幽门螺杆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健那绿染液对其进行染色,可以看到其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B.储存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拟核,该菌含有质粒,可以为基因工程提供载体
C.该菌合成和加工蛋白质所涉及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D.该菌菌体表面存在多种抗原成分,可刺激宿主T淋巴细胞产生多种抗体
9.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肽键数分别是
A.764和764 B.4和760 C.762和762 D.760和4
10.关于T细胞作用的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①吞噬处理抗原②产生淋巴因子③识别抗原
④分化形成记忆细胞⑤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⑥分化形成浆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11.CAV16病毒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
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V16侵入人体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其几乎不起作用
B.T细胞经CAV16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C.患儿感染CAV16后,需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
D.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该病毒
12.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春夏是流感的高发期,在此期间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体质较弱的人,可以适时注射丙种球蛋白,若出现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并采取隔离措施,根据以上资料,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
B.给病人注射丙种球蛋白是切断传播途径
C.加强体育锻炼是保护易感人群
D.对病人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
13.以下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一项是
A.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病
B.麻疹患者治愈后不再传染麻疹
C.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唾液中溶菌酶杀死致病菌
14.下列有关免疫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B.过敏反应非特异性免疫
C.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均与抗原的刺激有关
D.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都能识别抗原
15.当甲肝病毒侵入某人体后引起甲肝,接触甲肝病毒侵入的细胞并导致该靶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B.效应T细胞
C.B淋巴细胞 D.T淋巴细胞
16.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17.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
18.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存在T细胞
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
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19.实验一: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实验
二
: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中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根据实验可推断甲、乙两物质分别是()
A.抗体、抗原 B.淋巴因子、抗原
C.抗体、淋巴因子 D.淋巴因子、抗体
20.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甩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二、综合题
21.正确用药不仅能消除或减轻病症,还能减少药物对身体的不良作用;不正确的用药方法,既不能发挥全部的药效,又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请回答相关问题:
(1)溶菌酶含片可用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黏膜溃疡的治疗。
该药物对进入人体内环境的细菌
(填“能”或“不能”)起作用。
人体自身的某些细胞也能产生溶菌酶,它属于免疫系统组成中的,其在人的体液中与吞噬细胞一同构成保卫人体的防线。
(2)左甲状腺素钠是一种适用于甲状腺激素缺乏的替代治疗药物,该药物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为。
长期过量摄入,可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3)吗啡是一种麻醉镇痛药,使用不当,对人体B细胞无明显影响,但会使T细胞数量大量减少,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其中体液免疫也下降的原因是。
长期使用,极易成瘾,易患恶性肿瘤,这是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影响所致。
22.科学实验证实,抽取人体扁桃体中的干细胞可以用来修复受损的肝脏器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扁桃体干细胞中有23对同源染色体,甲图表示干细胞修复受损的肝脏器官的过程中,细胞中某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写出甲图的纵坐标代表的内容。
(2)受损的肝脏细胞中存在部分死亡细胞,其中因肝脏受损导致细胞的死亡称,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效应T细胞攻击的死亡称。
(3)干细胞内不存在转氨酶(肝脏细胞内特有)的原因是。
(4)图乙a、b、c中表示染色单体的是,理由是。
参考答案
DCACB CBBBC CBDBB ACDBB
21.(1)不能免疫活性物质第二道
(2)体液调节(2分)升高
(3)T细胞减少,其产生的淋巴因子减少,对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刺激作用减弱,导致产生的抗体量下降(2分)监控和清除(2分)
22.(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共7分)
(1)染色体数目(单位:对)(2)细胞坏死细胞凋亡(3)干细胞中转氨酶基因未表达(4)b Ⅰ时期不存在b,Ⅱ时期存在b(2分)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