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生产过程的核算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一书中第四章第四节中的内容。
工业企业的经营过程可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生产过程”处于整个经营过程的中心环节,在这过程中主要是为了生产产品,而生产产品必然要发生各种耗费,如:材料的耗费、支付工人工资等,实质上是将储备资金转变为生产资金,这些耗费最终应归集到产品成本中去,构成产品成本。
产品完工入库后,转入了销售过程,生产资金又转化为成品资金。
所以这节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知道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理解“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账
户知识;掌握生产过程发生的料、费的账务处理。
培养学生
账务处理能力、探究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练习,巩固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账户的性质、结构及核算内容,并能运用账户工具对企业生产过程发生的“料、工”等费用进行账务处理。
【教学难点】学生对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区分的理解。
【授课对象】该班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会计科目、简单会计分录的编制。
而且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
所以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学生的知识水平具有差异性。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练习讲义
【课前准备】请学生搜集身边所熟悉的工业生产企业,了解该企业主要生产什么产品?其生产的流程是怎样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3分钟)
上课开始后,教师提出问题,以五常葵花药业生产小儿止咳糖浆为例,请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药品生产流程怎样,大家踊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实例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区分费用,认识账户(10分钟)
教师将前后桌学生组成小组,先由各组学生讨论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费用,接着请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概括学生的答案,进行分类,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费用用多媒体显示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区分这些生产费用中哪些是直接费用,哪些是间接费用。
区分关键点在于,如果生产费用在发生时,就明确知道是为生产哪种产品而发生的,就是生产费用中的直接费用,如生产药品的材料、生产工人的工资等,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
我们需要设置“生产成本”这个账户进行核算。
如果是生产产品而共同发生的间接费用,如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车间照明用的电费等就是间接费用,一般我们要设置“制造费用”这个账户进行核算。
教师在分析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过程中,先结合具体的数字介绍账户的基本结构。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即要明白:两个账户的记账方向,核算内容,性质等。
学生自学时可以很快解决这些问题。
在学生回答中一一明确,教师用课件直观演示账户的“T”型结构。
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教师引入创新思维活动。
(三)利用工具,核算业务(10分钟)
多媒体屏幕出示实务:
案例一:五常药业生产小儿止咳糖浆1月份领用材料如下:
公司生产小儿止咳糖浆5,000元。
案例二:分配1月份工资,其中:生产小儿止咳糖浆工人工资30 000元,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 000元
案例三:月末,按工资的14%提取福利费,其中:生产小儿止咳糖浆工人福利费4 200元,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福利费1400元。
为了使学生掌握领料业务的核算而设计,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本案例我设计的比较简单,仅仅是生产一种产品领用一种材料。
教师提示解题技巧:在师生的互动中将资金的来龙去脉在多媒体屏幕上用“T”型账户直观演示,引导学生生产产品领用材料应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对应的记入“原材料”账户的贷方,最后确定会计分录。
在会计分录写好后,再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来检验。
在完成案例一后,教师启发学生,如果是两种产品领用一种材料该如何处理,再引导如果是车间一般消耗该记入哪个账户。
在教师的步步引导过程中,学生掌握了领料业务的核算。
对于案例二,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先确定“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两个账户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明白工资费用发生时,对企业来说往往是形成了一项负债,需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账户核算。
教师简单介绍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对于案例三,教师要请学生注意福利费的计算是按工资总额的14%来计提,其他账务处理同工资分配的核算,只是应付职工薪酬的明细账不同而已。
通过案例分析,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以上两个账户进行业务处理。
答案:
案例一:借:生产成本——小儿止咳糖浆 5,000
贷:原材料——甘草 5,000
案例二:借:生产成本——小儿止咳糖浆 30,000
制造费用 1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0,000
案例三:借:生产成本——小儿止咳糖浆 4,200
制造费用 1,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5,600 设计意图:会计核算的内容归纳起来就是资金的运动,通过直观演示,将资金的来来龙去脉清楚的展示出来,会计核算业务就从复杂变得简单,这样的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四)课堂练习,巩固技能(19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能力有强弱,接受能力有快慢,教师不能要求每位学生同步发展,但要求每位学生都有发展。
所以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具有一定的坡度,通过客观题使学生巩固本节课中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业务题,培养学生认识账户、运用账户工具的能力。
(五)归纳提升,布置作业(3分钟)
根据板书设计归纳小结本节课重点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摆脱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达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体现了新颖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课堂教学教学体现了开放性,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生活化。
大大的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